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论治脾胃病学术思想精华

时间:2022-08-12 03:15:58

师父论治脾胃病学术思想精华

吾师杨巽隆,副主任医师,长年重点从事脾胃病研究与治疗,临床擅长治疗脾胃病,在治疗脾胃病方面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经验。有幸侍诊于左右,现将师父研究和治疗脾胃病学术思想精华介绍于下。

通降乃治胃大法

胃痛又称胃脘痛,在临床上是一种常见的病证,以胃脘部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症,常伴有嗳气、烧心、吞酸、呕吐等症,危害着广大人民的身心健康。

胃的生理特点集中在一个“降”字:胃为水谷之腑,“五脏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以降为顺。降则和,不降则滞,反升则逆,能降是胃的生理特点的集中体现。《伤寒论》指出:“津液得下,胃气因和”。叶天土认为:“脾宜升则健,胃宜降则和”。胃和的关键就在于胃气润降。降则生化有源,出入有序,不降则传化无由,壅滞成病”。由此可见,“降”是胃的生理功能特点。只有深刻地认识这种特点,才能进一步了解它的病理病机所在,才能通过治疗来调整它的生理功能,是生理异常转化为正常而恢复健康。

胃的病理特点突出一个“滞”字:胃为传化之腑,只有保持舒畅的通降之性,才能完成纳食传导之功。肠胃为市,无物不受,易被邪气侵犯而盘踞其中。邪气犯胃,胃失和降,脾亦从而不运。一旦气机壅滞,则水反而为湿,谷反为滞,血瘀、湿阻、食积、痰结、火郁等而引起种种胃痛,此乃邪正交争,气道闭塞,郁于中焦所致实滞;若脾胃虚弱,传化失司,升降失调,清浊相干,郁滞自从中生,则属于虚而挟滞。所以胃脘痛不论寒热虚实,内有郁滞是共同的特征。寒则凝而不通,热则壅而失降,伤阳者滞而不运,伤阴者涩而不行。只有深刻地认识了这种特点,才能正确的辨证施治。

胃病的治疗要着眼一个“通”字:胃主纳,就是摄取食物,纳入食物。纳入食物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手段。胃主纳,喜通利而恶壅滞。一旦得病,机枢不运,只入不出或少出,就无法再纳。因而临床治疗着重疏通气机,使上下畅通无阻,当升则升,当降则降,应入则入,该出则出,则寒热自除,阴阳调和。所以,胃痛虽有寒热虚实之别,治疗也有温清补泻之分,但总的都以开其郁滞,调其升降为目的,都要着眼于一个“通”字。所谓通,就是调畅气血,疏其壅塞,消其郁滞,并承胃腑下降之性推陈出新,导引食浊瘀滞下降,给邪以出路。胃腑实者,宜消积导滞,专祛其邪,不可误补;胃气虚者,气机不运,虚中有滞,宜补虚行滞,而又不可壅补。

临床常用方法

调肝理脾法:忧思恼怒,七情不和,肝气郁结,疏泄失常,横逆乘脾,致脾失健运,胃纳失司。或饮食所伤,或脾胃素虚,致湿蕴中阻,致土壅木侮所致的肝郁脾虚。临床症见胃脘痞满或胀痛,胸胁胀满或胀痛,泛酸,呕恶,纳差,神疲,苔白腻,质淡暗,脉弦滑。用疏肝理脾法,肝郁得解,肝气疏泄正常,脾虚得健,胃受纳功能正常,胃气得健,诸症便除。常用药半夏、厚朴、茯苓、太子参、白术、枳实、陈皮、白芍、郁金、香附、佛手。如遇偏寒者,可加砂仁。食后胀甚者,可加神曲、麦芽、鸡内金。吞酸者加海蛸、浙贝、瓦楞子。偏热者可加百合、台乌、连翘。

平肝降逆法:适用于肝胃不和,痰浊内阻,胃气上逆,症见嗳气频作,或恶心呕吐,苔腻。胃气上逆,有寒热之分,虚实之异,但恶心本虚标实为多见。若胃失和降,痰阻内阻,肝气冲逆,胃气壅滞,则见嗳气,呕恶、吞酸,此乃虚实挟杂,本虚标实之证。胃虚宜补,痰浊宜降,气逆宜降,常用药柴胡、党参、白芍、苏梗、枳实、丹参、白术、代赭石、旋覆花、半夏、甘草。

利胆降胃导滞法:适用于胃失通降,胆汁上犯,湿热蕴结,食积阻滞。症见胃脘胀痛,恶心、呕吐,口干苦,舌红苔黄腻。胆木之气,有赖于胃气之降,木不得上逆,若饮食不节,饥饱失常,情志不遂等导致胃失和降,则胆汁逆而上犯,胃气更加壅滞,食积胃脘,湿热蕴结。治宜利胆降胃导滞。药用柴胡、半夏、黄芩、黄连、栀子、栝楼、厚朴、陈皮、竹茹、枳实、茯苓、陈皮、焦三仙、甘草。

升清降浊法:适用于中气下陷,症见体瘦纳少,食则不适,腹胀如坠,病久不愈。脾升胃降,为后之本,由于积劳积损,脾胃受损,清阳不升而下陷,浊阴不降而停滞,以致提摄无力,内脏下垂,脾虚运化无权,胃中水谷停滞不化,胃失和降,气机壅滞,引及虚中挟滞。若一味补气升提,则胃气愈加壅滞;如单用疏理,则胃气愈加虚陷,胃亦随疏随滞。故应脾胃通治,升降并调,关键在于掌握分寸,若腹胀便秘,以升清为主;腹胀便干,以降浊为主。要用黄芪、党参、白术、当归、升麻、柴胡、大腹皮、枳壳、苏梗。

辛开苦降法:适用于寒热错杂,症见胃痛,喜暖喜按,得温痛减,舌红苔黄。寒邪犯胃,胃阳被遏,气闭热自内生,但寒邪未尽,复又传脾,从阴寒化,成为上热下寒之证。纯用清热,则胃热未除而中寒更甚;一味温补,则寒邪未散而胃火更炽,故宜寒热共用以和其阴阳,苦辛并进以调其升降。药用半夏、黄连、黄芩、干姜、党参、枳壳、砂仁、陈皮、厚朴、白术、茯苓、甘草。虚象不显者去党参、白术。泛酸加海蛸、瓦楞子。

辛甘通阳:适用于脾胃阳虚,症见胃痛喜暖喜按,饥时痛甚,得食痛缓,舌暗苔薄,脉细弦或沉弦。胃痛日久不愈,由实转虚,由胃及脾,中土虚寒,肝木来侮。由于气馁不能充运,营虚不能滋荣,此时非甘温不能扶其衰,非和营不能缓其急。宜以辛甘通阳,培土泄木为重点。若有形之滞填塞其中,宜先标后本,积去方可议补。治疗此证,师父重用归脾汤合小建中汤加味,《时方妙用心腹诸痛》曰:“虚通即悸痛,脉虚细小或短涩,心下悸,喜按,得食少愈,二便清利,宜归脾汤……”经言“二阳之病发心脾”,陈修园曰:“归脾法,主二阳”,实暗寓调畅情志以恢复高级神经中枢功能之深意。经现代医学证实,归脾汤有调节胃肠神经功能之作用,能缓解胃畅平滑肌痉挛。小建中汤治脾胃阳虚所致的胃脘隐痛有良效。方中饴糖甘平,补中缓急,辛温之桂枝温中散寒,二药合用,取辛甘化阳之义,以酸苦微寒之白芍和营敛阴,甘草之甘平调中益气,二药合用,取酸甘化阴之义,甘苦相须,能缓急而止痛。二方合用,甘能补中,辛能通阳,对脾胃虚寒引起的胃痛,止痛效果明显。

滋阴通降法:适用于胃阴不足,症见隐隐灼痛,口干,纳少,便干,舌红少苔。胃为燥土,邪客多热,易化燥伤阴。胃痛日久不愈,气郁化火,亦灼伤胃阴。胃阴一亏,胃失濡润,则胃失和降。只有津液来复,胃气才能下行。《伤寒论》曰:“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胃和的关键在于胃气润降,降则生化有源,出入有序;不降则传化无力,壅滞为病。故治疗重在养阴润降。常用药为沙参、麦冬、石斛、白芍、枳壳、佛手、川楝子、丹参、甘草。兼湿者,养阴化湿合用,可加佩兰、泽兰、薏米;兼脾虚便稀者,滋胃与运脾并举,可加白蔻、茯苓、木瓜。

上一篇:复律通窍化浊汤治疗眩晕证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痉挛性肠梗阻6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