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在确定投标报价时的应用

时间:2022-08-13 12:49:05

博弈论在确定投标报价时的应用

摘要:本文从博弈论的基本理论出发,分析了博弈论的各种影响因素,包括局中人、策略集、支付、均衡及博弈的顺序等。并利用贝叶斯纳什均衡原理分析了从确定己方估价到估计竞争对手的投标报价函数,至最后的确定己方报价的函数模型的整个过程。最后,利用已建立的函数模型,通过一虚拟算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关键词:博弈论;招标投标;投标报价;策略

中图分类号:TU7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422(2007)06-0064-03

收稿日期:2007-04-25

作者简介:徐建辉(1965-),男(汉族),湖南长沙人,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工程造价。

1博弈论概述

博弈论(Game theory)可以被定义为是对智能的理性决策者之间冲突与合作的数学模型的研究。博弈论为分析那些涉及两个或更多个参与者且其决策会影响相互间的福利的局势提供了一般的数学方法。也就是说,在某种固定规则的竞争中,结果不是由单一决策者掌控,而是由所有决策者的共同决策实现的;单一决策者为在竞争中使个人利益最大化,在多个策略中,受个人偏好的影响,所采取的策略选择,以及所有决策者决策趋向问题的研究。在博弈论中,将那些考虑对方决策,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选择最佳策略以战胜对方,取得尽可能好的结局的竞争、竞赛或斗争的现象称为博弈现象[1]。

由博弈论的基本概念可知,博弈论包括局中人、策略集、支付三个必须的要素,并且在进行博弈时必须明白博弈的顺序和博弈论中必不可少的概念――均衡。分别阐述如下[2]:

(1)局中人(player)。即博弈的参与者,是通过行动选择以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决策主体。参与人可以是人、集体甚至是大自然等,如体育比赛中的运动员、谈判双方的代表、交战的军事集团、经济竞争中的企业或公司等。这里一般假定参与人是理智的,而且参与人必须有可选择的行动和一个很好定义的偏好函数,那些不作决策的被动主体只当作环境参数来考虑。除一般意义的参与人外,为了分析的方便,在博弈论中,“自然”常常作为“虚拟参与人”对待,例如,在管理会计中曾经流行的“决策理论模型”就假定企业是单一的个体,并与环境博弈。

局中人通常以i =1,2,...,n来表示。

上一篇:谈育人校园环境的营造 下一篇:材料价格变动对公路养护工程造价的影响及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