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并发症的研究

时间:2022-08-12 11:37:02

关于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并发症的研究

作者:李洪和 孙秀华 鹿美娟 宫宏斌

【摘要】 目的 探讨无张力疝修补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 全身应用抗生素及局部负压引流。结果 经12天治疗,积液消失、切口愈合,治愈出院。结论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在临床上具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手术操作简单、复发率低等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关键词】 人工材料感染 慢性疼痛 补片

2009年我院外科对自2000年至2008年腹股沟疝行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一百余例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总结,于2009年针对人工材料感染和术后慢性疼痛两种常见并发症制定了预防治疗措施,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院于2000年从北京人民医院引进腹股沟疝无张力疝修补术,截止到2008年共完成此类手术一百余例,通过收集、整理临床病例,发现主要有人工材料感染和术后慢性疼痛两种常见并发症,其中并发人工材料感染一例,并发术后慢性疼痛五例,相关病例的研究并结合《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的报道,分析引起并发症的原因并制定了预防、治疗措施。

2 并发症的原因及预防治疗措施

2.1人工材料感染

2.1.1治疗手段:全身应用抗生素及局部负压引流 无张力疝修补术后一旦切口发生感染,全身使用强有力的抗生素大多能控制感染,如有脓肿形成则需引流。本例人工材料感染发生在术后48小时,查看切口,局部皮肤红肿,有波动感,穿刺抽得淡红色浑浊血性液,细菌培养为革兰氏阴性菌,随即行切开负压引流并更换应用强有力的抗生素,经12天治疗,积液消失、切口愈合,治愈出院。

2.1.2预防措施

2.1.2.1术区皮肤洁净 术区应剃除体毛,操作应轻柔,避免损伤皮肤,建议应用电动剃须刀;皮肤消毒要仔细,要选择效果好、无刺激的消毒液,竭力去除由于皮肤不洁所致的感染因素。

2.1.2.2精细的手术操作 组织损伤、异物、积血、积液是导致感染发生的重要因素。人工补片本身就是异物,故严格无菌技术,精细操作,确切止血和避免不必要的组织分离十分重要。

2.1.2.3补片固定和缝线选择 感染与固定补片的边缘整齐程度以及补片因卷曲而产生的袋状死腔有很大关系(如继发积液、血清肿及细菌感染)。无论采取何种术式,补片一定要展平,紧贴组织,边缘整齐,补片四周无卷曲折叠避免积液和血清肿造成感染,这是无张力山修补术要点之一。

缝合补片时应选用不可吸收缝线,单股合成类缝线最好,因为不可吸收线的降解衰减差,维持张力时间长,可以与补片一起提供长期的强度支持,同时单股缝线可以减少污染和感染的机会,普通丝线虽然价廉,因其合成纤维间的空隙可以藏匿细菌,少用为好。本例人工材料感染的原因是由于补片放置不当造成卷曲产生袋状死腔,继发积血和血清肿以及采用普通丝线缝合有关。

2.1.2.4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人工材料植入体内一旦发生感染,处理十分棘手,对其预防性用药符合抗生素用药原则,尤其对高龄、糖尿病患者,通常应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术前1-2h静脉输注,维持24小时。

2.1.2.5人工材料的选择 当前普遍认为聚丙烯单丝原料制成的补片具有很好的生物组织相容性,同时补片的空隙?10um,多形核粒细胞能自由通过,不适于隐藏直径1um的细菌,具有良好抗感染能力,即使术后发生感染也不一定必须取出补片,经局部处理仍可治愈。

2.2慢性疼痛

慢性疼痛主要和神经受累、充填物过大、切口内血肿形成、精索受压或血管损伤有关。我院五例术后慢性疼痛患者系由于缝扎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和生殖股神经损伤以及补片放置不平整所致。五例慢性疼痛患者进过局部针灸、理疗,采用0.5%利多卡因和强的松龙神经阻滞,口服非甾体类抗炎药等治疗得以缓解。严格按照疝修补术的基本原则实施手术是最根本的方法,避免损伤、过度牵拉和缝扎髂腹下、髂腹股沟神经和生殖股神经,适宜大小的充填物和补片,平整地放置补片避免边缘卷缩形成过多纤维组织充填,术中操作要轻柔,避免过多出血和血肿形成,伤口止血要及时和彻底可有效地预防术后慢性疼痛。

3 总结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在临床上具有术后疼痛轻、恢复快、手术操作简单、复发率低等优点是显而易见的,但严格按照疝修补术的基本原则施行手术是最根本的方法,强调手术无菌技术,规范操作,保护好相关神经,彻底的止血,选择合适的补片、缝线,妥善的固定补片是预防人工材料感染和术后慢性疼痛重要方法和关键所在。

上一篇:新生儿呼吸衰竭31例机械通气分析 下一篇:卢龙县2007至妇科病普查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