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运用的思考

时间:2022-08-13 12:39:39

项目教学运用的思考

摘 要:“项目教学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项目小组的形式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活动,是行为导向教学方法中的一种,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展示了现代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的价值取向,使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得到了显著提高。

关键词:工作过程;教学设计;教学方法

教育部在《职业院校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指导方案》中提出的职教课程开发“要在一定程度上与工作过程相联系”(工作过程导向)、让学生获得一种全面、和谐、切实有效和有用的教育的要求,是我国技术发展和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工作过程导向课程开发不但要求保持课程学习中工作过程的整体性(即在完整、综合的行动中进行思考和学习),而且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在行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创造,强调对学习过程的思考、反馈和分析,重视典型工作情境中的案例以及学生自我管理式学习。

1 教学设计

项目教学法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有显著区别。主要表现在改变传统的三个中心:由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由以教材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工作经验为中心。所以,在运用项目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时,应确立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具体设计过程要遵守下面的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教师的协助作用。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精神,让学生根据自身所学习和具备的知识信息来完成项目任务;同时不能忽略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负责整个教学的设计和组织,直接参与和必要引导学生的讨论。

项目的选取是学习效果的关键。选取项目主要以教学内容为依据,以现实工业制造为项目内容。既要包含基本的教学知识点,又要包含必要的拓展知识,甚至是没有接触过的知识领域。要能够充分调动学生解决问题和探索问题的积极性。教师要同学生一起共同参与探讨项目的选取,同时要注意启发学生主动去发现身边的素材,选择难度适合的工作项目。

除去在教学设计中要遵守的原则,另外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也应注意。

2 教学方法

2.1 教师观念的转变

教师需要由过去的“讲授者”转变为“指导者”,让学生有更充裕的时间开展自主探究、操作、讨论等活动,而教师的职责更多是为学生的活动提供帮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教师还要耐心对待学生犯的错误,失败的经验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机会。

2.2 以任务为中心开展教学

要注意对工作任务本身做详细阐述,为理论学习提供坚实载体。要让学生理解工作任务,并提醒学生将注意力放在工作任务上,而不仅仅是知识上,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完成工作任务。

3 对项目课程教学的反思

3.1 是否一定要建立在学生自愿基础上

项目课程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不一定要以兴趣为基本出发点。如职业教育中,企业的工作任务是确定的,并且往往建立了严格的行业标准,虽然个体可以在工作中进行创造,但如果他希望获得这个工作的话,在很大程度上必须接受这个工作的要求。

3.2 项目是否必须是制作完整的产品

通常理解的项目是制作一个完整的产品,比如生产一辆汽车,设计一个服务项目等等,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完整的职业能力。但是我们在开发项目课程时没有必要局限于此。项目课程开发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任何一项产品,比如一个零件,只要它有利于教学,并能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就可以看作为项目。因此,项目没有必要是完整的产品。而事实上,小型项目对于初涉专业的学生来说更有利于教学,只有到了教学后期,需要整合学生所获得的各个局部的职业能力时,采用大型项目才有价值。

当然项目教学法对教师要求较高。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专业技能,还要有综合运用专业、文化知识的能力。项目教学法还未有切实的证据来证明该方法的最终实效性,特别是缺少学生就业后企业的评价。

目前,加快城市化进程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向,是一个社会进步的必要过程。这就要求我们职业教育与种类教育相互渗透;要求我们职业学校毕业生熟练掌握本专业综合技能,具有本专业综合实践能力,满足市场岗位要求,努力做到零距离就业。项目教学法在实施过程中若学校能和企业共同组成项目小组,深入实际,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学习和应用已有的知识,在实践的第一线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使项目教学法成功地体现教学方法从理论性、封闭性、单一性向实践性、开放性、系统性模式的转变。总之,项目教学法将有力促进职校学生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推动整个职业教育的发展。

上一篇:实践中反思低年级的写话教学 下一篇:巧用教学机智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