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一“点” 精彩纷呈

时间:2022-08-13 08:27:17

作为课堂教学主导者的教师,我们应该时刻提醒自己:在有限的课堂里,抓住教学中关键的一“点”来发挥,往往就是抓住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最佳时机,抓住了这一“点”,就可以推及其余,使学生主动、轻松、愉悦地接受知识,使他们成为真正会学习、会创造的人。以下是我对一堂不成功的公开课的一点思考。

我曾执教一堂校际公开课《来画虫》,为了上好这节课,我做了大量的准备,搜集了很多昆虫的图片,绘制了精美的范图,还制作了漂亮的课件。教学过程中,我给学生欣赏了大量的昆虫和大师的作品,讲解了作品的构图方式,示范画了连环画的创作过程。但讲解内容太多,留给孩子们的创作实践时间很短。虽然有部分学生画出来的作业很不错,得到了听课老师的好评。但可惜,因为时间关系,大部分学生都来不及完成自己的作品。惋惜之余,我在思考,在一节课中想给予孩子们太多的东西,以至于迷失了自己本次教学的根本方向。

教学的根本方向是“教学目标”。首先,要明确教学的目标,达到这个目标的方式和途径有很多,可以一一思考、准备,这个过程,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更是一个创意教学的可能性的生成过程。其次,当我们有了这么多的“可能性”,就应该冷静下来,“遥望”我们的教学目标,在众多的途径中,“删选”出一条最佳的“路径”。这时候,“删除”成了我们的重要工作,而“删”到最后,我们往往只需要抓住一个“点”,就可以去实现自己的目标。通过这个“点”的确定,我们要将孩子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这个点上,围绕这个点来做一次发挥。

如我在上《乘车印象》这一课时,与之相关的东西很多,有车子,有人物;可以画车内,可以画车外;可以画公共汽车,也可以画小轿车……用什么材料去表现?又有很多的答案。可谓千头万绪!课堂教学只有40分钟,我对众多的头绪进行梳理,让繁复变成简单。删选的标准就是学生。我们的美术教学归根到底是为学生服务的,整个教学体系都是为学生的成长服务的。在这一堂课中,我要教给孩子们什么?我从知识技能、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价值观三方面进行思考,同样也要在符合学科知识梯度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大背景下进行。我想如果只是让学生表现坐在车上的人,孩子们的作品会相对比较单调。如果让孩子们围绕坐车时一些特别的事情来表现,可能就会取得一定的效果。生活中,人们对于一些特殊的经历总是记忆犹新,特别的经历让孩子们有深刻的、难忘的心理体验。这就是我这节课要把握“点”。我将注意力集中在乘车的一些特别的经历上,那特殊的经历有哪些呢?紧急刹车?公交车上的拥挤?我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在“拥挤”上,摇摇晃晃的车子,拥挤的人群。拥挤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孩子们说:挤死了。挤成什么样子呢?孩子们边说边表演起来:挤得我变成了“面条”;挤得我都没地方站了;挤得我东倒西歪了……公交车一转弯或一刹车呢?哟,我都摔倒了;我抓着吊环摇摇晃晃……孩子们在说的到时候,还加上了一些肢体语言,像面条一样,就用手挤压自己的身体,锁紧身体,变成长条。如此拥挤的人们,表情会是什么样子?孩子们边变化着表情边说:咬着牙;被撞倒了,痛得皱着眉头;受不了,有人开始骂人了……

为了强化孩子们的生活经验,我“趁热打铁”引导学生观察挤成一堆的人们,因为前后有遮挡,很多部位被前面的人遮住,只看到一部分,让学生理解人物之间的穿插关系。既然重点是表现公交车上的人们,汽车的外形等等就不再是重点,相反,是应该弱化的。于是,我让孩子们用废旧报纸简单撕出车子的外形,将里面挖空,贴到彩色卡纸上。然后,用记号笔在里面画车上人的情景。

这节课我选取的“点”很小,在教学过程中,用了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典型场景,组织学生用语言,身体模拟再现生活中的情状,不仅激发了学生的表现兴趣,唤醒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也传授了遮挡的表现方法。从孩子们的作业中我可以看到,孩子们画得非常随意轻松,人物的动态,表情非常生动,很好地表现了车内拥挤的情状。

其实,最让我纠结的是:美术课中必然要涉及材料和相关的技法,既要在表现内容上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又要传授相关的技能技巧,时间实在是不够。后来我发现,可以采用同一主题多次运用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比如上山水画,除了用国画,还可以用水粉画,用树枝沙子,用修正液来画,还可以用上麻绳。我不断寻求材料的变化,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是增加学生的兴趣,二是通过学生对各种材料特性的探究了解,激发学生突破对材料固有认识,引领创新意识,探索运用不同的材料,实现美术表现。这样的实践经验的获得,还将对学生今后在各种不同问题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产生莫大的帮助。因为主题的探讨已经完成,学生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到材料的解读和体会上,同时,也实现了一次教学一个重点,让教学的效率更加高。

作为教师,只有用动态、生成的观念灵活调控课堂教学,抓住教学中的一个“点”,深层地去发掘,你会发现它犹如竹笋一般,每“剥”一层,就有一段“鲜活”呈现出来。若能一层一层“剥”下去,课堂就会精彩纷呈。只要抓住每一个有价值的“点”,就能使我们的课堂教学精彩不断,呈现教学之和,教学之福,学习之乐的幸福佳境。

(作者单位:常州市武进区牛塘中心小学)

上一篇:谈如何开展幼儿户外体育活动 下一篇:责任,铸就良好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