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尔应对绿色壁垒之路――从被限制到修改指令标准

时间:2022-08-13 07:59:42

海尔应对绿色壁垒之路――从被限制到修改指令标准

2010年11月22日,来自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的信息称,海尔洗衣机对《家用洗衣机ErP法规草案》的三条修改意见提案被欧盟采纳,成为取得该草案提出修改意见“话语权”的唯一中国企业 。

绿色壁垒又称环境壁垒,是指以保护人类和动植物的生命、健康或安全,保护生态或环境为由而采取的直接或间接限制甚至禁止贸易的法律、法规、政策与措施。绿色壁垒的主要表现形式有绿色关税制度、绿色准入制度、强制性绿色标签、强制环保标准等。

欧盟ErP指令原名为EuP指令 (能耗产品生态设计要求指令),是欧盟一项主要针对用能产品的绿色壁垒指令。该指令主要关注点是产品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涵盖耗能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环保要求。长期以来,EUP指令对我国洗衣机产品出口造成重大影响,它要求产品设计阶段、原材料采用、生产过程、废物回收等整个生命周期都必须满足绿色环保的要求,这就使得我国很多洗衣机产品出口企业达不到要求,在欧盟市场上被淘汰出局。海尔作为该指令提出修改意见并被欧盟采纳的唯一中国企业,说明了海尔应对绿色贸易壁垒能力的提升,并掌握了绿色壁垒新规则一定的话语权。

一、海尔成功之路

欧盟绿色壁垒指令颁布时,中国大部分产品出口企业往往是被限制的对象,即使是海尔也不例外。在上世纪90年代末,海尔出口海外的绝大多数家电产品都受到绿色壁垒的限制,一度造成出口增幅下降明显,出口产品成本加大,国际竞争力下降等问题,但是最近几年,海尔的家电产品不仅保持了高速的出口增长,出口市场占有率也显著增加。海尔能从最初的被限制,到今天作为指令修改者的角色,归功于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加大研发投入,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绿色壁垒的核心就是技术壁垒,发达国家制定绿色壁垒限制产品进口所仰仗的是自己先进的科学技术。因此要想突破绿色壁垒的限制,一定要在技术上满足绿色壁垒的要求,这就要求在企业研发方面加大投入。

海尔每年投入研发的费用数十亿元,早在1998年就建立了海尔中央研究院,研究院联合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和地区的 28 家具备一流技术水平的公司,配备了国际先进水平的软、硬件设施,并利用全球科技资源的优势在国内外建立了48个科研开发实体,累计申报专利8795项,其中发明专利2261项。海尔集团还投资1.5亿元建成质量检测中心,拥有1.2万平方米的实验中心,是海尔集团的质量控制、认证、检验中心,对产品的环保质量进行严格把控。

2.实施绿色生产,开发绿色产品

海尔创新地提出“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营销、绿色回收”绿色经营模式。早在2008年就完成34个核心产品事业部的绿色生产审核工作,建立起全面的绿色生产体系,

这个绿色生产体系涵盖产品的设计、生产过程和废弃物回收阶段。首先,海尔在产品的设计中坚持保护生态系统、绿色设计的原则,对产品的功能设计和工作方式都充分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其次,海尔在产品的生产过程采用绿色生产工艺,并开发多项产品回收处理技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另外,海尔还主动引导消费者的绿色消费理念,在所有产品中引入绿色标识,推出环保节能冰箱、洗衣机、抽油烟机等绿色产品,为用户和社会提供最好的绿色产品。

3.成立专门实验室

欧盟EuP指令对我国家电产品尤其是洗衣机产品的出口限制和之前的绿色指令有共同之处,但也有很多新的内容。之前的绿色指令大都是针对产品本身提出环保要求,而EuP指令则涵盖了产品从生产之前的设计阶段到产品报废以后的回收利用整个产品的生命周期,同时对产品所采用原材料也提出了苛刻的环保要求。

为了更好地应对欧盟EuP指令的限制,海尔洗衣机专门成立了实验中心,研究开发指令中涉及的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的生产工艺,并与全球顶尖企业展开跨界合作,将技术研发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更加有针对性的应对EuP指令,其结果不仅仅是突破了指令的限制,最后竟然也能参与到指令的修改工作,可谓是一举两得。

二、对中国企业应对绿色壁垒的启示

海尔通过参与修改对洗衣机出口限制严格的绿色壁垒内容,在全球洗衣机行业拥有一定话语权的同时,也带动了整个中国家电制造业,甚至工业制造业国际地位的提升,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家电制造业技术含量低的状况。这对我国企业应对绿色壁垒有以下启示:

首先,海尔为中国其它企业树立了好的榜样,也坚定了中国企业突破绿色壁垒限制,保持出口增长的信心。过去的一段时间,由于贸易自由化的推动,关税壁垒和传统的技术壁垒对贸易限制的作用得到削弱,很多国家开始不断推出绿色贸易壁垒。由于我国企业生产过程中不注重对产品环境保护的关注,再加上产品技术含量低,在绿色壁垒面前,出口下降明显,找不到好的对策。海尔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加大技术研发,开发绿色环保产品,是可以顺利突破绿色壁垒的限制的,从而保持我国产品出口的持续增长。

其次,这提示我国企业不仅要做国际绿色标准的跟随者,也要勇于走在标准的前列,敢于修改制定标准。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国家的经济实力的制约,在研发方面的投入比较低,造成我国制造业的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国际标准方面处处受制于人,也很容易被人通过技术上的优势限制我国出口贸易的增长。至于参与国际标准尤其是环保标准的制定,更是难上加难。不过万事开头难,海尔的成功告诉我们,我们不仅可以达到国际技术标准,更要勇于赶超,修改制定新的标准,领导行业技术发展的潮流。

当然,我们看到我国企业可喜的成果背后,也要清晰的认识到我国制造业总体绿色环保技术的落后,不过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提高,研发投入的比例也会不断增加,也会建立起完善的研发管理体系。相信不久的将来,绿色壁垒对我国产品的出口不再是一个限制,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能够成长为绿色消费规则、标准的制定者。

参考文献:

[1]搜狐网[EB/OL]. it.省略/20101122/n277821441.shtml

[2]邓海滨,廖进中,廖娟. 绿色壁垒对我国家电出口的影响[J].财经论坛,2010,(6).

上一篇:浅谈人民币升值与中美贸易之间的关系问题 下一篇:我国企业跨国并购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