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中毒患者行气管切开后吸痰困难一例分析及教训

时间:2022-08-13 04:24:34

CO中毒患者行气管切开后吸痰困难一例分析及教训

【中图分类号】R473.7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206-01

气管切开是抢救呼吸衰竭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气管吸痰最方便、、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实施气管切开的患者依靠气管内吸痰,能清除呼吸道深部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使氧气和CO2充分氧和,从而改善换气功能。我科2010年11月25日收治一例患者,诊断为CO中毒,行气管切开改善通气,吸出大量黑色粘痰,第三天,出现吸痰管插入困难,难以吸出痰液及分泌物。现将原因及分析报告如下: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25岁,在当地一工厂门卫打更,自己烧煤取暖,因当天喝酒后入睡,一夜后未醒,被过路人发现后送到我科。入院诊断:CO中毒。入院情况:昏迷,神智不清,血压、脉搏测不出,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气管切开,留置导尿,补液抗炎、利尿剂等对症治疗,并从气管内吸出大量黑色痰液。经过两天的治疗,病情逐渐好转,生命体征恢复正常,血氧饱和度92%,继续给予大量吸氧及高压氧治疗;第三天,护士吸痰时发现吸痰管插入不畅,立即报告医生及主任后,请胸科会诊,行气管镜,发现有一块黑色的痰痂2*3cm,用夹子夹碎一点一点取出,此时吸痰管插入通畅,血氧饱和度升至为97%。

2 原因分析

2.1 机体失水明显,脱水使得呼吸道粘膜干燥,痰液粘稠。

2.2 碳是吸水性比较强的物质,CO中毒时,体内含碳物质增加,致使体内缺水,痰液粘稠,不易咳出。

2.3 气管切开后,气体未经过鼻腔湿化及温化作用直接进入呼吸道,引起气道干燥,导致痰液粘稠甚至形成结痂,引起导管阻塞[1]。

2.4 护士吸痰间隔时间太长或者吸痰太浅、吸痰不彻底,致使痰痂形成。

2.5 用利尿剂后,造成组织脱水。

3 讨论

CO中毒是含碳物质燃烧不完全时的产物经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主要是CO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高200-300倍,故CO极易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丧失携氧的能力和作用,造成各器官组织严重缺氧。所以,在临床中首先纠正缺氧,吸入氧气可加速COHb解离,增加CO的排出;高压氧治疗增加血液中溶解氧,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可迅速纠正组织缺氧[2]。气道阻塞,如果没有及时的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就会造成病人呼吸窒息。

本例报道经验教训:提醒大家,以后临床工作中再遇到此类病人,要及时补液,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湿化呼吸道,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尽可能挽回病人的生命。

参考文献

[1] 潘亚菊.气管切开2种气道湿化的实验比较[J].中华护理杂志,2006,30(3):162

[2] 吕玉芳,曹樟全,张小云.气管插管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首次高压氧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30):4549-4550

上一篇:肾病综合征临床诊断及治疗效果分析 下一篇:药物和基因载体中金纳米的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