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心理资本建设与研究

时间:2022-08-12 01:42:05

幼儿教师心理资本建设与研究

【摘 要】 不良的师生关系会导致幼儿的心理疾病,好的师生关系可以治病。总之,幼儿教师的心理问题是社会问题在幼儿教师身上的折射,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势在必行。幼儿教师心理资本优化的核心理念是:“老师幸福幼儿才能幸福”。旨在帮助老师提升自身幸福感,促进教师自身生活和工作的和谐,最终实现为教育教学改革输送动力。

【关键词】 幼儿教师;心理资本;体验式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33-0-02

0-6岁时人发展最为快速的时期,是良好人格、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幼儿在园的生活和学习快乐与否,幼儿教师是关键,教师的言谈举止、一言一行都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而教师的行为又会影响幼儿的心理和行为,关注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势在必行。

美国组织行为学家、管理学会前主席路桑斯在2004年首次提出了心理资本的概念,2007年经过修订将心理资本的定义为“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其特征是:(1)拥有表现和付出必要努力、成功完成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的自信(自我效能感);(2)对当前和将来的成功做积极归因(乐观);(3)坚持目标,为了取得成功,在必要时能够重新选择实现目标的路线(希望);(4)当遇到问题和困境时,能够坚持、很快恢复和采取迂回途径来取得成功(韧性)。心理资本是一种重要的个人积极心理能力,也是个体在特定情景下的一种积极状态。

幼儿教师心理资本优化的核心理念是:“老师幸福幼儿才能幸福”。旨在帮助老师提升自身幸福感,促进教师自身生活和工作的和谐,最终实现为教育教学改革输送动力。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教师是非常重要的人的因素。教师首先是一个普通人然后才是教师的角色,在其自身不断向前发展的过程中,因自身心理困扰和压力等外在环境的负面影响,心理资本可能亏损甚至耗尽。教师的人格完善过程需要自我的认识和接纳,还要处理好各种关系比如与父母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同事关系、师幼关系和自我的关系等,要学会与情绪相处、掌握不良情绪的调节等方法,这些方面优化不是自然而然进行的,需要对教师心理资本进行建设。其次教师又是一个帮助别人“成为一个人”的专业人员,只有教师人格健全、情绪稳定、关系和谐,才能在工作中有一个积极的生命状态,更好发挥其在教学中主导和引领作用,形成和谐的师幼关系,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用欣赏眼光看待所有的孩子,克服职业倦怠,提高教育质量,实现其生命价值的过程,所以教师心理资本的优化尤为重要。商丘市第二幼儿园通过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背景下幼儿教师心理资本建设与管理的课题研究和实践,教师心理资本、心理健康指数得到提升。

一、重前期准备

针对教师心理资本提升这一研究内容,首先明确影响教师心理资本的因素都有那些,了解各因素之间的关系,认真开展好课题研究活动,对自身的理论掌控进行提高和充实,从而更好地深入地提高课题开展的顺利性,切实有效提高课题组成员驾驭课题的能力和研究课题的实力。在教师心理资本研究中尤其要重视体验式培训的四个主要特质:第一、参与者对于正在发生的学习及过程是察觉的。第二、参与者连结当下的学习感悟到过去、现在和未来。第三、对参与者而言,学到了什么和如何学到的有特别的重要性。第四、参与者是整个人全然投入的,过程牵涉到完整的自己、身体、想法、感觉和行动。

二、重灵活操作

在研究中所有项目都以参与、体验为引导,引发出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和交往活动,要有明确的操作过程。通过熔炼团队,体验团队的伟大力量,增强团队成员的责任心与参与意识,树立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的团队精神和群体合作意识。在整个活动过程中重视5个环节:第一、体验:参加一项活动,以观察、行动和表达的形式进行。这种体验是整个过程的基础。第二、分享:体验过程结束后,参加者分享他们的感觉或观察结果。第三、交流:分享是第一步,关键是把分享的互相交流结合起来,与其他体验者探讨交流。第四、总结出原则或归纳提取出精华,以帮助体验者参加者进一步定义和认清体验中得出来的结果。第五、应用:最后将体验联系在工作中。而生活本身也是体验,新的体验,循环又开始了。

三、重内容创设

在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本着严谨、科学的态度,遵循科研规律,循序渐进,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1)通过对教师心理资本内容的大量分析、研讨、实践、反馈、改进和总结,探求体验式活动对教师心理资本提升的影响和作用,多于教师沟通交流,寻求生活和工作中大家真正关心和需求的内容,然后用实际效果显著的体验式活动方法,构建教师心理资本提升的体验式活动模式。

(2)坚持“以人为本”的科研理念,从教师的实际出发,切实分析影响教师心理资本的因素,有针对性的开展体验式活动,提升自己的心理资本,首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处理自己的情绪,只有让自己处在平和的环境中,才能进行下一步的提升,过多的负面情绪,只会让自己的心理越来越糟糕。还有对人、对事、对物要保持随喜心,学会就算在糟糕的环境中也要感恩,人的心理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把生活过好了,社会关系处好了,心理自然就好了。整个课题研究过程大家以教师的需求为主体,追求平等、安全、愉悦的体验式活动进行氛围,增强教师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多样性的体验式活动类型达到提高教师心理资本的主要活动目标。

(3)通过体验式活动模式的探究推动教师回到“研究”状态,将从体验式活动中得到提升的自身心理能力在生活、与人交往或教育教学中应用,把初步研究的收获介绍给全体教师,并广泛征求意见,形成共识。我们的收获也是很大的,不仅个人的认识有了崭新的提高,自我能力有了质的提升,还激发了自我潜能,让教师们在“体验”中了解“体验式活动”模式,增强“体验式活动”的应用价值,带动实际工作的开展,

四、重理论提高

利用集体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组织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有关的理论著作,提高自身的理论能力和知识量,深化对课题内容的认识,提高理论素养,从理论上指导课题研究的实施和活动方法、方式的改进,进一步加深对其内涵的理解,并认真组织好每次的学习活动和学习内容,通过学习“心理资本漫谈”、“体验式团体教育模式下教师心理资本的优化”、“赏识他人认可自己”和“职业价值感与幼儿园危机”等,促使教师真正转变观念,能用体验式的理念指导和实施教学。定期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围绕各阶段不同的活动目标,进行深入的活动制定,积极开展课题研讨活动,认真作好每一次活动记录,并定期交流,作好总结,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集体的力量,共同成长。并积极进行课题的探索与研究,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落实课题的关切点,切实从提高教师心理资本的总目标出发,追求务实精神,营造求真、科学严谨的课题科研氛围。

五、重实施方式

首先做好课题开题会,组织启动课题开始,整个课题组分为:方案策划、音乐暖场、会议记录、信息调查、文案整理、资料考证、和活动实践七个人员类别,明确课题组成员的职责和个人任务,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同步制定课题开展活动计划,确定固定活动时间与每次活动的主题内容。按课题活动计划开展研究工作,分专题积极进行实践活动的研讨内容分析,做好相关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工作。

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积极开展集体科研活动,重视课题内容的研讨与反思,加强对文本的理解,对理论依据的研究,充分发挥同伴间的互助与合作精神,切实提高活动的实效性。在此基础上,确定开展活动的内容和名称,制定调查问卷,反馈活动开展的实效性,并根据调查内容进行活动步骤的修改。然后,针对各部分的开展内容,进行效果实践,做好修改部分的记录,并逐步形成活动成品,同步做好体验式活动的推广和实践,以及活动后期的效果调查,捕捉课题研究信息,搜集课题资源,加强信息交流,以便取长补短,资源共享。

六、重实施效果

研究如何改进和完善以体验为中心、以参与者为本的活动研究方式,重点研究如何在体验式活动中发挥活动的最大效果,使教师成为体验式研究的主体,逐步形成民主、和谐、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以体验式活动为主题开展沟通交流讨论和经验分享活动,课题组教师针对“如何提升幸福感”、“对幸福感的理解和认识”和“如何获得幸福感”等研讨问题,撰写问题探讨分享,充分表达了各自的见解和观点。

“学习反思”是教师成长的有效途径,课题组在要求全体教师认真阅读韦志中老师主编的心理丛书《谁在掌控你的人生》同时,采取各种形式鼓励教师进行“学习反思”,鼓励教师在积极交流的同时根据各自的感受,撰写读后感。

鼓励教师“上网学习”,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让课题组教师多方位的学习、了解、掌握于课题相关的知识,为课题的顺利开展提供理论依据和保障。详细分析韦志中老师开展的体验式活动,针对每个活动进行了细致的解析和梳理,共形成研究成果个案。同时,重点抓好教师思想的转变和理论的接受工作,提高教师参与课题的积极性,通过课题组研讨活动,对课题组教师进行体验式团体教育技能的培训。

以“教师心理资本调查问卷”问题征集为依据,并从自身提高、培训学习、理解支持、工资待遇、环境氛围、自我价值、压力释放以及伙食问题等八个方面进行归类整理,然后筛选大家比较关注的问题开展体验式互动活动。大家集思广益,利用网络平台,搜集并整理出五大类活动内容,其中包括:职业价值感、关系、自我、危机事件。并针对每个体验式活动的选用进行了多次的研讨、修改和磨合,然后首先从关系和情绪压力的缓解和管理入手,确定活动方案,先小范围的在老师中间进行实施和尝试,逐渐查找不足,再次修改,再次实施,最终面向全体进行活动推广,取得最终的活动效果。

上一篇: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初探 下一篇:90后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