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项目驱动的工作室平台研究与实践

时间:2022-08-13 02:43:35

基于项目驱动的工作室平台研究与实践

摘要:以项目为主线贯穿于课程教学、实训教学、技能比赛、实战锻炼等人才培养体系各个环节,以工作室为载体汇聚校企合作双方围绕项目开展系列互惠互利的实践活动,以完善的管理机制为基础激发和维系学生持续不断的学习激情。实践证明,参与学生职业综合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实操能力和职业技能得到了社会的认可。

关键词:项目;工作室;管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6-0148-03

围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项目驱动”教学改革以及依托工作室搭建校企合作平台等方面开展高职教学改革,在国内诸多高职院校均已付诸实施,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本文也积极针对这些热点问题进行研究,经过长达4年多时间的深入探索和实践,构建了基于项目驱动的工作室平台体系架构,系统有机地将企业项目贯穿于人才培养体系整个过程,校企双方通过项目进行深层次合作,配套建立完整的管理机制综合管好和做好项目,并让学生参与项目建设,全面提高专业综合技能。

一、基于项目驱动的工作室平台建设思路

基于项目驱动的教学是建立在建构主义、行动导向等教学法基础上,其将若干实际工程项目综合体现专业课程所需讲授的教学内容和要求[1],根据项目培育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实际操作、沟通协调等综合技能素养。将驱动教学实施的项目根据教学认知规律划分为三个阶段:教学环节、比赛环节、实战环节。其中教学环节则是体现为课堂教学项目和实训教学项目,项目来源于商业项目;比赛环节则是围绕区内外高等职业技能大赛,学生与其他院校同类专业学生同台进行项目作品竞争,锻炼学生在赛场环境下的心理承受能力;实战环节则是综合技能提升阶段,分为线下商业项目和线上“互联网+”项目两种,其中线下项目主要为工作室校企合作项目为主,线上项目则以“互联网+”思想为指导,在互联网上类似于猪八戒网等使用抽奖悬赏、在线招标、点对点雇佣等形式承接众包项目,涵盖项目整体管理、范围管理、时间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沟通管理等知识领域[2],极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升,为他们今后顺利到企业顶岗实习和就业夯实了厚重的基础。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学环节和比赛环节突出培养学生基础技能为主,实战环节以实际商业项目为主线强化训练学生综合实战能力,在整个职业人才培养体系架构中处于关键位置。本文以工作室作为基础平台,以“谁管项目,谁做项目,做好项目,管好项目”为架构设计理念,制定了项目管理双导师制、项目团队管理机制、项目运作激励机制、项目过程管理机制等四大机制来维系实战环节校企合作项目和众包项目的顺利实施。

基于项目驱动的工作室平台总体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

二、多元化项目驱动全面培育学生综合技能

1.商业项目教学资源库。以企业已完成的系列商业项目作为主线,有机地在实际项目驱动的教学过程中融入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等综合知识内容,将丰富的合作企业、丰富的商业项目资源开发为可操作可实施的教学资源库,并由基础技能、职业标准和能力拓展模块组成分段式教学资源库。①课程教学项目,按照简单到复杂、先易后难原则,将商业项目进行精简化处理,教学设计时筛选其部分模块能够覆盖完成相关课程内容即可,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早接触到与项目相关的知识内容,也为后面教学深度拓展这些模块奠定基础。以《程序设计》课程为例,整门课程根据项目任务进行课程安排,围绕一个完整精简版的商业项目案例“B2B商城”开展教学组织活动,将该项目7个功能模块若干个子任务分解融入到课程各个教学环节中,无缝衔接了商业项目工作任务与课程内容,实现“教、学、做”有机融合。②实训教学项目,实训教学所涉及的项目是课堂案例项目的升级版,项目核心内容基本跟商业项目关键技术保持一致,保证学生实训项目所用到的知识点能够综合体现,能够全面将其课堂上所学知识学以致用解决项目实际问题。同时,综合考虑到每个学生在接受知识能力水平上的不一致性,在实训教学中将需要采用若干人协同合作的项目分组,每个人根据各自特长分工完成项目各项任务,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项目实施的可操作性,降低项目实施难度,确保项目能按期按质地完成。

2.技能比赛项目。2013年教育部明确指出“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提出了“以项目为载体、工作任务引领、行动导向”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理念,达成了“在做中学、在做中教、教学做合一”的共识。技能比赛项目很好地锻炼了学生专业技能,培育了他们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为了提高技能比赛综合水平,在日常商业项目化课程教学过程中融通技能赛事内容,常态化进行职业能力专业化训练[3],让每位学生在平时的课堂学习中即可感受到技能竞赛的氛围,增强学生职业岗位技能竞争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

3.商业实战项目。①线下商业项目――校企合作项目,“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共识,而推动校企之间进行深层次合作的媒介和桥梁则是项目合作。企业拥有源源不断的各类企业项目资源,学校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免费的场地和基础设施,有机整合两者资源,企业派遣骨干技术人员到学校现场监督和指导师生如何实施项目,学校师生则根据企业方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来贯彻落实项目具体内容,遇到技术疑难问题或各种障碍,师生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不断反复沟通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在此过程中无形中提升了参与项目的教师和学生综合技能水平,企业也节省了生产成本,降低了人才培训费用,实现了校企合作互惠互利双赢。②线上“互联网+”项目――众包项目,现在社会进入“互联网+”时代,除了传统线下校企合作项目以外,互联网上蜂拥而至的威客、电子商务、社交网络等新媒介极大拓宽了项目来源渠道,学生可以直接在互联网上参与悬赏任务和项目竞标,体验职业岗位的工作状态,增加接触企业实际项目和亲身实践的机会。同时,众包项目去除了空间地域、参赛者身份的限制,给每个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开放、公平、客观的平台进行同台竞技展示才华,提交成果质量好坏由企业评判,且中标成果公示于众,接受广大网友的监督。师生通过参与企业众包项目进行深度反思,揣摩把握客户的心理和需求[4],明确差距和努力方向。

三、工作室平台项目管理机制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项目实施所涉及到课程教学环节、技能竞赛环节及实战提升环境中,课堂环节和竞赛环节以基础技能和竞争能力培养为主,而实战技能培养和提升则是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为此为了更好地落实好实战环节项目,以工作室平台为基础平台,突出学生主置,以“谁管项目,谁做项目,做好项目,管好项目”思路来制定四大项目管理机制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其中工作室由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建,学校提供场地和参与项目建设的人力资源,企业出资负责对工作室进行改建,构建与企业公司环境一致的工作场所。

1.项目管理双导师制。项目管理实行双导师制,其中工作室骨干教师为日常管理指导导师,主要针对在工作室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因材施教,针对项目团队中学生的不同特点给予具体的建议和引导,及早并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集指导、辅导、教育、管理、启迪及影响于一体,建立新型师生关系,促进教学相长,完善了育人机制;项目合作企业技术人员则是学生们的技术导师,他们将最新先进技术、项目需求、管理理念引入到日常的项目建设中来,项目建设中把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念灌输到学生即未来的员工中,使员工产生认同感,降低企业招工成本。

2.项目团队管理机制。①建立“扁平化”项目团队,随着工作室项目承接能力逐步增强,成立的项目小组逐渐增多,为了增强工作室内部协调与沟通需要,建立“扁平化”组织机构:导师―项目经理―项目成员,每个项目组成员结构根据项目需要进行合理搭配,一个团队人员能力安排上体现概要设计、后台开发、前端设计、数据库设计、文档编写、系统测试等方面。利用在线团队协同工具Tower实行扁平化管理,通过Tower项目协作工具“teambition”进行项目讨论和沟通、任务添加,了解项目团队成员近期工作动态,项目团队各层次成员工作总结和经验分享,安排工作日程,展现团队成员结构等。通过应用“扁平化”共享管理平台,实现信息和知识的共享,实现信息在管理人员和一线技术人员之间迅速传递,缩短问题反馈的时间和效率,加快项目建设进程和运作效率。②“以老带新”、“学长制”,工作室双导师毕竟时间与精力投入有限,日常项目管理中需要学生积极参与,选取高年级技术高、组织协调能力强的学生组建“学长制”,以老带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工作室内形成“传帮带”的传统。通过实行“学长制”,将工作室中优秀高年级学生吸纳进入项目管理层,定期召开技术讲座,分享项目建设经验;针对项目开发过程中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重难点知识、相关文档撰写等方面的培训,对低年级同学碰到的技术疑难问题给予帮助解答,指导低年级同学优化学习方法、精选学习内容等,调动了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主动性[5],搭建了高低年级学生之间沟通桥梁,促进了不同年级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给他们提供展现才华的舞台,提高了他们交流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协作能力,是对工作室双导师制的有益补充。

3.项目运作激励机制。①教师考核激励机制,基于项目驱动推动教学改革,参与教师无论在课堂、实训、指导学生项目建设等方面都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教学改革要保持长时间的可持续性发展必须建立教师考核激励机制。教师完成日常的课程教学任务后,组织学生完成校企合作项目取得项目利润,按照教师在项目中的贡献度进行绩效分成;教师指导学生参与自治区和全国各类专业和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技能大赛获得较好名次,给予物质和精神双重奖励。②学生综合激励机制。建立物质和精神双重综合激励机制,激发学生成就动机,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对参与项目学生推行项目承包激励机制,根据工作量,多劳多得,对项目有突出贡献的,对其个人进行奖励,最大程度的发挥项目组每个成员的工作和学习主观能动性。同时,学生在工作室参与项目,积累工作经验以提升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为目标,参与项目成为一种工作履历,成为毕业应聘时的工作经验凭证[4]。此外,众包项目让学生接触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上各种项目需求,可以准确了解自身要求掌握哪些知识和专业技能才能立足社会,确保学习目标明确。同时,众包项目可以网聚天下人做天下事,也为学生提供了SOHO创业新途径。

4.项目过程管理机制。①项目双向沟通机制,以项目合同所规定项目建设周期作为总时间段,以项目规定预期成果作为总目标,以项目建设总时间作为周期,按照项目开发工作过程将项目总目标任务细分各个阶段目标,明确评价标准,应用互联网团队协作工具Tower.im建立全程透明化监控机制,团队在线讨论、任务指派管理、文件共享、日程安排、在线文档查看,项目实施分阶段实施步骤、进展情况、实施过程详细数据,均可向项目指导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及参与项目学生开放,项目所有相关人员都能够及时了解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状况[6],从而建立项目管理者与项目实施者之间双向沟通通道。②项目阶段考评机制,严格按照项目合同总体目标划分各阶段实施目标,项目组成员按照分工各司其职分解每个阶段的目标任务,团队成员实施过程中需要全盘协同合作方可完成项目任务,项目需求、整体设计、开发编码、系统测试、系统改进等项目具体任务在团队协作工具Tower.im得以详细记录,若某一项目其项目成员间在某一阶段的项目任务协调进度不一出现问题,这都将影响到该项目在这阶段的考评绩效分数,也将影响到整个项目组团队和项目个人项目验收总体绩效考核。

四、平台运行及成效

自2012年实行基于项目驱动的工作室平台建设,先后有2009~2015级连续7届共500多名学生参与到工作室项目建设,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术技能大赛荣获80多项佳绩,在校内完成了区级精品课程《网络营销》课程网站、院级精品课程《体育―球类》及《电子商务概论》等课程网站建设,为企业开发了“在线学习系统”、“通用权限管理系统”、“北部湾经济区科学数据共享平台”、“北部湾经济区在线决策支持系统”、“北部湾经济区在线电子地图服务平台”等8个系统,承接40多个企业CMS站点建设,完成土地规划、整治类项目10多项,实现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有机结合,构建了产学结合且能够产生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服务运行模式。

参考文献:

[1]徐承亮,曾文英,钟京,等.高职信息工程专业多途径项目化教学的实践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5,(9):49-52.

[2]王梅源,鲁耀斌.软件外包项目全过程管理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6,(2):79-80.

[3]徐林,张兰平.技能竞赛与项目化教学改革相结合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4,(34):141-142.

[4]谭伯勋.威客实训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高职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Photoshop、图形创意教学为例[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2):91-95.

[5]吕海金,左吉玉,宋辉.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学长制”的实践研究[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4(3):35-37.

[6]卢兰万.学生项目经理制校企合作综合实践项目过程管理研究[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3,(2):18-20.

上一篇:简述无公害鲫鱼及池塘养殖技术推广 下一篇:“消失”的新能源车:灰色骗补产品链何时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