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幼儿游戏目标的设立

时间:2022-08-12 07:45:29

浅议幼儿游戏目标的设立

《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提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游戏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由开展、自由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天性自由表露,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和人格健全发展的过程。它的重要价值在于让幼儿园主动学习、主动建构经验、主动发展。

由于游戏是一种以活动本身为目的的活动,如果为游戏预设外在的目标的话,势必会用目标来要求、评价和指导幼儿的游戏行为,成为“导演式”游戏,异化了游戏的性质;若一切顺应“自由”,不设立目标,幼儿游戏又将重蹈“放羊式”的覆辙。然而,游戏作为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促进幼儿发展这一教育目标服务的,加之游戏并非自然状态下幼儿自由放任的游戏:它既为幼儿提供了最大限度的选择活动的自由,又有利于激发幼儿主体活动的需要和动机,同时渗透着一定的教育要求和适当控制与约束,因此幼儿园游戏目标的设立非常有必要。

在对幼儿游戏不断的研究、探索和实践中,我逐渐认识到:幼儿园的游戏目标设立应该是内在的、长期的。

一、游戏目标的设立应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教育观

“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对幼儿教育提出的根本要求,幼儿教育中的“以幼儿为主体”就是这种精神的体现。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认识到,孩子不是单纯的知识仓库,更不是供驱使的动物,他们是“人”--有思想、有感情的社会人,他具有自身存在的价值。

幼儿园的游戏本身就是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一种独特的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活动形式。但在以往,游戏活动功利性很强,老师们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往往都是“拿来主义”--将现成的、没有师生创意的游戏强灌给幼儿,从未考虑孩子是否愿意玩这个游戏,游戏时是否感到愉悦等,显得有点死板。如今,我们在实践中逐渐认识到: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其长远的、大的目标应充分考虑孩子的年龄特点、成长规律、兴趣爱好等,同时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和尊严,为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走上社会(即终身)服务;其内在的、细小的方面,我们应考虑该游戏孩子是否喜欢玩,投入的积极性如何,游戏中孩子将获得哪方面的情感和能力(特别是在创新意识方面)等,这就是“以幼儿为主体”的游戏目标。

在进行游戏实践中,我们将“以幼儿为本”提到了第一位,并注意将游戏与中国特有的民族文化结合起来。如大班的主题性游戏《我们特有的中秋节》就是根据幼儿提议开展起来的。为了让孩子进一步了解自己民族的传统节日、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热闹气氛,在充分考虑分析了大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后,制定了初步的游戏目标:

(1)引导幼儿积极地参与中秋节资料、材料的收集活动,愉快地投入到游戏环境的创设及游戏中去。

(2)能友好主动地与同伴合作游戏,制定游戏的规则,大方地用语言交流,遇到困难能大胆地、主动地解决。

(3)通过做月饼、做贺卡送祝福等游戏活动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良好的情感和创新意识。

(4)初步培养幼儿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

这个目标粗一看显得很大,游戏的涉及面很广,似乎任何一个游戏都可以套用它,但我们把大目标进行细化,从孩子身心发展需要出发,使每个游戏都有自己的小目标,再落实到具体的游戏活动中去:如与孩子们一起去搜集资料、观察月饼的造型及包装、请生产商介绍并参观生产过程到与家长配合进行的购置月饼馅、用白面制作月饼、送顾客祝福等的全过程模仿,以及后来的"中秋节"专卖店游戏等等活动,一系列游戏和游戏的目标是相辅相成的。这些游戏既充分体现了"以幼儿为主体"的思想,又提高了幼儿对本民族文化的认识。

相信在“以幼儿为主体”的目标的指引下,孩子们才会把游戏玩得更生动、深入、丰富、有趣,孩子们才能真正体验到游戏的愉悦。

二、游戏目标的设立应体现多层次并不断深入

随着孩子们游戏经验的不断积累,单纯性目标的游戏已满足不了他们。我们力求每个游戏的目标立足点要高,不断地递进、深入,体现出层次性,同时要考虑到幼儿的个别差异,特别是在一些操作性很强的游戏活动中。由于幼儿之间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有些孩子在游戏中有"吃不饱"的现象,有些孩子感到"撑不下"。为了解决这种矛盾,我们采用了行动研究法,游戏目标体现出层次性,游戏材料的投放以层层递进的目标为依据,每个层次的材料上做以不同标记,告诉孩子们该游戏的易难程度及有几个层次,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取材料游戏,例用五角星的个数表示游戏易难程度:“”为第一层次(易),“”为第二层次(比较难),“”为第三层次(难)……幼儿游戏过程是一个犹如“打乒乓球”的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发挥"双主体"作用,即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活动目标的主人、主动学习的主人、活动环境的主人;而教师成为幼儿游戏的观察者、倾听者、支持者、扶助者、提供者、咨询者、指导者。鉴于此,对于孩子的一切求异、创新举动,我们都采取积极的态度,加以鼓励和保护,因为,这里蕴含着无数的教育契机,我们可以以此为依据,不断调整、深化游戏的目标。

在一次以“水”为主题的游戏活动中,游戏一开展起来,孩子们的注意力就集中到了“沉浮”的游戏上:几个孩子正在切磋:怎样把会浮的物体沉下去,会沉的物体浮上来?师生一起研究了半天,决定将游戏的目标在原来的基础上向上递进一个层次,引导全班孩子们一起动手动脑:如何使会沉的物体浮上来,会浮的物体沉下去,并能把用的方法、看到的现象画下来或记录下来。在不断的实验探索或请教家长的过程后,教师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交流经验方法的平台,孩子们的讨论积极而又丰富:如在空的矿泉水里放入多少不等的水会出现半沉半浮或全沉的现象;在开水里加入一定量的盐,沉在水里的生鸡蛋就浮上来了……“你给他一个世界,他立刻可以创造出无数个世界来还给你。”尽管孩子们不能真正懂得其实质性的物理原因,但他们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求职欲望得到了满足,体验到了最高的愉悦,同时也给今后有关"水"的游戏的开展作了辅垫。当然,目标的定位不能无止境的深入,还应回到“以幼儿为主体”的基础上,尽量面向全体幼儿。

上一篇:流行音乐怎样渗透高中课堂 下一篇:浅谈学生的个性发展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