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现代大学制度改革下的高校“双肩挑”模式

时间:2022-08-13 02:31:47

试析现代大学制度改革下的高校“双肩挑”模式

摘 要: 高校“双肩挑”人员不仅在教学科研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是学校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双肩挑”模式在现代大学制度的改革过程中既有独特的优势又表现出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间的冲突。高校应该认真研究现代大学制度的改革理念和趋势,加强对“双肩挑”人员的培训考核,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和潜力。

关键词: 高校“双肩挑”模式 现代大学制度 完善对策

一、现代大学制度和高校“双肩挑”的内涵

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学术自由、自主办学和民主管理,现代大学制度的改革主要表现在规范和理顺大学与政府、大学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其中大学内部治理结构体现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之间的协调,高校“双肩挑”模式的普遍存在也因此而成为现代大学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所谓高校“双肩挑”是指教师不仅承担教学科研等专业技术工作,而且承担一定的行政管理工作。“双肩挑”人员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专任教师同时兼任行政工作,另一种为行政人员同时兼做教学科研工作,前者在全国高校非常普遍,后者普遍存在于地方高校。[1]

二、高校“双肩挑”模式对现代大学发展的意义

1.兼顾高校发展需要,拓宽选才渠道。

“双肩挑”模式能倡导大学理念,客观地反映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客观需要。在高校的人才队伍中,专职的管理人才较为短缺,却拥有具备较好的思想政治修养和较高的文化水平、一定的组织能力和公务事务服务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从这些高素质的人才中去遴选管理人员不失为现代大学制度改革实现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

2.适当调整教职工群体比例,缓和群体关系。

高校的发展需要全校教职工的共同努力,而在高校实际内部环境中,行政管理队伍与教师群体关系并非都是那么协调,教师群体普遍认为行政管理队伍日常工作清闲而无教学、科研压力,高校在教师队伍中选拔“双肩挑”人员有利于改善高校内部的组织气氛,加强教师群体和行政队伍两者关系的维系,使得教师比较认可“双肩挑”队伍。“双肩挑”人员更了解教学科研活动,更了解教师的实际需要,更懂得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更能促进现代大学制度改革发展。

3.发展“双肩挑”模式的积极作用。

“双肩挑”模式有利于发挥专家学者对高校在现代大学建设改革过程中提出建议协调管理,做到内行领导内行;在高校管理岗位上配备高素质高学识的“双肩挑”人员能有效地实现管理组织层次的优化组合;有利于教学、科研和管理三者相互统一、相互渗透、相互协调,实现管理创新;有利于高校管理干部领导职务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的形成,进一步提高管理的效率,推进高校人事制度的的改革。[4]

三、高校“双肩挑”模式存在的问题

1.“双肩挑”人员自身角色的冲突。

“双肩挑”人员兼具管理者和科研者双重角色,在担任行政职务的同时还要承担一定的教学科研任务,需要创新精神和奉献精神,提高自己管理业务,并兼顾学术科研的发展,因而他们往往处于左右两难之境,在有限的时间内精力过于分散,承受管理和教学、科研活动中的互相牵制。[5]一些管理人员认为从事管理工作是暂时的,当教授才是终身制,把主要精力放在学术科研业务上,在行政事务上不肯下大工夫,导致管理效率低下。还有一些管理人员则坚持“管理第一,学术第二”,整日陷于参加会议、制定文件、处理矛盾等烦琐的日常事务中,没有更多时间继续科研教学工作,导致学术科研成果不理想。

2.“双肩挑”给高校编制定岗、人事考核带来困难。

对比管理岗和教师岗的利益,“双肩挑”人员大部分仍选择按教师岗评聘。教师岗的评聘一般都是依据硬性指标,有明确的要求,比如课时量、论文篇数、专利研究成果等,而管理绩效的考核界定并不以数字或硬性指标来确定,即使有也很笼统。因此很难将管理人员的实际完成业绩与岗位预期完成工作量进行对比衡量。[3]无论在编制划分、定岗定编,还是在工作业绩考核等方面,都给具体的高校人事考核工作带来不便。

3.“双肩挑”模式影响高校纯净的学术风气。

“双肩挑”人员大多处于学校权力结构的顶层,相比于其他教师,在调配资源和协调人际关系上有着更多的便利条件,可以获得一些无形的社会资源,有利于日后的学术科研活动。有的“双肩挑”干部以行政权力压制教授的学术权力,或者获取不当获得的资源,有的利于岗位职权为自己争取有利地位,排挤他人。这样其他非“双肩挑”教师为了维护自己学术地位,在竞争中取得有利优势也被动地加入“双肩挑”队伍中,这样也就形成了教育界的“马太效应”,偏离了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污染了高校纯净的学术风气。[6]

四、完善“双肩挑”模式的对策

1.加强对“双肩挑”人员的培养。

“双肩挑”人员的改革发展趋势要逐渐走向双内化和专职化。所谓双内化是指高校“双肩挑”人员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业务水平,成为专业技能方面的内行,而且要熟悉管理学的知识、具备管理经验,成为管理方面的内行。所谓专职化是指高校应从人事制度改革上定位定岗,科学地引导“双肩挑”人员对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合理配置时间和精力,避免降低工作效率。[8]“双肩挑”人员要正确处理处理好管理与业务之间的关系,根据自身的兴趣、特长、专业、性格、时间、能力与精力的现实情况制定较为详细的职业与角色规划,合理分配管理与业务的工作比例,防止角色冲突,逐步走向双内化和专职化。同时高校还要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对整体素质较高又兼具管理组织能力的青年教师,可安排到学校有关部门挂职,锻炼他们的能力,为学校后备管理人员做好储备工作,提高他们为高校服务的积极性。

2.根据实际合理规范“双肩挑”模式,改革高校人事制度。

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采用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的选拔程序,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倾听教师的意见,认真分析与管理岗位的匹配程度,全面考察备选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才能。“双肩挑”岗位设置需严格控制,在确需专业技术人员担任管理岗位时才能设置。校行政部门可在一些业务性较强的部门如科技处、研究生处、教务处等有限设置“双肩挑”管理岗位,充分发挥他们在学术科研方面的专业优势。[4]借鉴国际经验,我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要注重在行政管理机构和人员设置上强调高效、精干、合理。[7]除“双肩挑”岗位外的其他人员也应严格按照以岗定薪的原则,在校内津贴分配上应注重向学术倾斜,保证专业技术人员的利益,利用经济杠杆调控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充分重视“双肩挑”人员的自身发展。高校还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方案,对他们在任职期间的思想政治、工作业务、职责履行情况等方面进行全面的监督和考核,注重“双肩挑”人员的任期制度,制定详尽的激励与奖惩明细规章来保障“双肩挑”人员的工作质量和积极性。

3.注重学术权力,消除行政职务的特权。

“双肩挑”模式的负面作用便是大学内部行政权力过强的突出表现。现代大学存在的三大功能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高校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是培养人才进行科学研究,行政管理工作只是为大学功能实现提供服务和保障,高校不去“行政化”便实现不了中国现代大学制度的根本性改革。学者应该积极争取有用的学术资源使自己在学术资源配置中处于有利地位,在制度上明确学术权力拥有学术资源,而从源头上改变行政权力独占学术资源的局面,还要完善教师资源配置等权利的申诉制度,真正地了解教师所需,当教师觉得学术资源分配存在不合理不公平时,有途径地提出异议,让学术活动在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中有序进行。

参考文献:

[1]付八军.关于高校“双肩挑”工作模式的审思与探寻.江苏高教,2010,(4):99-101.

[2]卢旭升.高校“双肩挑”问题浅议.黄石教育学院学报,2006,(12):14-16.

[3]刘继荣,朱原,王玉芝.对高校干部“双肩挑”的理性分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6):48-50.

[4]潘建广,陈伯圣,胡昌娃.高校“双肩挑”管理干部问题的若干思考.世纪桥,2007,(4):108-109.

[5]刘哈兰.高校“双肩挑”部问题的角色冲突:原因及其消解.现代教育科学,2010,(5):65-68.

[6]林陈华.高校“双肩挑”管理模式的利弊分析及对策.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11):389-392.

[7]方华,李辉.对高校岗位设置中“双肩挑”模式的理性思考.长江师院学院学报,2011,(1):89-93.

[8]黄永青.论高校双肩挑领导干部制度的改革方向.滁州学院学报,2006,(4):36-45.

上一篇: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浅议 下一篇:小班语言教学中幼儿语言发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