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问题的探索

时间:2022-08-13 01:39:22

大体积混凝土建筑施工质量问题的探索

【摘要】混凝土在现代化工程中越来越多的被使用到,为了保证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我们应该对其进行探索。本文主要阐述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和施工措施,进而对施工质量问题进行探索。

【关键词】混凝土;施工质量;问题;探索

To explore the quality problem of mass concrete construction

Li Jialun

李佳伦

湖北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学院 湖北省孝感市 432000

Theconstruction of City College of Hubei Engineering College, Xiaogan City, Hubei province 432000

【 abstract 】 in modern engineering of concrete more and more used to, in order to ensur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concrete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we should carry on the exploration. The article discusses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mass concrete and construction measures, and to explore construction quality problems.

【 key words 】 concret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Problem; explore

中图分类号:TU37 文献标识码:A

1、前言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行,越来越多的的混凝土建筑被施工建设,建筑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混凝土的质量决定的,为了保障大体积混凝土的质量,我们需要注意施工过程的诸多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存在以下两种问题

2.1.裂缝

施工冷缝是指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为没有及时浇筑混凝土或者施工步骤错误导致的各种各样形状的施工裂缝。这种裂缝容易出现在混凝土分层浇筑过程中,因为前后分层浇筑的存在时间差异,如果时间差距控制不合理,一旦上一层混凝土初凝时间比浇筑下层混凝土的时间更短,混凝土连续浇筑就不能成功,最终施工冷缝出现。施工冷缝使上下层混凝土不能紧密结合而形成坚固的一体,将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

第二类是干燥收缩裂缝,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往往采用泵送方式,泵送方式的特点是混凝土含水量大,游离水分是这些水分的主要成分,混凝土硬化后,游离水分蒸发致使混凝土干燥而收缩,再加上受边界条件影响使混凝土发生变形。结果这种形变就在混凝土结构内部产生拉应力,如果这种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本身抗拉强度,那么混凝土就产生干燥收缩裂缝,干燥收缩裂缝对建筑工程结构和质量影响最大,如果没有及时处理后果很严重。最后一种是温度裂缝,在水泥化的过程中,混凝土内部水泥化热不易散发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变高,但是内部温度又不易散去,而混凝土表面散热速度比混凝土内部散热快,结果形成内外温差,在混凝土的内部和外部产生相应的压应力和拉应力,当这两种力不平衡时就会产生温度裂缝,最终影响浇筑技术。

2.2.泌水

所谓的泌水现象是指因为水泥吸水性相对比较大,往往会从浇筑层表面析出大量的水分。混凝土泌水量随混凝土用水量和混凝土温度变化而变化,另外水泥粗细程度与组成成分也会影响混凝土的沁水量。这种情况多是发生在混凝土分层浇筑过程中,必须很重视这个过程的施工时问间隔长短情况,如果没能够把握好浇筑时间间隔,将会使得混凝土层内不能够结实的粘结,存在微小缝隙,最终导致泌水现象发生。

3、大体积混凝土质量环节的控制

3.1.加强原材料进场及现场管理

收料人员应严把质量关,水泥进场要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砂子、石子粒径应符合配合比要求,不合格的材料不允许进场。另外原材料在存放过程中应注意水泥不能被雨、水等淋湿变质。如有变异,看料员以及施工人员应立即停止使用;尤其是雨天过后及时测定砂、石含水率,如堆放现场受到破坏,石含泥量大于1.0%,粗砂含泥量大于3.0%时,应把超过标准的原材料清理出现场。

3.2.合理设计混凝土配合比

3.2.1合理的混凝土配合比由实验室确定,配合比不但要满足强度要求,还要满足耐久性及和易性的要求。因此向实验室提供的水泥应选用水化热低、凝结时间长的水泥,优先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和拌合物坍落度要求的前提下,提高掺合料及骨料的含量,降低单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3.2.2粗骨料宜采用连续级配的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mm,砂宜用粗砂。

3.2.3宜适当掺用缓凝减水剂,掺入块石,以减少水泥用量,减缓水化热的发生速度。

3.2.4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按常规进行计算和试配后,还应进行水化热的验算或测定。

3.3.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混凝土在配合比设计时,不但要满足强度要求,还要便于施工操作,配制时强度和含水量均应调整。

3.3.1强度调整

现场混凝土强度应根据施工单位实际施工水平予以调整。混凝土的试配强度按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加上1.645倍标准值确定的,这样就保证了混凝土强度有了95%的保证率,充分保证了建筑物的安全性。

3.3.2用水量的的调整

水灰比对混凝土强度起决定作用,实验室在试配时,砂、石均是干燥的,施工现场的砂、石因季节、天气的不同而不同,施工人员应及时测定现场砂、石的含水量,在现场配制时加以调整用水量,为了保证水灰比不变,必须减去砂、石中的含水量才是应加水量。

3.3.3配料要准确

配料误差应在范围之内。水泥、外掺混合料±2%;粗细骨料±3%;水、外加剂溶液±2%,否则所配制的混凝土强度就不符合设计要求,就会影响建筑物整体质量。

另外,由于受温度影响,在炎热的夏季施工时,砂、石堆放时应采取遮阳措施,也可先用冷水降温再进行配制,或在配制时采用冷却水,以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在寒冷的冬季,原材料的堆放要注意保温,水泥可存放在暖棚内。

3.4.大体积混凝土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

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承受巨大荷载,整体性要求高,往往不允许留施工缝,要求一次连续浇筑完毕,采用全面分层,分段分层,或斜面分层浇筑时,同时也可配合二次振捣,增加混凝土的密实度,提高抗裂能力。为使上下两层混凝土在初凝前良好结合,可在下层混凝土面预留沟槽,以加强上下层混凝土的粘结。

4、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措施

4.1.混凝十浇筑前后裂缝控制计算。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之前,必须根据结构尺寸、配合比情况、环境情况进行裂缝控制计算,以确定是否需采取特殊的裂缝控制措施以及覆盖保温层的厚度。

4.2.混凝土浇筑速度,顺序及方法。浇筑设备均采用地泵或BSF37.09泵车。如果采用地采时,泵管上须遮盖湿麻袋,并经常淋水散热。所配设备的数量及布置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以满足所需的浇筑速度。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采用斜面自然分层、自然流淌,连续到顶的施工方法。混凝土从搅拌站出站后l小时内必须下料入模。混凝土浇筑应匀速进行,根据混凝土自然流淌形成坡度的实际情况,在浇筑带的前后各布置两台振动器,通过混凝七的流淌及振动作用,达到均匀铺摊的效果。

4.3.采用保温保湿法,内散外蓄综合士的养护,主要目的在于保持适宜的温的效果,一方面使混凝土免受不利温、湿度变形的侵袭,防止有害的冷缩和干缩。一方面使水泥水化作用顺利进行,以期达到设计的强度和抗裂能力。混凝卜的保温措施常常也有保湿的效果。从理论上分析,新浇混凝士中所含水分完全可以满足水泥水化的要求而有余。但由于蒸发等原因常引起水分损失,从而推迟或防碍水泥的水化。表面混凝土最容易而且直接受到这种不利影响。因此混凝土浇筑后的最初几天是养护的关键时期,在施工中应切实重视。

4.4.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当混凝土温度高于气温时应适当考虑拆模时间,以免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早期裂缝。新浇筑早期拆模,在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出现。温度冲击”现象。在混凝土浇筑初期,由于水化热的散发,表面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此时表面温度亦较气温为高,此时拆除模板,表面温度骤降,必然引起温度梯度,从而在表面附加一拉应力,与水化热应力迭加,再加上混凝士干缩,表面的拉应力达到很大的数值,就有导致裂缝的危险,但如果在拆除模板后及时在表面覆盖一轻型保温材料,对于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过大的拉应力,具有显著的效果。

4.5.施工前编制合理的技术方案以改善约束条件为丰要解决着手点并且在施工中严格按方案执行,方案的编制应注意以下几点:a.合理地分缝分块;b.避免基础过大起伏;c.合理的安排施工工序,避免过大的高差和侧面长期暴露。

5、结束语

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满足建设需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越来越多的被应用建筑中去,相对应的问题也是不断出现,为了满足施工质量的需求,我们需要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问题进行探索,以提高施工单位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参考文献

[1]高友良,贺候平,赵燕莉 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形成原因及防治措施 [J] 科技创新导报 2012(02)

[2]莫时化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 [J] 现代商贸工业 2012(05)

[3]尤健,李天翔,翟春侠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措旆腆西建筑 [J] 2012(06)

上一篇:浅谈建筑工程电气施工质量控制与管理 下一篇:浅析工程造价的风险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