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对太极竞技推手认识的误区

时间:2022-08-13 08:50:17

误区一:太极竞技推手是太极推手的倒退,太极推手就不适合搞竞技。

有一些民间太极拳师明确表示不赞同进行太极推手的竞技比赛。问到原因是竞技比赛使得运动员有了好胜心,在强烈的好胜心驱使下,运动员在比赛场上就多是为了输赢,就会流人拼体力,比力量,求速度的层次中,所以竞技推手很难培养出太极劲。

首先,太极推手是太极拳的检验和运用,太极拳的很多技术、理论等都应该在太极推手中去体验,有了竞技平台,习练者们便可在赛场上检验洞明其技艺的实用程度、可发展部分及不足之处,从而使技艺日臻完善。况且,在比赛过程中,各种情况层出不穷,这恰好为其检验提供了全面的条件。同时,习练者在赛场上高强高压的状态下更能够得到深切地体会,太极拳的松沉圆活,四两拨千斤等奥妙理论也只有在高强度的竞技状态下才能实实在在地理解,真真切切地体会。想赢是运动员的普遍心理,但“为了赢”这个理由并不能直接导致运动员就会去拼体力、比力量。而对于赛场上的真正高手,即使你想跟人家比力量或者是拼体力,他们也不会让你有这个机会。但反过来说,你连只会拼体力比力量的楞头青你都对付不了,你压根儿就不是太极高手。举一个真实的例子,国际关系学院的运动员刘丁第一年技术较为粗糙,赛场上老牛一样的去拼、去抢,看着虽然很卖力,但还是以失败告终,赛后的一年内,他用心体会在赛场上被人摔倒的插手摔技术,痴迷地近似疯子,总是和队友讨论和体验这一技术,一年后队里的所有队员,没有人能防得住他的插手摔,当然在第二年北京市的赛场上他轻轻松松就拿到了冠军。他是为了赢,但他的侧重点没有放在增长绝对力量上,而是研究技术研究如何用力上。另外,可以说所有的体育运动项目都很重视力量、速度和体能等,太极推手也不是不重视力量,而是更加重视如何运用力量(劲力)。一个壮实的大活人你要把他放倒,你没有力量和速度怎么可能把他放倒呢?太极拳是讲究“四两拨千斤”,但如果你只有四两的劲,人家有一万斤的劲,那结果只能是把你压扁。民间推手也讲究多和不同的人“摸手”,那为什么搭建起了竞技的平台,反而又不适合呢?难道太极推手就只能在公园里师父用一个手指头托着徒弟的肘,一边眯着眼睛,一边说着“动了、动了”,徒弟就开始原地蹦!

其次,竞技推手是个非常好的交流平台。不可否认,在开始的几年中北京市的太极推手由于选手们技术水品、类型较低、窄,使得总体竞技水平处于乏善可陈的尴尬境地,人们会看到比赛场上使用蛮力,拼体力的现象,但通过几年的交流、总结、改进,现如今的北京太极推手的竞技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我们会经常看到蕴含着“引进落空”、“舍己从人”、“四两拨千斤”等精妙拳理的漂亮动作。如2011年的北京太极推手比赛中,多次全国冠军选手山东的王峰在比赛中近十次使用“进步肩靠”动作,常常把北京本地选手打出两三米远后倒地。北京选手和教练看到了全国冠军的技术风格和技术特点,为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打下基础。之后王峰在和北京的三届冠军选手、国际关系学院的钱龙争夺冠亚军比赛中,双方打的难解难分,最后王峰只以1分的微弱优势险胜钱龙。这不能不说明北京竞技推手的水平有了较大进步。相反,这正说明有交流才有比较,才能开拓我们的视野,才能使我们不断进步,不断发展。而竞技推手,恰恰为交流发展提供了载体,所以说,竞技推手绝对不是太极推手的倒退。

误区二:过分强调“用意不用力”。认为太极竞技推手都是用蛮力,没有体现太极拳精髓。

在公园里,师父在给徒弟们讲解太极推手,强调不要用力,要柔化为主,以柔克刚,徒弟只要一用力就会被指出,用力太僵,不能用力,留下徒弟百思不得其解的纠结表情……

常言道,操千曲而后晓声,对初学太极推手者来说,若不用力,则永远不知道力到底在哪里,那么力的方向、大小、作用点就更无从谈起。对于大多数未练武术的人,推手用力时多是散的,不能把更多的力量集中起来发放到对方身上。初练拳的人,刚刚有了些规矩,还不能熟练时,则身体的用力是不协调的,也就是说还不能把周身之力集中起来,形成整劲,用于一点。只有经过长期训练,才有可能把浑身的僵硬虚浮之力逐渐去掉,力量才能由僵死而刚顺,再由刚顺而柔化。只有练习到了这个阶段,才谈得上“用意而不用力”的问题。如果一开始就强调不用力,那你学练一辈子也不知道怎么用力。

初学太极推手必须动作到位,劲力放长远,太极推手也有明劲、暗劲之分,绝不能总是强调放松而不用力,无力则永远是松散的。力必须要用,要点是应该用什么力,怎么去用。不用拙力,不用分力;要用整力,用巧力。在推手中把所有多余的拙力都慢慢去掉了,把手脚之力汇合起来变成整力。例如:我们上楼梯,双手自然摆动,身体微微侧移,蹬地、抬脚,动作协调自然,整齐合一,而且脚一定是刚好放到楼梯上,既不会多抬,也不会少抬,不多做一丝的无用功。我们所有习以为常的动作,都是熟能生巧,恰到好处的范例。练习推手也是一样,逐渐学会使用恰到好处的力量。这只能是在训练精熟之后,而不是在习练的初级阶段。谁要是一开始就要求初学者不用力,那不是糊涂,就是无知,不用力就可以轻轻松松出功夫,不流汗就可以舒舒服服练好推手,那是白日做梦,天方夜谭。

而至于“用意不用力”则为正确意念指引下去除僵拙之力,这是一个整体有序的概念,却被“有心人”断章取义,片面理解,认为但凡用力便是有悖拳理,一味夸大曲解“意”的本质,殊不知选手以力试探、问劲、迫敌乱敌恰恰是为“意”的形成做好铺垫。这难道是毫无水平可言的“蛮力”吗?陈鑫说“用刚不可无柔,无柔则环绕无速;用柔不可无刚,无刚则催迫不捷……刚柔不可偏用,用武岂可忽耶!”正如陈鑫在《太极拳总论》中论述妙手时所说“惟有五阴并五阳,阴阳无偏称妙手。妙手一着一太极,空空迹化归乌有。”意思是说太极拳阴阳虚实,动静开合都是相对的,讲究时机刚中有柔,柔中带刚。因此在太极推手中我们不应该总讲以柔克刚,应该多强化“刚柔相济”。

更有甚者认为,做俯卧撑等力量练习只能训练出蛮力,太极推手不能有像俯卧撑式的力量训练。有文章批驳近几年的北京市太极竞技推手比赛前有运动员在做俯卧撑,进而批驳运动员比赛中只会用蛮力。这种声音不是少数人的论断,很多人人云亦云。究其本质,反对太极推手运动员做俯卧撑的想法是,通过俯卧撑锻炼出来的力量只是蛮力,到了推手的比赛场上也就只会用蛮力了。首先,是否推手运动员的灵活的柔化之力,就一定与诸如俯卧撑之类的力量训练相左吗?太极拳本身也有很多专门练习力量的方法,比如练方砖,抖大杆,扔石锁,滚石球等等,明确的说明了太极拳和太极推手是不反对力量大的,那些之所以信口断言力量训练导致蛮力的人,根本上是将力量素质与赛场用力形式这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混为一谈,是不具备任何说服力的。

其次,推手运动员该不该做俯卧撑,或者说俯卧撑是否对推手运动员有好处。我们知道,人体对抗力量的存在必须建立在有肌肉的基础上,任何动作都需要肌体协同运动完成,而肌肉力量的大小取决于肌肉的横截面积,通过做俯卧撑等训练,可以有效增加肌肉纤维的横截面积,从而增加人肌体的打击效果和耐受程度,这对于技击性竞技运动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由此,是非不言而喻

误区三:误解“不丢不顶”,认为太极竞技推手中,双方队员僵持不动,就是“顶牛”

有一些文章批驳太极竞技推手中频繁出现“顶牛”现象,说它既不好看,又违反太极拳理,是使用蛮力所致。

首先,两人相持不动是不是都是“顶牛”现象呢?两人相持不动在比赛或是交流对抗中是经常发生的现象,但不能说两人相持不动就是“顶牛”。应该说两人同时用蛮力对顶,才是“顶牛”,其中有一个人不是用蛮力,就不应该叫“顶牛”。蛮力向前顶和拥力前顶,是有本质不同的。推手中强调“不丢不顶”,是讲不硬顶,不用蛮力抗,而是要柔顶,要用最小的拥力来顶。例如,对方用200牛顿(编者:牛顿,力的公制单位,1牛顿等于要使质量1公斤物体的加速度为1m/s2时所需要的力)水平推我胸部,我合住身体(命门穴微向后,尾间向前),使上体和后腿形成有效连接,尽可能多地把对方的力通过胸腰传给双腿,主要是后腿,再传给地面,从而使对方的200牛顿的直推力较多形成向斜下方向(我后腿方向)的分力。我可以用较少的力量维持自身的稳定和身体的间架结构,留出精神和气力寻找时机反击对方。)如果在顶抗的过程中,对方的力量很大,我无法维持自身的稳定和身体的问架结构,则可以边顶,边后撤,在撤的过程中改变自己的,从而改变敌我双方的优劣态势,也就是太极拳常说的“引进落空”。

换个角度思考:假设对方用200牛顿直推我,而我自身没有或没用一定的力量去抵抗,那么我就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调整自己,改变,根本谈不上“粘连粘随”,“引进落空”,只能被对手直接推出。推手的“顶”就是要不断设置障碍,不断阻击,迟滞其前进。太极竞技推手的拥劲不丢或者说是柔顶,都是战略防御中必须采用的,“顶”在太极推手交流或竞技中谁也不能回避的,只是我们要研究如何“顶”的问题。所以说,“顶”即使“顶牛”这一说法实在是失之偏颇。

实话说来,北京市的推手比赛在一开始的几年中顶牛的情况是有较多出现,估计这也应该是为部分人所诟病的地方。但目前北京市的推手运动员基本上都不会用蛮力去死顶,一是因为死顶非常容易被对方利用,而失分,二是目前参加竞技推手的运动员多是练拳时间较长,或是多次参赛的老运动员,初学乍练没有很好的掌握“柔顶”的运动员参赛人数不多,在和老运动员对抗中只要你用全力去死顶,失分可以说是必然的。就事论事,此时再抱守陈旧观念,怕是不合时宜、有违发展方向的。

误区四:太极竞技推手只能用“八法”,八法以外的技术都不是太极推手的技术范围。不能搂抱,不能起腿等,否则就和摔跤没有区别了。

太极“八法”――“拥、捋、挤、按、、捌、肘、靠”的确在是竞技推手中的常用技术,应该很好地继承,但太极推手更应该与时俱进,创新发展。

太极竞技推手和相类似的竞技项目如摔跤的区分,的确很重要。竞技推手规则的制定非常重要,可以说有什么规则就有什么技术体系。所以在太极竞技推手初期规则中严格规定,单手不能弯曲过对方的身体中线,不能起腿使用踢、勾、绊等动作等。

但是规则上的严格限制,产生了一些列的问题,如:直接导致太极竞技推手技术单一,直推技术占据主导位置,相应地出现“顶牛”现象较多;如果不控制对方的躯干,摔法很难施展。如果想要摔倒对手,搂抱现象出现也就较多,在比赛场上劝告的次数相应增多。特别是近几年北京市的太极竞技比赛,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在提高,像一些简单的直推、下等动作,在经过一段系统训练的选手面前很难得分。一场比赛的分值常常非常小,像2比1、0比0的比分经常出现,优势获胜的次数却少得可怜。不容置疑,手脚的限制越多,得分就越难,比赛就越沉闷,观赏性就越差。

太极竞技推手如何增加技术含量,如何增加比赛观赏性是一个扼要解决的问题。这就对竞技的技艺改进方面做了必要的回答,而谈到改进,则需改陈法、进新式,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当今时代日新月异,不同国家、不同种类的各种格斗技艺都在融入所长、补己所短,不断取得实质性的进步。作为太极技艺习练、继承者的我们要做到也应该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而不是刻板僵化地顽守旧法,不思进取。

值得欣喜的是,河南焦作,山东淄博等一些全国性质的推手比赛,规则都早已经放开,如:单臂可以瞬间搂抱,可以使用踢、勾、绊等动作,同时取消太极拳套路的考评,准许非太极选手参赛,如:摔跤、跆拳道、散打等运动员都可以参赛,各路选手尽显其能,比赛非常精彩、刺激。而传统推手技术在此影响下也取得了不小的改进,相信在此基础上发展的太极推手一定能够取得长足的进步。(作者单位:国际关系学院体育美育教研部)

上一篇:勇气助成功一臂之力 下一篇:悦纳可爱的周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