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生命叫高贵

时间:2022-08-12 11:33:50

我的指尖触摸着那张照片,嘴角弯起了小小的弧度。照片上的她是纯蓝色的,身体周围散发着朦胧而冷清的光亮,体态婀娜,形状和章鱼很相似,但多了一份柔美,像被和风吹拂着一样,在水中轻歌曼舞――在拍下这张照片的若干日子里,只要稍有闲暇,我便会拿出来端详回想。

“你真幸运。”朋友对我说。

“嗯,是的,她真漂亮。”我朝她莞尔一笑。

那时的天空灰蒙蒙一片,我原想,怕是不会见到桃花鱼了。因为依照朋友的说法,桃花鱼不是想见便见的――同样的时间,同样的天气,同样的地点,桃花鱼有时出来,有时不肯露面。就在我长时间悉心等待无呆,准备放弃离开之际,桃花鱼在不知不觉中现身了。我无法用词语形容它,譬如曼妙,譬如玉洁冰清,譬如款款深情,没有什么词语比得上这碧波之中荡漾的她了。

朋友介绍,潭中的桃花鱼像一簇簇飘落的桃花瓣,颜色各异,无头无尾,身体透明,分成四瓣,柔软如绸,好像一把把彩色的降落伞,缓缓地一张一缩,悠悠然飘荡上下。在昭君故里秭归,当地居民纷纷向我们讲述,王昭君的眼泪变化成桃花鱼的故事。相传汉元帝时和亲匈奴的王昭君,入宫前路过距归州不远的一条小溪时,因故土难离,伤心不已,泪流满面,用来擦拭眼泪的香罗帕早已被眼泪浸透,于是她就到溪中洗帕,但当她把香罗帕往水中一放,溪水顿时芳香四溢,一串串伤心的泪珠落到溪水中后,就变成了一群群状如团伞、轻若罗绡、颜色各异的桃花鱼。从那以后,人们就给那条小溪取名“香溪”,归州一带也就有了“桃花鱼”。直到如今这条小溪仍叫香溪,但河中已没有“桃花鱼”了,只有距香溪5公里远的鸭子潭中还存有。

可惜哟,以后在这里就看不见了。朋友无比惋惜地说。我知道,桃花鱼在过完夏天,过完这个秋天之后,它便会万劫不复地奔向死亡。那座因为空前庞大而举世瞩目的大坝,会如期将这条最自由的江套上枷锁。那些铺天盖地倒流而来的巨大漩涡,沿着枯干的江滩反扑回来。桃花鱼当然无法明白,从不涨大水的冬季,一旦涨起大水,注定是她的灭顶之灾。

“政府不会采取措施吗?比如帮它们迁移……”我喃喃道。“那是行不通的,像这种自然生长的桃花鱼,是不会改变它的居所的,一旦改变就会死亡。”“这……”我确实震惊了。我的手中端着养金鱼的玻璃缸,准备装一只回去,而此时我却为自己这种荒唐念头而感到羞愧。

我终于带着不舍离去。

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生命的一隅,她似乎在提醒着我,世间有一种高贵,一种古老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宁愿选择默默死去,也不改变冰清玉洁的秉性;宁可葬身万劫不复的沧浪,也不放弃尊严而随波逐流。

我不知道若干年后,当我再提起“桃花鱼”时,还会不会有人记得它是昭君出塞前在江畔落下的眼泪,而不是把它想象成北冰洋的美人鱼。

桃花鱼在距我最近的地方消失,只剩下我空空追寻的眼睛。

台下有话

曹振国

由桃花鱼的即将消失想到生命的尊严和高贵,这是这篇叙事散文立意的高妙之处。开头由照片写起,然后展开对照片的回忆,继而引发关于生命的哲思,作者散文行文技法运用纯熟:其中还插叙桃花鱼的美丽传说,更增添几分凄美。从语言角度说,平实之中见出深情,结尾余韵袅袅,引人沉思。全篇在立意、行文和语言方面均显出功底。

上一篇:个性金华 第3期 下一篇:迷路 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