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以便B”认知层面研究

时间:2022-08-12 10:13:02

“A,以便B”认知层面研究

摘 要:作为目的句式代表句式的“A,以便B”属于因果类复句中的一种。根据A、B间的关系,我们将这个句式分为三类:A、B具有顺向制约关系、非制约关系、逆向制约关系,并分别讨论每种关系在大脑思维中两种不同的认识层面,即主观推测层面和客观反映层面。

关键词:“A,以便B” 认知层面 主观推测层面 客观反映层面

一、引言

连词“以便”在现代汉语中是一个表示目的关系的连词,“A,以便B”是表示目的关系的句式,前分句表示行动,是实现某种愿望的凭借;后分句表示目的,是采取某种行动所要避免的结果。按照邢福义汉语复句三分系统的原理,目的复句跟假设复句、条件复句一样都隶属于因果类复句[1]。

作为目的复句代表句式的“A,以便B”中的关系词语“以便”是一个表示目的的连词,多数情况下关系词语“以便”可以替换为介词“为了”,两个词都是表示目的的,但是这并不能说明“A,以便B”这一句式前一分句表示原因,后一分句表示目的。这个句式中,前分句和后分句是互为因果的。一方面,前分句表示实现某种目的的依据、凭借,实际上就是显示某种目的的原因。这个时候我们可以说前分句是原因,后分句是结果。另一方面,后分句表示所要达到的目的,实际上也是需要采取某种行动的原因。这个时候我们又可以认为前分句是结果,后分句是原因。所以说,他们这个句式中前后分句相互交融,互为因果。例如下面这个例子:

(1)我觉得尽量多参加一些体力劳动,多学习一些农活,以便取得一套起码的养家糊口的本领。

在这个例(1)中,我们可以理解成“因为我尽量多参加一些体力劳动,多学习一些农活才能取得一套起码的养家糊口的本领”,这样就可以认为前分句是原因,后分句是结果;同样,我们也可以理解成“我想取得一些养家糊口的本领,所以我得尽量多参加一些体力劳动,多学习一些农活”,这样又可以说前一分句是结果,后一分句是原因。所以在这个句式中它们是互为因果的。

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在此有必要首先介绍一下认知层面。认知层面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或现象的概括认识以及对这种概括认识的主观判定[2]。它体现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之中:一种是主观推测层面,一种是客观反映层面。这两种关系又可以通过信赖程度[3]描述,信赖程度是美国数学家G・波利亚提出的概念,用来描述人们对命题的相信程度,用P{X}刻画(X表示任意命题),其值取区间[0,1]中的值。比如,P{X}=0,表示人们认为X假;P{X}=0.5,表示人们不知道X是真是假;P{X}=1表示人们认为X真;0<P{X}<0.5,表示人们认为X成立的可能性小;0.5<P{X}<1,表示人们认为X成立的可能性大。在本文中,用P{B/A}表示在A的条件下,B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二、A、B具有顺向制约关系的认知层面

A对B或者B对A的成立具有顺向制约关系是指说话人在思维表述上具有一致性。也就是说在“A,以便B”句式中A、B两个分句在思维表述上是前后一致、相互贯通的,后一分句是顺着前一分句的意思而表达的,而且信赖程度上是具有顺向制约性的。

(一)主观推测层面

“主观推测层面是大脑思维中的一个认知层面,该层面反映的认识不是客观现实情况在大脑中的直接反映,而是人们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背景知识等,对客观现实情况所进行的一种主观推测或判断”[4](P44)。对于“A,以便B”这一句式来说,人们对于不同关系的分句A和分句B成立的可能性的大小的信赖程度有所区别。对于顺向制约关系的“A,以便B”,主观推测层面所反映的认识就是人们在对分句A、B进行主观推测时,可依据一个分句的成立,推出另一分句成立或者很可能成立,也就是在A或者B成立的条件下,根据人们的生活阅历和知识背景主观判断B或者A成立或成立的可能性很大,即0.5<P{B/A}≤1或者0.5<P{A/B}≤1(A是结果,B是原因的情况)。例如:

(2)工具书,内容可靠,叙述扼要,而且按照某种特殊编排方式,把知识排列起来,以便人们能随时准确地查到。

(3)我们现实只能先从我们内部查起,以便脱掉我们的干系。

以上两例都表明了分句A、B具有逻辑上的一致性。例(2)中,根据说话人的认知经验,在A(工具书,内容可靠,叙述扼要,而且按照某种特殊编排方式,把知识排列起来)成立的条件下,顺着这个思路,推出B(人们能随时准确的查到)成立的可能性很大,即在P{A}=1的前提下,0.5<P{B}≤1,也就是0.5<P{B/A}≤1,或者当理解成A是结果,B是条件的情况下,0.5<P{A/B}≤1。例(3)也是如此。

(二)客观反映层面

“客观反映层面是大脑思维中不同于主观推测的另一认知层面,该层面所映的认识不是人们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背景知识等对客观情况所进行的一种主观推测或判断,而是客观现实情况在大脑中的直接反应”[5](P47)。也就是说抛开所有的主观因素,客观现实是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我们知道,“A,以便B”是一种目的,反映在A对B的成立具有顺向制约关系的情况中,客观反映层面表示只要A或者B成立,B或者A就一定成立,即P{B/A}=1或者是P{A/B}=1(A是结果,B是原因的情况)。例如:

(4)不可不注意团结我们真正的朋友,以便攻击我们真正的敌人。

(5)到了刘永桂参军的时候,乡亲们就约合着,在他入伍头三天,帮助他和湄秀订了婚,以便他走后,他妈在家有个亲人照顾。

分析客观反映层面就要抛弃主观推测的种种制约,如果一个分句成立,那么另一分句必然成立,没有了主观的制约,说话人对自己所说的情况十分肯定,认为客观事实就是如此。客观上如果“团结我们真正的朋友”成立,那么一定是“攻击我们真正的敌人”,或者“攻击我们真正的敌人”成立,那么就应该“团结我们真正的朋友”。说话人认为客观事实就是如此,也就是如果A或者B分句成立了,B或者A必然成立,即P{A/B}=1或者是P{A/B}=1(A是结果,B是原因的情况)。不管A对B具有顺向制约、非制约还是逆向制约关系,他们的客观反映层面都是一样的。即P{B/A}=1或者是P{A/B}=1(A是结果,B是原因的情况)。

三、A、B具有非制约关系的认知层面

A对B的成立具有非制约作用是指前后分句在语义上没有什么直接联系,就是平等罗列或者是类比几种情况,A对B的成立不具有制约性。在条件因果类复句“A,以便B”中,这种关系的情况较少,但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也会出现A、B并列的情况。这种关系在思维表述上也具有一致性,在信赖程度上具有非制约性。

(一)主观推测层面

A对B具有非制约作用的主观推测层面就是既不能依据前一个分句A的成立,推出后一个分句B成立或者很可能成立,也不能依据前一个分句A的成立,推出后一个分句B不成立或者很可能不成立。也就是,在分句A成立的前提下,无法断定分句B成立的可能性大小,即P{B/A}=0.5或者P{A/B}=0.5。例如:

(6)我今天晚上出发去北京,以便你明天有机会去上海。

(7)我尽量把自己扮成小丑,以便她能踏踏实实地接受你。

以上两例A、B说的是两件不同的事情。例(6)中,“我今晚上出发去北京”和“明天你有机会去上海”是完全两件不同的事情,既不能由“我今晚上出发去北京”推出“明天你有机会去上海”成立或很可能成立,也推不出它不成立,所以“我今晚上出发去北京”成立与否与“明天你有机会去上海”毫无关系,所以P{B/A}=0.5,或者是P{A/B}=0.5。例(7)也是如此。

(二)客观反映层面

由于客观反映层面要抛开所有的主观因素,客观上是什么就是什么,说话人之所以能说这句话,就说明说话人客观上认为事实就是如此。只要A或者B成立,B或者A就成立。即P{B/A}=1或者P{A/B}=1。 例如:

(8)我多么希望太阳能从西边出来,以便我能嫁给他。

例(8)中分句A(太阳从西边出来)和分句B(我能嫁给他)具有非制约关系,抛开主观因素,说话人说这句话就是认为客观事实就是如此,分句A(太阳从西边出来)成立,分句B(我可能嫁给你)就一定成立。即P{B/A}=1;同样,B(我可能嫁给你)成立,A(太阳从西边出来)也成立,即P{A/B}=1当然这句话中分句A是永远不可能成立的,所以B更不可能成立,说话人之所以这样说正好可以体现出这句话的独特语用价值,就是他永远也不可能娶我。

四、A、B具有逆向制约关系的认知层面

A对B的成立具有逆向制约作用是指A、B两分句在思维表述上具有对立性,在信赖程度上具有逆向制约性。思维表述对立性反映在“A,以便B”句式中就是A、B两个分句的内容在思维表述上前后不一致、相互对立,B分句并不按照A分句所描绘的形式发展,而是转成同前面分句意思相反的说法。

(一)主观推测层面

A对B的成立具有逆向制约作用的主观推测是指人们在对分句A、B进行主观推测时,可依据一个分句的成立,推出另一分句不成立或者很可能不成立,即0<P{B/A}<0.5或者0<P{A/B}<0.5。例如:

(9)我真想让她臭骂我一顿,以便我心里好受些。

(10)在那个讨厌上学的年代,总是偷偷地洗凉水澡,故意让自己着凉,以便能让自己心情舒畅。

以上两例A对B具有反向制约关系,他们具有逆向制约性,例(9)中,“臭骂我一顿”与“我心里好受些”形成鲜明对比,说话人说此话是思维前后不一致。在主观推测层面,按照人们的经验和认识,可以根据前一分句A(臭骂我一顿)推出后一分句B(我心里好受些)不成立或成立的可能性很小,也就是说在P{A}=1的前提下,0<P{B}<0.5,即0<P{B/A}<0.5。同样,在认定A是结果,B是原因的情况下,0<P{A/B}<0.5,例(10)也是如此。

(二)客观反映层面

A对B的成立具有逆向制约作用的客观反映层面与A对B具有顺向制约、非制约关系的客观反映层面一样,说话人都认为客观事实就是如此,只要B成立,A就一定成立,即P{A/B}=1,或者是只要A成立,B就一定成立,即P{B/A}=1。例如:

(11)我真想让一个女人把我当成她的冤家,以便我能向别人炫耀一下我的魅力。

(12)在减肥的关键时期,我喜欢在饥饿中坚持的时候,以便获得一种成就感。

以上两例,抛开所有的主观因素,客观事实就是如果A或B能成立,那么B或A也一定成立,客观事实就是这样。

五、结语

本文重点探讨“只有A,才B”这一句式的认知层面,考察“A,以便B”这一句式在大脑的两种不同思维层面即主观推测层面和客观反映层面的关系,主观推测层面A对B具有顺向制约关系的,0.5<P{B/A}≤1或者0.5<P{A/B}≤1(A是结果,B是原因的情况);A对B具有非制约关系的,P{B/A}=0.5或者P{A/B}=0.5(A是结果,B是原因的情况);A对B具有反向制约关系的,0<P{B/A}<0.5或者0<P{A/B}<0.5(A是结果,B是原因的情况)。在客观反映层面它们都是一样的,即P{A/B}=1或者P{B/A}=1。

(基金项目:本文系陕西理工学院2015年校级创新基金项目“‘既A,又B’及其相关句式认知层面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SLGYCX1503]。)

注释:

[1]邢福义:《汉语复句研究》,商务印书馆,2001年版,第129页。

[2]丁力:《语法》,三秦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3]杨讯文译,[美]G・波利亚:《数学与似真推理》,福建人民出版,1985年版,第457-458页。

[4][5]丁力:《汉语语法问题研究》,三秦出版社,2012年版。

(宋增文 陕西汉中 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 723000)

上一篇:如何提高语文课的学习效率 下一篇:浅析流行词语中的类词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