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我们的微笑问候世界

时间:2022-08-12 11:58:47

用我们的微笑问候世界

奥运凡间

2007年仲夏,首都北京烈日炎炎。8月8日,天安门广场奥运倒计时牌将显示“距2008年8月8日开幕倒计时365天”。人们仿佛从时钟的嘀嗒声里听到了奥运脚步的日渐临近。

网罗国内外各大媒体,在这些日子,最不缺少的将是与奥运有关的消息。国民的奥运情绪因这一天的到来而日益高涨。

很多中国人因为奥运而忙碌,很多中国人的命运因为奥运而改变。

拥有最为美丽笑容的奥运志愿者们将以怎样的方式作为北京名片,向全世界展现中国人的热情?

千呼万唤却最终未能入选奥运大家庭的国粹武术缘何成为北京奥运的门外弃儿?

孕育了国人希望的“奥运之巢”日渐挺拔。有多少默默无闻日夜守护在她身旁的“护巢者”将在完成奥运赋予他们的历史任务后与这座大巢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

全世界目光聚焦的首都北京将以何种风貌迎接海内外宾朋?首都的“城市管家”们为了奥运是否已经开始忙碌?

传统印象中常在奥运盛会门外徘徊的残疾人士为何会因北京奥运改变命运,北京奥运会对他们的人生有什么样的影响?

全民奥运果真全民?在那与繁华城市全然没有接触的大山深处,整日云中奔跑的孩子们如何感受他们的别样奥运精神?

……

奥运走出孕育了最古老文明之一的巴尔干半岛,走进拥有5000年光辉历史的华夏大地。我们感知到的奥运不再仅仅囿于西方远邦和东方近邻,希腊女神手举火炬走下遥远的奥林匹亚山,款步凡间,走到每个普通中国百姓的身边。

用我们的微笑问候世界

2001年7月13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开启信封,口中沉着轻吐出“The City ofBeijing”后,全中国沸腾了。鲜花、旗帜、鞭炮、口号……深夜的中国成为欢歌与泪水的海洋。

湖北鄂州,初中二年级学生李丽匆匆看了一眼新闻,电视里的欢呼声刺激到了她的耳朵刺激了她的心灵。申奥成功了!奥运会要在中国举办了!李丽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了。她把家里的电视频道轮番转换,在不同时段的新闻中寻找同一个镜头――萨翁宣读结果的那历史一瞬。第二天,她攥着《楚天都市报》看了一遍又一遍。

黑龙江海伦,刚刚接受高考洗礼的姜琳琳和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不久之后,她将在北京开始她全新的人生旅途,那座城市承载了她的无限向往与希望。因此,北京奥运会在她的心里有了更加沉重的分量。在她朦胧记忆中还残存着1993年那个失败之夜的些许景象,想起那场未能成型的庆功晚会后台上韦唯让人心酸动容的泪水,紧张的姜琳琳突然有种想哭的冲动。当“Beijing”梦幻般地成为既定事实时,姜琳琳背着欢呼雀跃的家人,偷偷拭去眼角的泪珠。她轻声地对自己说:“北京,奥运,我来了!”

江西南昌,高二女生辛暨梅下午一放学就守在电视机前。一整天同学们都在班级里讨论有关申奥的事情,对于当晚的胜算能有几成,同学分成乐观与悲观两派。小辛毫无悬念地站在乐观派中。当“Beijing”这个振奋人心的名字响彻夜空时,小辛和电视中的杨凌几乎同时伸开握紧拳头的双臂高呼起来。她兴冲冲地奔出家门,跑到广场上,那里早已人头攒动,成为欢歌的海洋。

2007年7月,奥运会真的就要来了。首都北京,3个怀揣着奥运梦想的女孩分别来到这个让她们魂牵梦绕的城市。她们的微笑将成为北京奥运会的名片,她们将向全世界传递中国人的友好与热情。不同年龄、不同籍贯的她们如今拥有了同样的让人羡慕的名字――奥运志愿者。

李玉:为奥运而来

人物提示:中国农业大学数学系本科一年级学生 19岁

我就是为了北京奥运会才报考北京的大学的。填报志愿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选择北京。虽然我的成绩报考同样优秀的武汉大学会有更大的把握,但是为了能够参与北京奥运会,我决定赌上一把。从申奥成功的那天起,这个信念就像一颗充满希望的种子在我的心里深深地扎了根。如今,它终于有机会破土而出、开花结果了。

去年来农大报到的时候,有学长告诉我,2008年奥运会的摔跤比赛场馆就建在我们学校。特别意外,特别激动,从来没有想过我可以“足不出户”地感受奥运啊!奥运会摔跤比赛需要的所有志愿者都将在我们学校的学生中选拔,一共需要1000人呢,近水楼台啊,对农大的学生来说,能在学校中参与奥运是件多么幸福的事情!

我们学校志愿者报名的人特别特别多,我刚刚参加了第一批志愿者的选拔。这次只要300人,但是报名的有7500多人,差不多占我们全校学生三分之一。笔试之后选拔出600人参加面试,再从中选拔出300人参加测试赛,成为第一批志愿者。

我以高分通过了笔试,但是面试的时候还要淘汰一半的人。根据面试表现,我觉得自己的胜算能有50%吧。如果能够选上最好,我已经做好了为了参加测试赛不回家的准备。如果这次选不上,我也不会气馁的,下次还有另外700人的选拔机会。我们宿舍其他这次没有面试机会的同学也都是这么想的。

笔试刚过的时候,我打电话跟爸爸说了这个事情,爸爸特别高兴,说:“中国能举办一次奥运会多不容易啊,能在家门口做奥运志愿者接待外国人是多么光荣的事情啊。”他炫耀般地四处对朋友们说我要参加奥运志愿的事情,大家都特别为我高兴。对他们来说,身边有一个熟悉的人成为奥运志愿者了,也许在心理上会觉得自己和奥运会离得更近了一样。

也有朋友说,借这个机会能免费看奥运现场比赛了。其实,做志愿者和看比赛完全没有关系。像我这样报了观众服务岗位的,有一半的人根本进不了场馆,更谈不上看比赛了。我是单纯地为了做志愿者而做志愿者的。

不过,借着奥运的东风,摔跤项目的知识普及在我们学校搞得非常好。在校园中每一个宣传栏上就能看到很多有关摔跤的图解宣传。这项在很多中国人眼中还是非常冷门的体育项目因为奥运会在农大校园内开始小范围受关注起来。

老师跟我们说,做一名奥运志愿者对我们没有任何利益帮助,没有补助、不增加学分,但是我们仍然充满热情。我也想过,也许我会被安排到非常艰苦、琐碎、无聊的岗位上,哪怕是去清扫会场的卫生,我也不会觉有什么不公平的。我参加奥运志愿者就是为了做好这件事情,既然选择了,就一定要把它做好,不管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都会克服。

能够参与奥运,能够为2008年的北京贡献个人的微薄之力,成为奥运大船扬帆远航不可或缺的一颗螺丝钉,是我志愿工作的动力与目的。

姜琳琳:我是测试志愿者的志愿者

人物提示:北京外国语大学 英语专业研究生 25岁

我是个非常幸运的人,在北京学习生活已经6年了,见证了申奥成功后这6年奥运带给北京翻天覆地的变化。更为幸运的是,如今,我成为奥运会的志愿者,在2008年的北京能够亲身参与奥运,与世界狂欢。

作为北外的学生,我们加入奥运志愿阵容有着得天独厚的语言优势。而作为英语专业的研究生,我们成为志愿者的机会要更大一些。

去年冬天,作为奥组委特约“英语水平测试员志愿者”,我参与了奥运会驾驶员志愿者的英语口语测试工作,那次经历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了首都人民的奥运情结。

参加测试的人特别多,他们的年龄差异比较大,英语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要占很大优势,对于年纪大些的中年人来说就要吃不少亏了,他们其中有很多人甚至上学的时候根本没有学过英语。但是,这些中年人对奥运的热情一点不比年轻人差。

驾驶员志愿者的英语平均水平要求并不是十分苛刻的,最低过关级别的只要能够听懂简单的交流用语,比如什么时间到哪里来接谁就可以了。程度高些的能够进行一些对话,也许他的语句不是很通顺,词汇量很小,也会有语病,但是能够明白他所表达的意思就能过关。当然也有口语表达特别好的,能够坐在考场上与我们特别轻松地侃侃而谈。我们就会给他很高的级别成绩,奥组委再根据其他测试进行最终选拔,安排相应岗位。

有一位中年先生来面试的时候,他爱人一直在边上陪着。也许是因为没有系统学习过英语,他从一上场就特别紧张,磕磕绊绊地没讲几句就忘了词,着急得满脸是汗。他爱人就在旁边给他打气:你说啊,你说啊,就说咱们在家背的那个。后来夫妻俩还跟我们两个小姑娘商量:“老师,通融一下,就让我们过了吧,我们在家里准备的时候说得真的特别好的。”像他们这样真诚的志愿者特别多。

一位一句英语不会说的“海归”先生,特别真诚地对我们说:我是学塞尔维亚语的,有过很多年海外经历,我说几句吧,你们听听。然后给我们慷慨激昂地讲了好大一段塞尔维亚语。听得我们两个只会英语的测试员目瞪口呆,真不知该如何评定。

当然也有一些官僚气很重的人,夹着烟卷,吊儿郎当地走进考场,坐在椅子上说句“我什么都不会,你们随便给我写上就行了”,之后就扬长而去了。这样的人,我们毫不犹豫地给他不过关,我们不会让这样不负责任的人混入志愿者队伍。

结束英语水平测试员志愿者工作后,听说又有明年奥运会语言服务志愿者的选拔,我和同学们毫不犹豫地都报了名。这个暑假我们全班要去延庆为皮划艇测试赛提供志愿服务,回不了家了。我是一个超级恋家的人,半年没有回家了,暑假不回家曾经是件不可想像的事情。但是为了我们的2008年,我们愿意顶着京郊的烈日骄阳做好测试赛的服务工作。

做志愿者是项送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工作,我们在为他人提供方便的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丰富了自己的人生经历。我已开始期待助人乐己的幸福生活了。

辛暨梅:期待那一瞬

人物提示: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日语专业研究生 22岁

从去年冬天第一次报名开始,我的志愿者“热身运动”已经进行了半年之久,通过了笔试,通过了面试,但是,我丝毫没有轻松之感。仿佛,一切才刚刚开始。

成为奥运志愿者真不是件容易的事,首都大学生对奥运的热情已经远远高出了这个酷暑的温度。能够从层层选拔中脱颖而出,最终走进“鸟巢”、走进奥运,需要的不仅仅是能力的考验,每位志愿者的身心也在经受着历练。

为了能够在自己的人生路途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无数满腔热情的大学生们向有限的志愿者有限的岗位挤去。为了能够将北京最美丽的微笑展现给世界,岗位竞争激烈的志愿者选拔活动也渐显其残酷一面。

我们日语系有几百名学生,能够成为奥运志愿者是每个人梦寐以求的事情,差不多所有人都报了名。但是到目前为止,只有我们30人通过了面试。不过,我们这30人也未必能够走到最后。7月份我们要参加培训,8月份还有测试赛,据说,只有经历了这一步的考验,才有机会成为最终的奥运志愿者。

从最初报名到现在,感觉一直磕磕绊绊,仅报名表我们反反复复就填写了3次。原本以为走过面试这关,心里就可以不再那么忐忑,但是刚刚听说测试赛过后,我们30个人中将仅有最为出色的10人有机会留下。我们经常在一起开玩笑说,参加志愿者选拔怎么比参加“超级女声”还要难?

二外的志愿者名额和北外比较起来少得可怜,我们心里面多少觉得有些不公平。导师安慰我们说,也许是因为我们学校太过偏僻了吧,而志愿者的工作性质是随叫随到的,很少有人关注志愿者的实际困难,也许明年我们服务奥运的时候,连往返的交通都会成为桎梏。

我们深知志愿者是服务奥运的,我们不是主角,不能再给奥运增加负担。但是如果能够适当改善一些志愿者的工作条件,为我们的服务工作提供更多的方便,我相信志愿者的心里会和汇集到北京的世界各国友人一样温暖。奥运角落中的志愿者同样需要被关注、被重视。

虽然现在很多人对繁琐的选拔程序颇有微词,但是如果真的能够最终入选的话,我相信每个人都会尽最大的努力去做好志愿服务工作的。自从参加志愿者报名以后,特别遥远的一切突然变得近在咫尺,感觉自己已经由看热闹的局外人变成了招待宾朋的小主人。我会去努力争取的,我离奥运已经这么近,不能给自己日后的回忆留下遗憾。一想到戴上写着自己名字胸牌的那一瞬,动摇的情绪立即烟消云散了。

作为东道主的责任感会让我们克服一切困难去服务奥运,迎接这场世纪盛宴,展现国人的风貌,展现北京志愿者最为灿烂的微笑。

在本期杂志付梓前,记者收到李丽发来的短信,说奥运志愿者选拔的面试成绩已经公布,她非常遗憾地落选了。但她报名参加了“观众志愿者”,虽然不能参加奥运志愿者的培训,8月份她也将回到学校,为奥运测试赛之一的“摔跤世青赛”作观众。

与此同时,北二外的辛暨梅也回到了南昌的家中。因为今年北二外的小语种志愿者将不参加暑期培训,也将不参加今年的奥运测试赛。“不参加测试赛不能入选奥运志愿者行列”的说法仍在同学间流传,依旧没有最终确定。

上一篇:谁阻碍了武术进奥运 下一篇:首都城管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