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皮下透刺治疗急性腰扭伤100例

时间:2022-08-12 11:31:45

关键词 耳穴 皮下刺透 治疗 急性腰扭伤

急性腰扭伤俗称“岔气”,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跌打损伤及劳累或负重过度为其主要发病原因,属中医“腰痛”范畴。今年来,采用耳穴皮下刺透配合自主运动治疗急性腰扭伤,能达到快速解痉止痛的目的,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100例,男68例,女32例;年龄16~66岁;病程2小时~7天。全部病例均行X线检查提示无腰椎骨折,无脊柱侧弯,在腰骶部中线或两侧腰肌有明显局部压痛,腰大肌或骶棘肌痉挛,双下肢及臀部无明显体征,腰部活动受限。

方法:一侧腰痛取对侧耳,两侧腰痛取两侧耳。取穴:神门、肾上腺、腰骶椎区。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用0.5寸毫针分别直刺入神门、肾上腺、腰骶椎区,采用毫针沿皮下与耳软骨间平刺透刺,腰痛位置上则从上点刺入,腰痛位置下则下点刺入,平刺透刺腰骶区。若疼痛范围较广,可用腰骶椎区上下两点对刺透刺法,每间隔10分钟行针1次,行针间歇期令患者做前屈、后伸、侧弯及下蹲等腰部活动,留针0.5~2小时,1次/日,3天1个疗程。

疗效判断标准:①痊愈:治疗后疼痛消失,活动自如;②好转:疼痛减轻,不能自主活动。

结 果

本组100例患者全部有效,经1次治疗痊愈52例,3次治疗后痊愈好转48例。

例1:患者,男,36岁,2009年8月16日就诊,患者在抬钢筋时不慎扭伤腰部,疼痛难忍,活动受限,以前屈及下蹲为著,1天后来诊,经X线摄片,腰椎曲度稍变直,余未见异常。查体:脊柱无侧弯,棘突无压痛,L2~5左侧旁开0.5~3寸处有广泛压痛及肌紧张,诊断为急性腰扭伤。采用对策耳穴皮下透刺配合自主运动进行治疗;神门和肾上腺用直刺。腰骶区从上、下点各皮下对刺透刺1针,半小时后,疼痛减轻,活动受限,2小时后起针,疼痛基本小时,活动自如。

讨 论

腰是人体的中轴大梁,急性腰扭伤因发病急,疼痛明显,活动受限,严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是针灸科常见的急诊病例,因此止痛为首要目的。起居不慎,闪挫撞击,经脉受损,气滞血瘀,筋肉失养,不通则痛,造成局部肿胀疼痛及能障碍。

耳针疗法属祖国医学微针灸系统,作用机制主要与生物全息理论和经络学说有关,人体脏腑、四肢百骸通过经络与耳廓有密切联系,发生病变时都可对应到耳廓相应的部位,通过针刺耳穴能达到疏通经络,运行气血,调整脏腑功能,濡养肢体脉络;有镇静、止痛、消炎等作用,通则不痛。辨证配穴,寻找敏感点治疗疾病,可收到如期效果。神门行气止痛,舒经活络;肾上腺消肿活血通络荣筋;腰骶椎区健腰止痛,活血化瘀,更兼皮下透刺面积广,刺激大,胀痛明显,经气传感快;通过经络信息传递,将针刺效应传感于患处,激发行气,直达病所,使其经脉疏通;再配合自身运动,使局部紧张的肌肉得以松弛,促进气血运行,有利于气至病所,从而达到快速解痉止痛的目的。

上一篇:复方血栓通联合川芎嗪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 下一篇:桃红四物汤加减治疗痛经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