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的客观实际问题及出路

时间:2022-08-13 06:43:07

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的客观实际问题及出路

摘要:企业经营的一切活动都与企业的会计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可以说会计管理工作是一切管理工作的基础,会计信息是一个企业资产经营的一扇窗户。因此,针对建筑施工企业中会计工作遇到的瓶颈,本人认为应该从几个重点方面探讨相应的对策措施,以确保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会计,问题,出路

1、引言

我们知道,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相关的会计主要是针对于企业施工、生产材料、资金动向、盈利绩效、风险模式而存在的。这些特点从本质上决定了建筑企业的会计核算过程与方式,虽不会复杂,但是在会计核算与管理的相关内容中,其形式与过程还是同一般行业企业有所区别的。

2、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的一般特征

会计的主要核算对象是建筑企业的资金运动与管理的过程。在会计核算的相关方法中,建筑企业的施工具有流动性较大、分部过散等特性。因此,对于会计核算与管理需要具有分层次的运行方式与管理方法,去处理日常的经营业务。由于建筑企业会计自身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建筑企业的相关会计核算及其管理,必须从自身固有特点出发。分级会计核算对于会计整体核算具有重要作用。根据建筑企业工程量与施工进度进行会计分散管理。从而做到在每一项目、工程运行中都能够配备适宜的会计人员进行管理。在建筑企业进行工程价款结算和成本核算时,建筑企业会计的特点是需要根据工程量具体的进程与工期进行确认结算额度,并且严格的配合甲方的整体规划进度进行管理。

3、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管理的实际问题

3、1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问题多

目前我国相关建筑市场的规范与约束力还不够完善,因此,部分建筑企业的相关建设项目资金匮乏,致使他们会将部分的项目管理与投资风险转嫁到建筑企业的身上,从而制约了建筑企业的资金来源。在建筑企业中财务风险会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内,并且时时存在,事事存在。建筑企业的相关财务风险主要具有两点,一是建筑资金的回收风险,二是建筑企业投资时的筹资风险。为了能够很好的承接建筑工程,建筑企业会在自身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向银行进行借贷,因此不时的就出现了财务危机。在建筑企业中,建筑资金的使用与需求量是巨大的,大量的资金使用等闲与管理风险,就会随之而来。通过利用银行借款的周转也会使建筑企业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债务与风险的侵袭。主要表现为建筑企业的固定资产购建超出了企业自身的承受能力,从而导致无力偿还贷款的风险。

3、2企业的预算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本人认为企业预算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中之重,它是对企业未来的资源和整体经营做出的预先安排,通过预算控制,使得企业的经营目标转化为各部门,各岗位以致个人的具体行为目标,作为各责任单位的约束条件,能够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如果缺乏完整的预算体系会导致企业的会计工作陷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境地,严重的甚至会损害企业的经营管理控制能力。

3、3企业资产管理控制力度不够

可能存在的问题如:1)存货积压或短缺,导致流动资金占用过量,或存货贬值;2)固定资产更新改造不够,使用效能低下;3)无形资产权属不清,技术落后,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主要由于施工企业本身行业特点是工程地域分布广、工程项目繁多,现场工程项目进度、物资使用情况与财务工作上衔接不够紧密,从而导致了企业内部的信息管理时效性差、监督难度大等问题。

3、4企业资金的内部控制存在薄弱环节

如何防范资金风险,维护资金安全,提高资金效益是重中之重。这主要是由于影响施工企业资金的活动因素较多,涉及的经营范围广泛,不确定性很强,从而导致了资金的管理工作难度很大,所以我们需要加强和健全的资金控制体系。最后就是会计人才的岗位责任制度及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总之,建筑施工企业会计工作的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4、建筑施工企业会计管理的出路

4、1持续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管理体系

要不断通过建立完善的相关建筑企业的会计管理观念,以此指引会计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完善。面对全新建筑企业财务运行与会计管理的环境,建筑企业必须能够积极地迎合与转变会计相关的管理与核算观念。通过建立完整的现金流观念、企业利润最大化观念及货币时间的价值观念、合理的规避建筑市场风险的观念,来一步步的完善建筑企业的相关会计管理与实施绩效。

4、2实施科学的全面预算管理

(1)从预算编制环节入手,使预算成为企业的一项基本管理制度。企业应分别编制收入预算,成本预算,并进行反复平衡直到实现目标利润为止。该指标体系以利润为主导指标,销售收入和成本为辅助指标,有利于提高企业利润,改善企业管理,降低营运成本。预算编制程序是自上而下,再自下而上,最后上下结合的方式。(2)提高企业员工在实施预算管理中对自身行为的规范,建立预算执行责任制度。企业预算一经批准下达,各执行单位应当认真组织实施,将预算指标层层分解,从横向和纵向落实到各部门,各环节和各岗位,形成全方位的预算执行体系。同时企业应当建立预算执行责任制度,对照已定目标对相关部门人员责任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实施考评。(3)应制定严格的预算执行考核制度。企业应定期对各预算执行单位和个人进行考核,切实做到有奖有惩,奖惩分明,必要时实行预算执行情况内部审计制度。预算管理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各方面,为了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就必须坚持实施预算控制与预算考核相结合,如果没有考核,预算就会流于形式失去控制力。

4、3不断完善企业资产管理控制制度

(1)要尝试使用先进的内部资产管理技术和方法,特别是加强培养企业网络化的信息技术能力,比如说完整的OA系统,加强施工现场人员与公司采购部门、财务部门、管理层沟通联系,实现信息传递即时化与审批流程一体化。(2)调整企业内部会计管理组织结构,这是保障信息系统规范透明、高度畅通的基本手段,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的权责分配体系来保证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如建立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健全制约和监督机制、完善各个环节审批流程制度等。最后是重视企业风险控制的体系建设。企业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和内部资源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加强对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的防范意识,从而有效保证企业资产安全完整。

4、4增强资金管控力度和强化财务控制

(1)企业应当加强资金的过程管理,统筹协调内部各机构的资金需求,保持各环节资金供求的动态平衡,全面提升资金营运效率;(2)企业应当严格按照预算要求组织协调资金调度,确保资金及时收付,实现资金的合理占用和营运的良性循环,严禁资金体外循环;(3)应定期召开资金调度会或资金安全检查,并对资金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妥善处理,避免资金冗余或资金链断裂;(4)应加强资金的会计系统控制,严格规范资金收支并建立岗位分工,确保不相容岗位相分离。总之,应通过加强企业资金的管理与运行,进一步的强化建筑企业内部财务控制,通过全面提高建筑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整体营运资金的管理力度,使之能够对建筑企业内的财务管理做到完整、妥善的控制与管理。

4、5注重和规范对会计人员的管理培养

要加强财会人员各方面的培养,比如说专业技能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识、计算机操作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能力,充分发挥员工才能,保证会计管理工作的高效进行。企业应当配备专门的会计人员办理工程项目会计核算业务,相关人员应当熟悉国家法律法规及工程项目管理方面的专业知识,对于重大项目,企业应考虑聘请具备规定资质和胜任能力的专业人士协助企业进行工程项目业务的实施管理,最后企业要注重对会计工作管理人员的选择和使用,从专业水平和品行进行考核,防范会计舞弊现象。

5、结束语

总之,随着建筑行业竞争越来越激烈,加强建筑企业会计管理水平对于提高建筑企业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建筑企业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从项目财务管理的成本核算、税收筹划以及财务风险控制等方面对建筑企业会计管理工作做深入的探讨和探索。

参考文献

1、刘永东。浅谈建筑会计行业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2年08期

2、赵发明.建筑企业会计实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经贸管理期刊.2010.(11).

3、宋胜利.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影响因素及管理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09.(09).

4、任德生。施工企业会计核算中的问题与对策,合作经济与科技[J].2012年06期

上一篇:我国养老护理员专业化培训研究 下一篇:探析高层建筑火灾的预防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