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培养小学生作文的心理素质

时间:2022-08-12 08:44:17

谈如何培养小学生作文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 小学生 作文教学 心理素质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我们常常会看到一部分学生厌恶作文,害怕作文,这是一种很不健康的心理因素,他严重妨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究其原因,是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要求过高,作文技巧指导多,而对学生作文的心理素质训练少,因而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心理承受能力不强,一提到上作文课学生就感到头痛。要解绝好这个问题,我在教学实践中认识到,必须要针对性地加强学生作文心理素质的训练,使学生有作文的欲望,把作文当作自身的一种需求,在任何情况下,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有作文的心理承受力,从而把作文写好,要达到这一点,以下三个方面的把握尤为重要。

一、 观摩作文,增强学生不惧怕作文的心理素质

学生惧怕作文是教师的要求过高使学生产生神秘感造成的。须知小学生作文是练习作文,是些简单的记叙文,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事写下来,把事情的经过些具体,写得有条理,语言通顺就行了。教师应当把这一点向学生说清楚,讲明白。在此基础上,有意识地进行一些观摩作文的教学,从学生代表的作文中看到作文是怎么一回事,以消除神秘感,去掉恐惧心理。当观摩作文写出来以后,一方面,教师指导写作者向其他学生谈写作过程和体会;另一方面,就是教师进行带启发性、鼓励性的评议,把观摩者带入跃跃欲试的情境之中。这样使学生感受到写作文就是“这么一回事”,“别人能写好,我也会写,而且能写好”。

二、 实地学习,增强学生作文的心理承受能力

学生对作文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有写作欲望后,教师要不失时机地提供给学生写作的素材。这样,学生就能体验到用语言文字再现生活乐趣,明白写作的必要性。在实地练习中,教师对学生要经历的事情的选择要合乎学生的心理趋向,也就是要选择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每个学生都喜欢做愿意做的事情。如春游、做游戏等。同时教师要给予适当的指导,在写作内容、写作要求、写作方法上提出具体意见。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实地练习中的典型,特别是那些平时害怕和厌恶作文的学生,一经发现他们写得好的作文应及时鼓励、肯定,以激励其他同学,这样来增强学生作文的心理承受能力。

三、 强化训练,提高情绪控制力

学生对作文神秘感消失了,心里有了一定的承受能力,这还不够。因为学生的情绪容易波动,心血来潮快,消失也快。要把作文变成学生的自觉意识,还要根据各年级作文要求和内容强化训练,从而提高学生作文情绪的控制力。强化不是强迫,而是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作文的自觉性,使学生有自我强化训练的自觉意识。要做到这一点,(1)要培养学生勤动笔的习惯,坚持写日记,经常写片段。(2)阅读教材要与作文训练密切配合。(3)严格按教材规定的内容写好作文。同时,还可以搞些不同形式的作文竞赛来强化作文训练。

加强学生作文心理素质的训练,方法是多方面的。我们要从学生作文的心理特点出发,针对学生作文的实际进行训练,取得好的心理训练的效果。

(作者单位:河北临城县石城学区上沟小学)

上一篇:大学生不良心理现象探究 下一篇:浅谈如何学好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