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导入的几种类型

时间:2022-08-13 08:32:24

小学语文导入的几种类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主动去探求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有力措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教师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创设出好的课堂开头,上课一开始就能深深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调适教学气氛,点燃起学生知欲望的火花,使他们能情绪饱满地主动地去接受新知识。导入的方式有很多种,在教学实践中,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类:

一、情境导入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过:“只有要求儿童作用于环境,其认识才能顺利进行。只有当儿童对环境中的刺激物进行同化和顺应时,其认识结构的发展,才能得到保障。”因此,新课开始时,教师要千方百计去创设情境,酝酿气氛,让学生触景生情,诱发出某种情感。使学生以最佳的学习心理去获取知识,让他们尽快进入课文角色,成为学习的主人。小学课文中,许多文章文笔清新、意境优美,有的是借景抒清,有的是叙事抒情,有的是喻理抒情。教学这类课文,教师可借助电教手段,创设出课文情境,激起学生乐学的情趣,使他们带着愉悦的情感步入课文的意境。如《田园诗情》一文,作者描绘的是荷兰的美景,情景交融,恰似一幅生动的多彩的画面。教师可根据花之国、水之国、牧场之国,设计出投影片。讲课开始,先演示投影片,加之配乐朗读,这时在学生面前呈现的是:鲜艳的郁金香点缀着辽阔的草原,绿油油的草原上悠然自得的牛儿正在吃草,一条条小溪镶嵌在美丽的草原上闲得非常的和谐。傍晚,一切归于平静,整个荷兰安静祥和,夕阳西下忙碌的人们都已入睡。在夕阳的映衬下荷兰非常有魅力,展示一幅幅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色,虚拟出一幅幅动人的画卷。从而变抽象的文字叙述为优美的诗意的画境,它带给了学生在听觉、视觉等感官上的极大享受。这感官上的享受,促使学生深刻地体会到散文语言文字的优美。此时,教师激励学生:“读书吧,它会使你得到新的知识。”学生满怀情趣,投入到乡村新天地的学习体验中。

二、设疑导入

古代学者陈献章说过:“疑者,觉悟之机也。”一个问题的提出,往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并激发他们思考,然后带着疑问进入新课。这种方法一般是从文章的题目上做文章,分析标题含义,引起学习兴趣。这种方法,开门见山,简洁明快,三言两语就直切正题这是一种直接导趣,诱发学生好学的方法。教师直奔主题,能引起学生极大的求知乐趣。例如:在教学《第一朵杏花》时,教师板书课题后,可提问:第一朵杏花是谁发现的?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被发现先的呢?作者写第一朵杏花有什么样意图呢?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拎出理解全文的“纲”。这种导入利于学生质疑破题,直奔课文重点,着眼于提高学生认识能力的思维训练,让他们对所学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并能全面深入地了解课文内容。

三、悬念导入

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与学生的积极思考是密不可分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问,使学生心理上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抓住此契机诱导学生去解决悬念,以求教与学达到最佳的结合点。一开课就给孩童设置疑障,造成悬念,可增强他们的求知欲,激发思维兴致,同时对儿童的学习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如教《苹果里的五角星》一课时,首先设置这样的一个悬念:“同学们吃苹果的时候一定没有发现苹果里会有五角星吧!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看看为什么苹果里会有五角星?”学生随后带着这样的悬念读课文将学生带入自主求知的学习情境。每个孩子都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于自己弄不明白的问题喜欢刨根问底。正式掌握了学生这一特点,设计悬念可以让学生自己搞清楚原来横着切苹果就一看到苹果里有五角星而平时我们都是竖着切苹果的。更有聪明的孩子会想到自己做事情也要换一种思维方式。这样的教学方法完全为教学重点的解析做了很好的铺垫。给孩子留下思考的空间,让他们有自己的一片精神家园,这样才会促进你的语文教学。

四、游戏导入

在教学《听讲要专心》一文时,可采用游戏导入课题的方法。刚一上课,老师便提出做游戏的建议。游戏的名字叫《品尝》。老师借鉴了著名的实验,要求学生认真听、看,看谁学得最像。老师首先拿出三只瓶子。一只装满汽油,一只装满蓖麻油,一只装满醋。老师说道:”现在请仔细观察。”然后他给一个杯子倒入一点汽油、一点蓖麻油和一点醋。学生们静静地看着他时,他把三种液体混合在一起。随后他竖起一个手指给学生看。接着他把手指放进杯子蘸了一下。几秒钟后,他把手指拿出来。”现在大家看着,”他说,“记住,你们要照我做的去做。”他把一个手指放进嘴里,尝了尝,微笑着,显得很高兴的样子。然后他把杯子递给学生,在全班传递。每个学生把一个手指伸进混合液蘸了蘸,然后放进嘴里吸了一下。他们没有笑,而是每个人都做了个鬼脸.。这混合液的味道太难吃了。当这个杯子最后传回到老师手里时,他很不高兴地说道:”很遗憾,你们中谁都观察得不够仔细。不错,我是吮吸了一个手指,但是我放进嘴里的那个手指并不是我伸进杯子里的那个。”这样就自然地揭示了课题《听讲要专心》。这样导入使学生们兴趣十足,也起到了组织教学的作用。

总之,导入是课堂上要走好的关键的一步,是气氛的调和剂,是整堂课情绪感染的开始。导入应以学生为主,因时而变,因势而改,因文而生,让语文课堂的导入如春天那怒放的花,争奇斗艳,万紫千红。

上一篇:浅谈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开放性 下一篇:浅谈农村小学英语听力的有效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