非全日制用工法律制度评析及完善

时间:2022-08-13 03:15:03

非全日制用工法律制度评析及完善

[摘 要]非全日制用工法律制度应该在用工的规范性和灵活性之间寻求恰当的平衡点,我国非全日制用工制度尚存在劳动关系稳定性差,小时最低工资标准过低,社会保险管理方式粗放几个方面的问题,应该对劳动合同形式、立法语言、劳动合同终止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和相关社会保险五个方面的制度进行完善。

[关键词]非全日制用工 劳动合同法 劳动者权利

一、我国非全日制用工法律制度的缺陷

1.免除了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义务

在全日制用工劳动关系下,对于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措施包括三种:一是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应当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二是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每月向劳动这支付双倍工资;三是满一年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订立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用人单位可以免受书面劳动合同的束缚,对非全日制劳动者来说,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工作内容、劳动报酬、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实际上就没有保护凭证了。

2.劳动合同可以随时终止并且不予补偿

《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的终止和解除都作严格的规定,集中体现在第三十九条、第四十条。法律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可以随时终止”,如果用人单位可以随时通知劳动者终止用工,这会使得非全日制劳动关系变得很不稳定。由于非全日制用工多出现在临时性的,可替代性强的岗位上,用人单位通常可以很容易的找到适合这个岗位的劳动者。对于劳动者而言,首先就意味者一份没有保障的工作,由于就业形式紧张,用人单位的终止用工直接导致收入的减少,生活水平下降。重新找到一份工作又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并且可能还要重新调整工作休息节奏。

3.小时最低工资标准过低

当前,我国非全日制就业人员主要是小时工,劳动报酬按小时计算。但是地方政府颁布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都是按月最低工资标准制定的。非全日制劳动者的用工时间一般集中在所在岗位业务繁忙的时间段,其平均劳动强度比全日制劳动者大,而且职业稳定性差,享受的社会福利待遇比全日制劳动者少,社会保险费有的用人单位不承担,全由职工个人承担。鉴于这些,当前各地方政府制定的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是与之不相适应的。

4.社会保险管理方式粗放

目前,对用人单位及非全日制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标准,是按照现行的针对全日制劳动者及其所在的用人单位的标准确定的,没有考虑两者之间存在显著不同而应在缴费比例与缴费基数上有所差别。有些社会保险费用完全由劳动者个人承担,参照全日制劳动者的标准,会使劳动者个人难以承受。而且,现行社会保险管理制度是经办机构直接面对各个企业,而不是参保职者本人,处理个案能力比较弱,不适合对非全日制用工这种灵活就业人员的管理。

二、完善非全日制用工法律制度的建议

(1)完善劳动合同形式的规定

《意见》规定:用人单位与非全日制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劳动合同一般以书面形式订立。劳动合同期限在一个月一下的,经双方同意,可以订立口头劳动合同。大部分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周期都比较短,具有灵活性、临时性的特点,有时候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短,所以要求一味的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既不现实,也不必要。但是当劳动合同期限较长的,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以规范用人单位的行为,稳定劳动关系。

(2)完善劳动合同终止的规定

《意见》对终止劳动合同的,规定了一些限制条件,要按双方约定处理,也规定了违约责任。这种规定,等于是从两方面规范终止劳动合同的行为。《劳动合同法》直接抛开任何限制,最大限度保障用工的灵活性。鉴于非全日制用工的特殊性,作者建议对终止劳动合同的行为,可以采取一些限制,规定用人单位应当给劳动者适当的经济补偿。这样,既保护了劳动者的权利,同时也不影响用工的灵活性。

(3)提高小时最低工资标准

首先,非全日制劳动者适用的小时最低工资标不应当单纯按照月最低工资标准制定,应当在此基础上适当提高。其次,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中不应当包含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目前关于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中是否应当包含应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各地方政府有不同的规定。但是,非全日制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本来就比较松散,社会保险费除工伤保险外,主要由个人缴纳,因此,工资与社会保险费应当单独开来。在劳动者承担缴纳义务时,用人单位除给付劳动者工资外,还要将应当承担的社会保险费交给劳动者;在用人单位承担缴纳义务的时候,用人单位就只给付劳动者工资。这样使得劳动关系双方权责明确,便于处理。

(4)完善社会保险制度

首先,在缴费标准上,不论是缴费基数还是缴费比例上,都应当比照全日制劳动者的标准低一些。医疗保险完全由劳动者个人承担,降低缴费标准的幅度应当更大一些。

参考文献:

[1]徐智华.劳动法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郑功成、程延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释义与案例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3]姜颖.劳动合同法论[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4]石广先.《劳动合同法》深度释解与企业应对[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娄琴(1986.05—),女,湖南常德人,湘潭大学法学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从事经济法学相关研究。

上一篇:基于消费者行为学的大型商场客流分析 下一篇:研发联盟利益协同机制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