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班名”,让班级文化在孩子心中沉淀!

时间:2022-08-13 11:41:45

打造“班名”,让班级文化在孩子心中沉淀!

[作者简介]吴丹丹(1982―),女,江苏南京人,本科,南外仙林分校教师,南外仙林分校德育学科带头人,南京栖霞区优秀班主任。

每个班级都会有属于自己的班级文化。有的班级文化是自然形成的,多表现为班级中的学生、教师包括家长之间的关系,以及彼此在观念和行为上的默契。有的班级文化是人为形成的,是班主任通过有目的、有计划地渲染和渗透,在班级的建设中打造出来的。相比之下,笔者更赞同有目的、有计划地打造班级文化,因为这样的打造必是融入了班主任对班级的观察和期待,这样打造出的班级文化会具有更多的正能量,能引导班集体和学生向更优秀的方向发展。同时笔者也认为,在打造班级文化时不可贪多求全,只要认准一个方面去深入挖掘,用心经营,就能起到良好的效果。笔者在带过的两届毕业班中都做了同一件事――打造“班名”。

一、引导铺垫,自主起名

班名和人名是有差别的,人名是向外的,多数是给他人喊的,而班名则不同,班名是留给本班学生叫的。一个好的班名会给学生带来专属感和自豪感,学生认同班名就会认同自己的班级,喜欢班名就会喜欢自己的班级。

班名应由学生自己起,学生自己起的名字当然认同度会高。虽说是让学生自主起名,但在之前教师应该给予一定的引导和铺垫,使起出来的班名具有一定的内涵,能对班集体的建设起到指引作用,并且成为班级的标志。

班名一:卓异中队

口号:领超先锋,卓而不群

班名由来:我带的第一个班级,学生的特点是普遍比较乖巧,听话老实,缺少独特个性和创新思维。我希望他们能与众不同,追求卓越。所以在起班名前,我以著名人物和企业通过创新取得卓越成绩的故事作铺垫,鼓励学生给班级起一个与众不同的名字来时时激励自己。一个学生在字典中查到了“卓异”这个词,这个词既有追求卓越的含义,又包含了与众不同的意思。同学们惊喜异常,一下子就接受了这个班名,还为班名作了如下的注释:领超先锋,卓而不群。这八个字成为了班级的口号。

班名二:“brilliant class”博睿中队

口号:博闻广识,睿翔仙林

班名由来:第二个班级的学生在听完了我介绍“卓异”这个班名的由来后,个个摩拳擦掌,誓要起一个更好的名字。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始查找讨论,然后分别把起的名字、班级口号写到黑板上,给全班介绍他们的想法,就像是一个班名“竞标”活动。一个小组起的英文名吸引了大家,他们介绍说这是他们在英汉词典上查到的词,这个词是“brilliant”,意思是杰出的、光明的、博学的。他们认为我们是外国语学校的学生,就应该起个英文的名字,这个创意立刻得到全票通过。这时我给了他们建议,在英文名的基础上还应有个配套的中文名。如果直译“brilliant”叫杰出班、光明班显得太俗气,叫什么中文名好呢?学生的智慧是无穷的,有个小组建议音译“brilliant”,叫“博睿”,取博学睿智之意。这个想法太妙了,又是全票通过。因为我们学校地处南京仙林,班级的口号就定为了“博闻广识,睿翔仙林”。

通过这样的方式产生的班名,学生对之喜爱异常,欢喜的程度不亚于父母绞尽脑汁为孩子起了个好名字。

二、高频使用,强化刺激

起好了名字,下面就进入强化阶段。既然想让它成为一种文化,那必须让它成为学生无比熟悉的符号、脱口而出的声音,所以班名就要在一切可以出现的地方出现。

1.班级的光荣栏

每个教室的墙壁上都有一块区域陈述班级的成就与荣誉,在这块区域上贴上大大的标题,如光荣博睿,相信这几个字一定会让学生更加热爱集体,更加为集体感到骄傲。

2.个人表扬栏

我的班级教室中,有一块白板是学生最为向往的地方,白板上贴的是每周表现优秀或取得进步的同学的大头照。班名也可以成为它的标题,如博睿秀。

3.班级的公共邮箱

有些班级会设立自己的公共邮箱,作为教师、学生和家长共享资源的平台。可以将班名设为邮箱地址,如:。若使用频繁,家长也会在不经意间了解并熟悉班名。

4.公开场合自我介绍

我的班级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在任何学校的公开场合,包括集会、活动、比赛中作自我介绍时都要提到班名,如:我来自五(2)博睿中队。

5.班服上印刷班名

学校的集体活动,若需要定制统一服装和道具,都必须在上面印上班名。

6.脸上印班名

运动会前,我们统一从网上订制了可以贴在皮肤上的班名水印,运动会时让学生贴在脸上。这一小创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也让他们的加油助威充满激情。

7.印制本班特别奖状

有的班级会制作一些自己班专用的奖状,奖状的抬头、落款或底纹都可以印上班名,带有班名的奖状会增加学生的归属感。

8.制作班级自用章

可以制作班级专属图章,用以盖在优秀的作业上以作鼓励,也可以盖在奖励给学生的书本扉页上。

外在的强化刺激固然重要,但要让班名真正进入学生的内心,那就需要让学生产生自豪、喜悦和成功感,要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班名不一样是因为我们班就是独一无二的。而这样的感受应源于学生一次次活动的积极参与、一次次集体荣誉感的累积和一次次凝聚力的增强。

我带的博睿中队,学生们在合唱比赛中穿着自制的班服,举着班名,因为表现得特别精彩,评委一致同意,当场特设“特等奖”,这样的殊荣,让学生开心到了极点,自豪到了极点。我们的博睿中队成为运动会开幕式的彩旗班,在这个光荣的时刻,学生不但穿上班服,还在脸上贴上班名的水印,让班名与光荣同行。运动赛场上,身穿班服、脸贴班名的运动员和啦啦队齐心协心,奋力拼搏,获得了全校总分团体第一的好成绩。运动会之后,有的学生写作文,题目就是《博睿红》。此后,我们班在学校的科技竞赛、演讲比赛中,全都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在活动中,学生学会了团结,学会了努力拼搏,在取得成功后,学生会更热爱自己的集体,更喜爱自己的班名。活动可以凝聚班级,也是班级文化形成的载体,因此,班主任一定要特别地重视活动,要在活动中精心地指导学生。

三、自主使用,深入人心

当班名深入学生的内心后,便不需要班主任劳力费神了,学生会自发主动地使用班名。比如:(1)节假日的聚会活动,学生会自发穿班服;(2)学生自己创建的班级QQ群,班名就是群名;(3)在作业本和试卷的班级栏中,自主写上班名;(4)每学期的素质报告书封面上会写班名。

不仅是学生,连家长也受到了影响。小学毕业前,班级家长委员会自发地为班级做毕业纪念册,大家不约而同地在封面封底的设计上用了班名。而在班级的毕业典礼上,背景墙、PP、纪念品上,全都有印有班级的名字。用家长的话说就是:此时,班名已经成为一种符号,一种精神了,它凝聚了孩子们对这个集体最美好的回忆。

的确,此时的班名已经承载了班级文化的独特内涵,这种文化不仅仅让学生成长过程有了一份美好的回忆,也为学生未来的精神成长增添了一份亮丽的生命底色,注入了更多的精神动力!

上一篇:以题为眼导航阅读 下一篇:身边的学生·理光头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