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教学”提高生物课堂效率

时间:2022-08-13 10:32:41

“幽默教学”提高生物课堂效率

幽默是运用智慧、聪明与种种招笑的技巧,使人发笑、惊异,或啼笑皆非,受到教育。“幽默”比“滑稽”的含义更广一些,也更高超一些。凡是只为逗人哈哈一笑,没有更深的意义的,都可以算作“滑稽”,而“幽默”则须有思想性与艺术性。人的才能不一样,有的人会幽默,有的人不会。不会幽默的人最好不必勉强,但我们可以在实践中不断的学习应用,以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效率。

教学幽默是指教师运用各种奇巧的、出人意料的语言、动作、表情、物件等,以其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轻松、和谐、愉悦的气氛中掌握知识经验。近年来,由于新课标、新理念的不断充实、深化,老师们的课堂教学设计精彩纷呈,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及多媒体的使用,都给课堂教学带来了许多生机。

一、幽默与生物教学的关系

大多数学生刚接触高中生物时,总觉得是枯燥无味的记忆,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在苦闷的高中课堂如果能多点幽默,定将寓教于乐,让生物知识在一种喜剧氛围中深深地刻在学生的脑海。人的神经系统是否兴奋,将影响内分泌系统,从而影响学习和考试状态。而幽默恰恰可以让人强化幽默内容,弱化痛苦与担忧。

幽默还可以彰显教师的教育机智。娱乐是孩子们的天性,如果老师比较幽默,他们就有一种亲切感,可以减轻学生的焦虑,学生们将享受课堂。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如果教师缺乏幽默,师生间就隔有一道铜墙铁壁。”幽默的东西让学生的记忆无比深刻。幽默的老师,无意中会流露出智慧的火花,展现出教师对课堂的自信,以一种不设防的开放心态,让创造性和智慧火光在思维碰撞中涌现,实现教学相长。教学幽默蕴涵着启发式、探索式教学理念,因为很多知识要学生通过意会才能体悟,这就要在笑声中思考,笑后反思,反思自己的思维定势,无形中锻炼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创造性。教师作为学生的青春同路人,要让幽默伴随学生。

生物课堂幽默并非只是笑一笑,同学们的笑只是创造了愉快的学习氛围,要在此基础上回味幽默所蕴含的知识和道理。

二、教学中的幽默

1.语言类

(1)一语双关。例如:在复习到衰老细胞主要特征的时候,细胞内呼吸速率减慢,引申开来提到活动能力和思维能力相对减慢,其表现之一为理科综合考试一般只能做完两科。全体同学笑了,同曰:“××× 。”我们共同总结出一个对策:深呼吸。

(2)词语别解。例如:赵本山把“秋波”解释为“秋天的菠菜”。在教学中,我正努力地解释“联会”是减数分裂特有的现象,详细讲解其过程后,一学生茫然,问:什么叫“联会”?当时我也茫然地看着他,情急之下我说出了:“联会……就是……联合起来开会。他们开会商量怎么方便地把同源染色体分开,于是他们在中期就排好队。”该学生说:“懂了,谢谢。”在多次考试中可以发现其他同学对这个名词也记忆深刻。

(3)拟人法。例如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原理中这样写道: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它们在细胞中的分布。同学们不太理解为何要混合、混合后会不会出现差错、亲和力不同又会怎样。我说:“此段话可以换成‘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学生停顿片刻,鼓掌。

(4)夸张法。例如:在晚自习期间有小小的讨论声音,几次招呼不见好转,我说:“有的同学讨论问题严重影响到我备课,影响我备课就影响我上课,影响我上课就影响全年级生物学习成绩,影响同学生物成绩就会影响高考,影响高考就会影响社会稳定。”“啊,这么严重!”虽然不信,但学生们慢慢地安静下来了。

除此以外,在教学中还可利用类比法、假设法、自嘲法等等幽默的语言方式表达。在教学中,只要是合理的、得体的语言,适合师生的语言,就是好语言。

2.文字类

教学中的文字主要体现在板书、作业和试卷的批改上。师生之间幽默的文字交流可以大大缩短师生距离,尤其在作业和试卷的批改上。例如:在教师快速的板书时经常会出现一些笔误,但那么多双眼睛,总会有细心的学生发现的。教师一定要鼓励学生纠正自己的错误,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有一次我出现笔误,有个学生说我写错了,我停顿了一下,问道:“难道只有一个同学发现了问题吗?”同学们答道“借口”,都乐了。有个同学在作业中把“骨骼肌不自主的战栗”写成了“骨骼肌不自主的站立”,我批注:“站起来就不冷了吗?”用某性引诱剂诱杀某种有害雄性昆虫,影响的是“出生率”,有学生填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我批注:“雄性减少了雌性会气死吗?”这种批注虽显冷漠,但学生记忆深刻,并乐意接受。

3.动作类

在难以表达的内容上偶尔掺入一点方言、英语甚至动作,会让学生更容易领会。例如:在讲到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时,涉及到染色体是基因的载体。我指着我的鼻子说:“这是基因,我整个身体是染色体,我走了我就不相信鼻子不跟着来。”一边说话一边移动……

幽默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它来源于生活,可以巧妙地用于生活,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每位老师都要结合自己的性格、语言特征等合理应用,适合于学生,适合于自己,幽默有度,才能事半功倍。

上一篇:探讨初中地理教学中地图的运用 下一篇:教学情境设计应遵循“三化”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