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局调查监督工作总结

时间:2022-08-13 11:56:45

农机局调查监督工作总结

2012年,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县的补贴机具质量监督工作以监督农机产品质量为重点,以维护农业机械所有者合法权益为目的,围绕全县农机产品结构特点,加强农机质量监督管理,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农机产品质量调研,协调处理农机投诉案件,维护了各方的权益,促进了农业机械产品质量、作业质量、维修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的稳步提高。

一、具体做法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根据《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农业机械监督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时成立组织,成立县2012年补贴机具质量调查监督领导小组、各中心站人员。抽调专人负责全县农机产品质量监督等工作,并安排杨立栋副局长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同时在各镇中心站确定质量监督员共13名,负责接待受理农机质量监督,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为全县农机质量监督管理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抓宣传培训,加强监督检查

全县各级农机部门把宣传工作始终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围绕重点工作,加强农机工作的宣传,充分利用媒体、网络、电视、标语等宣传工具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工作,为农机化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氛围。二是强化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农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农机大户、农机手及其它农机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提高农机作业质量水平。三是强化监督检查,在重要的农机大忙季节,特别是在“三夏”、“三秋”期间,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成立农机作业质量监督巡查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机作业质量监督,保障农机作业质量。

(三)狠抓“三夏”、“三秋”重要农时农机的质量跟踪调查工作

2012年,根据省市的安排,“三夏”、“三秋”期间,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开展农机质量特别是国家财政补贴机具的跟踪质量调查工作。特别是在“三夏”、“三秋”期间,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由副局长杨立栋带队,深入乡村,就大中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械进行了专题调查,促进全县农机补贴质量跟踪调查的全面开展。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农机质量监督管理缺乏政策。尽管这几年,国家出台了《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办法》、《农业机械质量调查办法》,《农业质量投诉监督管理办法》等政策法规,在实际解决农机质量投诉中,农机监督管理人员只能通过协调进行处理,根本没有具体的行政手段,协调起来,困难多,难度大,最后只能让投诉者通过消协解决。另外,农机质量监督在农机质量检查时,没有政策依据,开展农机质量监督检查,必须联合质量监督和工商部门,没有这两个部门的配合,我们的农机产品质量检查,没有执法依据,也就无法执行,这是农机质量管理方面主要问题。

二是农机服务体系不健全。由于大部分农业机械归农户个人所有,农机中心站没有经费来源,工作基本瘫痪,要让县级农机管理部门直接监督管理机手,难度较大,技术服务无法到位,造成部分区域无法监管,机具技术性能差,作业质量不高的问题,无人监管。

三是小型动力机械、农机配套机具组装拼凑,机械零件不标准,质量差。机具零配件不是标准件,通用性差。

四是有些企业的“三包”服务质量差,售后服务网络不健全,技术培训不到位。当机具出现故障机手多次打电话,商家推厂方,厂方推商家,互相推诿、扯皮现象。同时机手没有经过专门技术培训,易造机械故障,作业质量不高。

三、对农机质量监督工作的建议

1、尽快出台一个农机质量监督管理法律、法规,为农机质量监督管理提供一个行政执行依据。

2、加大资金扶持,为有效开展农机质量监督工作提供资金保障。

3、制定统一的农机作业质量标准,严格按标准开展农机作业质量监督检查。

4、加强农机质量监督人员的培训,提高农机质量监督管理人员的政策、法规和业务水平,更好地适应此项工作。

5、健全生产企业的“三包”服务网络,提高服务质量。

上一篇:农合社帮扶活动总结 下一篇:农机局质量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