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行为习惯养成促进幼小学习衔接

时间:2022-08-13 01:48:00

注重行为习惯养成促进幼小学习衔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要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合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这无疑表明着,幼儿园大班的最后一个学期,幼小的衔接工作必须而且理应为教师和家长所关注、所重视!笔者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表明,依托与学习有关的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可有效地帮助幼儿从相对“随意”的学习行为向相对“严谨”的学习行为转变,进而实现幼小学习的平顺对接。

一、行为习惯养成之一:遵守活动常规

教育部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对幼小衔接问题进行了长达四年的研究,其研究成果表明,幼儿进入小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适应新环境能力的欠缺。多年来,传统的幼儿园教育更多的是为幼儿入学做心理准备,而忽视了幼儿适应新环境能力的提高,致使多数幼儿不能很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遵守活动常规的意识明显不强。

1.案例实录

(1)早上,郑小朋友在做完操排队回班的时候,没有跟着队伍走,而是跑过去滑路边的滑梯,后面的孩子看见了也就起哄跟着,看到老师走过去的时候还笑嘻嘻的说:“我不是故意的,老师,我会改的”。而不一会,他又“故伎重演”了。

(2)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我正饶有兴趣地和小朋友讨论活动问题时,他又突然跑过来告诉我:“老师,我后背流汗了,我要去拿毛巾擦汗。”为不影响孩子们的情绪,我只好停下来允许他去并帮助他擦汗。但这样一来,活动又被他打断了,只能从头开始。

2.案例剖析

郑小朋友是个非常聪明而且在同伴中“煽动性”很强的孩子,做事比较随意,通常是“一会儿一个想法”,其行为容易改变但有时又非常坚持。郑同学的妈妈非常重视他的学习,而他每天回家也会把幼儿园发生的事情告诉母亲,并表明自己的看法。

应该说,郑小朋友是一个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行为但却又管不住自己的男孩子。从上述实例不难看出,他的常规意识比较差、上课坐不住、喜欢找借口且会为自己的行为开脱。这也是班级很多小朋友所共有的特点,将郑小朋友作为个例培养以此带动其他小朋友共同遵守应该是极其有效的方法。

3.应对策略

(1)谈话交流。首先让他知道并认识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既影响班级的常规又打断了老师的教学,打乱课堂秩序,这样就会影响整个班级小朋友的学习。

(2)及时关注。为配合教育,班级的几个老师有个约定:“只要智雄能按照要求带头遵守好规定,就让他当礼仪之星。”

作为老师之间的小秘密,也作为小朋友的示范,在班级的各项活动中,一旦发现他有一点小进步就及时给予表扬,鼓励他做得更好,让他树立自信心,进而主动遵守活动常规,他也顺理成章的当上班级的礼仪之星。其他小朋友为当上礼仪之星,在他的带动下也慢慢的自觉遵守活动常规。

(3)与家长沟通交流。提醒家长在家尽量和孩子多交流,让孩子知道在幼儿园应该按照老师的要求遵守幼儿园的常规,尽量约束自己的行为,学会适应,勇敢面对并改正自己的不足。

在老师爱的包容、关注和鼓励下,郑小朋友慢慢地能在老师的提醒下遵守班级常规,班级里像郑小朋友时常出现的类似问题也日渐减少,全班幼儿的活动常规的遵守越来越规范。

二、行为习惯养成之二:学会专注做事

众所周知,幼儿园时代是人生最无忧无虑、充满快乐的时代,也是孩子从愚昧走向知识与文明的起点。幼儿园时代的欢乐是无限的、最难忘怀的,但它不可能永远停驻。随着三年幼儿园生活的结束,孩子们将无可选择地走向一个新的天地,一个更加独立自主、更加复杂多变的生活天地——小学。此时,专心做好每一件事情当是孩子们适应小学学习生活最重要的行为习惯。

1.案例实录

新学期的第一天,看着寒假过后一个个长高长胖、思维更活跃的孩子,想到了大班即将在这个学期结束了,我第一时间就想到了该让他们明白对自己和别人都应该有不一样的要求了。于是,我开始和他们聊起来了:“过年了,小朋友都长一岁了,又快上小学,你们有什么想法呢?”小朋友就纷纷讨论起来:“我发现小朋友都长高了,长高可以上小学了。”“我学了很多拼音。”“我爸爸妈妈给我买了很多文具。”“老师,我特别喜欢上小学,可以学到更多的本领。”……

2.案例剖析

面对孩子们稚气的讨论,为配合幼小衔接工作,针对孩子们对小学生活的向往,我想,如果在这个时候根据他们平时存在的一些活动行为随意、做事不专心、丢三落四等不良习惯提出改进要求,相信这些开始有些懂事的孩子是会慢慢的约束自己的行为,也能为他们尽快适应小学生生活做好准备。于是,在开学的这第一天我对他们提出新的要求:学会专心做好每一件事。

要求虽不多,但是对于大班的孩子,尤其是这些非常活跃、每天都在玩乐嬉闹的孩子来说,真正做起来还是很难的。

3.应对策略

(1)专心上课,这是一个小学生所必须具备的。针对这一情况,我告诉小朋友:“专心上课是每个幼儿园毕业生必须具备的要求,只有能专心上课的小朋友才能当一名合格的小学生。”为此,我特别制定一份‘我和五星交朋友’的评比表,让小朋友一起来比一比谁上课最有精神、眼睛最亮?谁能积极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谁就能和“五星”交朋友。

试行一段时间发现,小朋友还是非常在意能不能和五星交朋友的,因为五颗“五星”就可以换取一张精美的小卡片。为此,上课专注力相对以前进步很多。

(2)专心洗手、专心吃饭、专心上厕所、专心睡觉、专心听别人说话等,对小朋友提出专心做好这每一件事,意在以此培养小朋友做事专注的良好习惯。这一要求同样与和五星交朋友挂钩,也慢慢的收到较好的效果。

(3)就是玩也要求专心的玩。对于这一要求,小朋友就非常惊讶了“什么?玩也要专心?”于是,我针对专心玩提出几个问题:“玩的时候东张西望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别人和你一起玩时,你不专心的话,别人就不喜欢和你一起玩,结果会怎样?”……

虽然他们还是不习惯这一要求,经过一段时间也为了争取更多的“五星”以获取更精美的卡片,他们也慢慢的开始约束自己的行为,慢慢地习惯了,也为他们今后在小学生活专心做事起到一定的帮助。

三、行为习惯养成之三:遵从“三轻”目标

1.案例实录

分区活动时间,按照平时的惯例我让孩子们根据自己兴趣选择喜欢的活动,很多孩子也很快的根据要求和自己的爱好选择好自己喜欢的区域活动,然后我开始和必选区的孩子们一起讨论活动,不一会的功夫,搬椅子的声音、说话的声浪、跑步的声音此起彼伏,很快就让我的指导无法进行下去,于是我只好停止我的组织活动而去解决孩子们的这些“是非”。

2.案例剖析

大班,尤其是大班下学期的孩子,思维开始变得非常活跃,也变得更加调皮,很有自己的思想,凡事道理都是一套一套的。这样,班级经常是乱哄哄的,声浪很大,有时候激动起来又很难控制。近段虽然幼儿园提出的礼仪要求是:“轻声细语、轻拿轻放、轻轻地走。”我发现小朋友也并不是非常在意这一礼仪要求,照样大声说话、在教室里奔跑的孩子也大有人在。那么,如何让大班的孩子按要求真正做好这一礼仪要求呢?

3.应对策略

(1)相信孩子的是非明辨能力。我觉得大班下学期的小朋友应该是会分清一部分道理的,也会对自己的一些行为进行分析,为此,我和他们进行一次思想交流,把他们的行为一一列举出来,让小朋友们自己来分析这些行为的对与错,进而查找解决办法。

(2)“五星”朋友的评比。我把孩子们在活动中的表现与“五星”的评比挂钩,谁在吃饭、入厕、上课、游戏或分区活动时能做到三轻,谁就能得到一个“五星”朋友,累计五颗“五星”就能换取一张精美卡片。

(3)礼仪表格的自我评价。在礼仪列车上张贴“我是礼仪小天使”评比表,其中之一就是“我做到三轻了。”小朋友根据自己当天在活动中是不是做到轻声细语、轻拿轻放、轻轻地走,每天在表格上给自己的礼仪打分。

实践证明,虽然方法简单,但却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平时吵吵嚷嚷的声音减少了,小朋友们在活动室里的声浪小了很多,偶尔个别声音大了他们还会互相提醒:“轻声细语哦……”。我想,“三轻”的效应不仅于此,在今后的小学生涯中它将带给孩子们的收获将会更多。

四、行为习惯养成之四:遵循作息时间

1.案例实录

新学期开始了,我们发现经过了一个寒假的孩子们由于假期生活的宽松,变得有些懒散和拖沓。很多孩子还没有从假期的生活作息中调整过来,变得爱睡懒觉。孩子的来园时间从7:30到9:30,参差不齐,这不仅打乱了孩子的正常作息时间,也影响了孩子正常的学习,更不利于适应将来的小学生活。如何鼓励孩子早起来园,积极参加晨间活动成为教师尝试解决的问题之一。

2.案例剖析

结合教师的了解,以及和家长交流中发现,大多数家长往往有以下几种担忧:有的家长抱怨自己的孩子动作慢,做事拖沓,效率低缺乏时间观念没有紧迫感;有的家长担心孩子依恋性强自理能力差懒散的生活习惯无法适应相对紧张的小学生活,也有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缺乏学习的自觉性等等。

要改变“小懒猫们”的生活作息,仅仅凭借教师权威的发号施令,或是外界的简单激励都不够,真正能产生影响的做法是使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从内心体验到时间观念,知道要遵循幼儿园作息时间表。

3.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几种现象,我在教学活动上尝试跳出常规教学的框架,开展了“我上小学了”这一主题活动,从培养幼儿的时间观念和自我服务能力及学习习惯出发,为孩子能平稳过渡到小学创造良好的氛围与条件,促进这一阶段孩子的整体和谐发展。

(1)通过开展的教学活动《我有一个小闹钟》,让孩子学会看懂时间,并将时间与图片配对。如:早上7:50入园,8点开始晨间活动,8:40做操等,让孩子渐渐了解了不同时段的不同活动,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

(2)前一阶段是让幼儿了解幼儿园的作息时间表,待幼儿都能遵守作息时间表了以后,后一阶段我们与小学老师取得联系,让孩子通过调查,询问等手段,向小学老师和小学生了解小学的作息时间,让孩子预先知道小学的作息时间表。

(3)根据主题需要,我制定一份“上学不迟到”在调查表,每张表格由小朋友写上自己的名字,每天到园时看时钟或者询问时间,自己进行记录到园时间,超过8:40就算迟到,当天的一些奖励就会有可能因为自己的迟到而被取消。

通过这一活动,不仅让孩子对小学的生活环境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并对未来的小学生活有了充分的心里准备,还在调查、询问中增强了孩子的时间观念,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

作为结束,应该指出,幼小学习的衔接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其有效完成需要多方面的通力合作。

换言之,幼小学习的平顺对接绝不只包括“遵守活动常规”、“学会专注做事”、“遵从‘三轻’目标”以及“遵循作息时间”等行为习惯的养成。但相关实践表明,依托上述习惯养成而进行的幼小学习衔接,可为其他幼小学习衔接的实施提供基础与保障,这事实上正是本文关注行为习惯养成的理由之所在。

上一篇:在值日生工作中培养幼儿责任感 下一篇:在艺术活动中建构师幼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