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资料管理的优化措施

时间:2022-08-13 10:19:57

图书资料管理的优化措施

作者简介:郭锦,(1982.03-),女,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图书资料管理

余远瞩,(1967.10-),男,四川大学国资处

彭敏,(1962.05-),女,四川大学制造科学与工程学院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们过上幸福生活,人们对知识的渴求越来越强烈。图书资料作为知识“源泉”,推动社会快速发展。然而,当前我国图书资料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阻碍人们获取知识,影响人们生活质量。当务之急,需要加紧对图书资料优化管理。本文基于图书资料发展现状分析,阐述图书资料管理重要性,提出优化管理措施。

关键词:图书资料现状 图书资料重要性 优化措施

中图分类号:G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1

1、图书资料管理现状

1.1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低

图书资料管理属于技术性管理工作,该工作综合性质较强,对管理人员要求也较高。管理人员不仅掌握先进的管理手段以及具备计算机熟练操作技能,而且还要拥有系统化、理论化图书管理知识。当是,当前图书馆管理人员普遍素质低下,管理人员不具备管理技能,无法满足管理需求。[1]

1.2管理设备不先进

当下,有的图书馆还沿用传统的管理设备,例如:阅览室、目录柜、书架以及写字台等,这些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对资料业务管理起到一定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信息时代笼罩社会,资料文献基于形式多样的载体演化,对资料开发、资料整合、资料管理等方面要求逐渐提升。传统管理设备已经无法适应当前发展需求,导致管理质量下降。

1.3资料管理工作不到位

当前,图书馆资料管理模式落后,这些模式无法满足科研需求、学习需求以及实践需求等。加之,管理手段不科学,依旧沿用封闭式管理方式,人工管理占据主导位置。[3]图书馆还不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这严重阻碍资源优化配置效益。

2、图书资料管理优化重要性

2.1图书馆发展需求

市场经济竞争激烈,在日益竞争激烈的当下,能够抓住发展时机,并且做出准确应对,势必会在竞争中取得优胜地位。对图书资料管理而言同样适用,图书资料管理应当得到创新和优化管理,应对日新月异的市场发展,时刻关注市场动态,根据市场需求开展工作,才能立足于市场。以往图书资料工作管理形式比较繁杂,如今已经打破常规方式,趋向简化工作流程,旨在提升图书资料管理质量。基于科学管理意识下开展管理工作,提升决策正确性,为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开辟新道。[2]

2.2改革必经之路

当前,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我国政治体制以及经济体制发生改变,体制改革速度飞快,导致图书馆外部发展环境发生改变。在该背景下,图书馆内部管理也应当适度随着改变,逐渐摒弃传统管理模式,适应当前社会发展需求。图书资料优化以及创新成为必然趋势,因此,需要抓住发展条件,不断创新管理方式,才能保障图书馆未来发展势头,顺应社会发展需求。

3、图书资料管理优化措施

3.1提升管理人员素质

图书资料管理是科研工作顺利开展之保障,也是社会人员汲取知识之“源泉”。图书馆管理人员理当具备高水准专业素质,为社会传递、储备、积累更多知识。当前,管理人员所属的年代为信息年代,网络信息背景下开展图书管理工作,对管理人员素质要求较高。管理人员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学习网络知识,为图书资料管理做好准备。[5]管理人员应当正确认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立志为图书事业发展奉献,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不断提升社责任心。另外,图书馆需要扩大实力队伍建设,广纳更多高素质管理人才,提升图书馆管理质量。

3.2配备图书管理设备

设备、设施对于图书资料管理有重要影响,是图书资料管理必备物质基础,能够直接反映图书馆管理经济水平。购置先进的设备,能保障资料管理效率。随着科技社会高速发展,信息网络普及社会各个角落。图书资料管理应当顺应社会发展需求,图书馆发展应当从资料管理形式、业务管理模式角度灵活使用网络信息。给图书馆添置适量的先进管理设备,摒弃人工办公模式,逐渐趋向电子管理方向发展。一些重要的图书资料已经由纸质文献类型转化为电子文本形式,推动文本管理形式向数字化管理方向发展。根据图书馆实际情况,发挥两者并存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尽量避免管理劣势出现。设备添置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图书效率。

3.3实现现代化资料管理

在网络信息普及的背景下,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应当朝科学化、合理化、规范化轨迹发展,逐渐实现现代化信息管理。图书资料管理部门要重视网络信息技术使用,不断提升现代化管理效益,做好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第一,建立起技术服务类型系统。当前,文献管理较凌乱,要构建起统一地管理规范,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检索,提高联机检索效应。经济资源丰厚的图书馆,还可以组建特色数据库,分类管理该数据,做好数据更新和维护工作。第二,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信息意识,优化服务模式。[2]改变以往单一管理模式,使其向知识管理方向迈进。树立知识为核心服务理念,图书资料分类、整合以及编排工作应当得到确保。第三,重要文献信息,需要进行深层次开发。从信息利用、研发、利用角度分析,深入挖掘有效信息,保障客户获取高质量信息,满足客户不同需求。

3.4网络建设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社会发展已经呈现信息化模式,网络技术越来越成熟。技术发展进入客户机和系统互联阶段、服务器自动处理信息阶段,推动图书馆网络建设迈入新时期。图书馆要重视图书网络建设,做好局域网布控工作,图书资料管理引入网络技术,实现资源高度融合,提升资源共享效益。社会发展需要更丰富资源信息,高效联通的信息,可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提升图书资料管理质量,缩短和先进国家管理距离。另外,图书馆要善于使用闲置资源,整合网络有效信息,优化图书数据库,从而提升网络信息利用率,丰富了图书馆资料量,优化网络环境,保障图书馆网络建设质量。

3.5给读者提供优质服务

图书馆的工作是向读者提供服务,理当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求,最大限度开放图书资料。因此,图书馆的范围要扩大,面向更多的读者,向读者提供优质服务。图书馆应该给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根据读者阅读习惯、阅读偏向、阅读要求提供针对性资料服务。提供信息服务关键在于,满足读者需求,体现出人文关怀作用,提升图书馆管理效益。因此,图书馆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个性化服务,建立起图书馆主页,满足不同读者需求。图书馆内部执行“藏、借、阅、咨一体化”管理方式,读者在开放空间中阅读文章,逐渐形成“人在书中,书在人旁”管理效果。一种新型的个性化服务由此产生,便捷的检索、丰富的资料资源以及优质服务,等待读者享受。[5]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图书资料获得优化和创新管理,需要投入一段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便实现。需要全馆人员不断努力,基于先进管理理念上,完善我国图书资料管理方式,推动我国图书馆建设。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从物质需求逐渐向精神需求过渡,图书资料作为知识获取资源,管理工作显得至关重要。[5]

参考文献

[1]刘青芬.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图书馆党支部荣获“2012年度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优秀组织生活案例”奖[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3,2:1-3

[2]孙阳阳,谭丹丹.构建核心价值优化组织结构――上海财经大学图书馆第四届业务研讨年会召开[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3,2:55-56

[3]梁转琴.试论高校图书馆联盟的建设――以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示范区”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7:25-30

[4]段晓林.民国教育文献数据库的开发与利用――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085内涵建设子项目[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3,2:15-18

[5]李春来.发挥学会职能 促进图书馆事业和谐发展――河北省图书馆学会2012年工作报告[J].图书情报通讯,2013,1:1-5

上一篇:浅析农村广播电视网络服务与管理 下一篇:论健身健美运动对女性的效能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