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教则授渔,树人成百年

时间:2022-08-13 11:39:33

所谓自主学习,是在课堂中留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学习,合作交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很早就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专家学者精辟地阐述了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始终是认识的主体和发展的主体思想。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何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并且提高探索知识的能力,是每个化学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创设情境,设置问题,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人类的创造性思维活动首先就是发现,学生的积极思维是在迫切想要解决某个问题时开始的,问题的引入是思维活动的良好开端。

问题可由教师在情境中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但是,提出的问题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击中思维的燃点,才能使学生因情境的巧妙刺激,激发起学习的热情,萌芽对学习的兴趣,从而认知系统开始运转,使一节课顺利开展。

另外,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资料片段,可以列举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可以以故事的形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才是把学生引入课堂的最好途径。

二、加强课堂互动,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人是环境的产儿,如果换一个角度看,学生自主学习也是环境影响的结果,课堂教学不能不考虑学生与环境之间的互动。互动的形式可以有多种,如生生对话,可以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中来,有利于学生个体的自我超越。正如萧伯纳所说的“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都得到两种思想”。同时,合作探究,不仅使同学们个个“有话敢说”,“有话会说”,更重要的是促进了同学间的情感交流,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构建了班级民主和谐气氛,养成了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再如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解决某些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通过集体讨论和交流,可以使自己茅塞顿开、心有所悟。

在师生互动中,老师可以大胆的“放手”让学生先自学课本,自主解答老师设置的针对性练习,然后把答案呈现在黑板上或投影出来,这个过程大胆的让学生去犯尽可能多的错误,然后在相互纠错中自我体会和总结知识的规律。如在讲授化学平衡常数一节,为了明确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注意事项时,可以设置几个具体的有代表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让学生书写平衡常数表达式,在学生自我暴露问题的同时,书写表达式的要求也就自己总结出来了。这样比直接给出规律,然后再让学生去练习要好得多,因为前者让学生体会到了获得知识的过程,这是自己主动建构的知识,因此会有更深的印象。

当然无论哪种形式,最终老师必须及时给予客观的反馈和点评。因为人都是充分关注自己活动结果的,如果活动没有了反馈,他的积极性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挫伤。教师应该努力使课堂教学形成一个人人都能积极参与并得到肯定的竞争氛围。

三、渗透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学理论认为,教学方法本身包括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两个方面。教法源于学法,学法又依赖于教法,教与学都是辩证统一的。教法与学法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学是主体,学是目的,教是手段,学是内因,学是根本,有学才有教。学习归根结底要靠学生的自我努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谁也不能包办代替。教师的教不仅是教会,还要会教,只有教得有方,学的才会得法。当今社会,仅仅只有分数的员工已经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塔吊工人许震超没有漂亮的分数,却有着较高的学习能力,于是有了可与发达国家媲美的塔吊技术。若中国多出几个许震超,也许就可以在“三钱”之后开辟新的纪元。

四、利用自主课余时间,指导好学生进行预习、练习和巩固

爱因斯坦说过:“人的差异在于业余时间!”因为这部分时间基本上是学生自由支配,学习的主动程度、独立能力在这段时间内体现的会更明显一些,知识能否被消化,能否真正被掌握,并被运用于具体问题,关键是这部分时间。应当引导学生重视到这些课余时间的重要性,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进行预习、练习和消化吸收。叶圣陶早已认识到:“不教学生预习,他们经历不到在学习上很有价值的几种心理过程。”让学生先自学教材,就是一次让学生与先者对话的过程。为了提高预习的实效性,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编制导读提纲或学案。重视预习环节,强化指导训练,重视理解吸收的效果,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措施。

五、结合多种教学媒体与现代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

现代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教学媒体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学媒体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的提高,也制约着学生学习品质的养成。而现代教育技术以其多样化的信息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直观、形象、生动地再现客观事物和现象。其新颖性,多样化,趣味性,是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动机,促进知识理解和智能发展,提高学生学习水平的有效诱因。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水平,恰当运用现代教育媒体,可以更有效地构建教育的问题情景,设计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过程,从根本上改变那种教师讲、学生听、课后大量练习或简单机械重复的落后教学模式,提供了课堂教改的全新视角,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育的本质在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主体意识的形成与主体参与能力的培养。现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强调:“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他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教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要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要展现知识的发生过程,把静态的知识结论变为动态的探究过程。

教育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新课程改革是一条没有终点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我们必须孜孜以求,不断思考,不断探索,才能不断获得进步,培育出更出色优秀的一代,成就百年的大业!

(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州市第一中学化学教研室)

上一篇:浅谈运用问题引领高效课堂 下一篇:小议我县农村中学体育的状况及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