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旅游景点文化内涵翻译现状研究

时间:2022-08-12 11:08:09

功能目的论视角下的旅游景点文化内涵翻译现状研究

功能目的理论认为翻译要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目的原则,决定翻译目的的最重要的素之一是受众自己的文化知识背景和对译文的期待及交际需求。本文将在功能目的理论指导下探讨湖南旅游翻译现状,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近年来,湖南旅游业快速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驻足观光。湖南经济的快速崛起给湖南旅游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全省各地纷纷开发特色旅游项目,以期在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旅游景点文化内涵翻译成为他们了解湖南特色旅游的一个重要方式。而湖南旅游景点文化内涵的翻译,存在很多问题,这种现状不仅大大削弱了湖南作为特色文化旅游目的地的魅力,更重要的是会影响湖南旅游业的继续发展。为解决这个问题,本文将在功能目的理论指导下探讨湖南旅游翻译现状,并就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一、功能目的论概述

功能目的翻译理论是德国的赖斯(K.Reiss)、费米尔(H.J.Vermeer)、曼塔莉(Justa Holz Manttari)和诺德(Christiane Nord)等学者提出的以“译文功能论”为中心的翻译理论,其创始人莱斯(1971)首先提出“把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特殊目的”作为翻译的新模式。1976年莱斯再次阐释这一观点。费米尔多次提出,“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20世纪90年代初,诺德又进一步拓展了译文功能理论,她在原有理论的基础上,提出“功能+忠实”这样一个概念并给翻译作了如下定义:翻译是创作使其发挥某种功能的译语文本;它与其原语文本保持的联系将根据译文预期或所要求的功能得以具体化。翻译使由于客观存在的语言文化障碍无法进行的交际行为得以顺利进行(莫红利,金美兰,2008)。

魏乐琴、王波(2009)指出在以上的定义中,诺德强调了原文和译文之间必须有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的质量和数量由预期译文功能决定。以译文预期为目的,根据各种语境因素,选择最佳处理方法。根据这一理论,对于旅游文化内涵翻译,应以提供信息和渲染感情作为目的,最终实现交际的功能。

二、功能目的翻译理论与旅游文化内涵翻译

旅游文化内涵翻译属于翻译的一种,且又属于实用文体翻译的范畴,它是一种跨文化、跨语言、跨社会、跨时空、跨心理的交际活动。同其他类型的翻译相比,旅游文化内涵翻译在跨文化,跨心理交际的特点上表现得更为突出。旅游文化内涵翻译的目的就是通过翻译,让外国游客在旅游过程中能获取旅游地的文化信息,并获得美的感受,从而实现旅游对外宣传的信息功能、美感功能。功能目的翻译理论以翻译目的为总原则,将翻译的焦点从对源于文本的再现转移到更富挑战性的译语文本的创作,给翻译,尤其是实用文体翻译实践中出现的各种必不可少且行之有效的翻译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根据功能目的论,旅游文化内涵翻译的策略和方法应由译语的功能或预期目的决定,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以译语预期功能为依据,结合外国游客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对译文的期待感应力或社会知识及交际需要等各种因素,灵活选择最佳处理方法。对旅游景点文化内涵翻译而言,不仅需要传递源语文本所含的旅游信息,还要把与景观相关的旅游文化传递给目的语读者。由此可见,功能目的翻译理论对旅游文化内涵翻译,尤其是人文景观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三、文化内涵翻译现状及问题分析

景点文化内涵的翻译是旅游翻译中的焦点与难点。现有的部分旅游资料译文虽然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总体来说,其质量远不能满足传播中国文化、吸引潜在游客的需求。经调查发现,现有译文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本文以湖南省某些旅游景点为例,探讨当今湖南旅游文化内涵旅游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总体说来,湖南旅游的翻译现状问题较多,主要表现为“翻译不规范、语法错误、表达方式汉化、用词不当、语言累赘、文化误解”等。下面就“景点名称翻译不规范”“表达方式汉化”“文化误解”为例,说明景点文化内涵翻译现状,并对存在的主要翻译错误进行分析。

(一)译者对旅游景点名称翻译不规范

旅游景点名称是一定的地域语言,是语言中的专有名词。景点名称也是旅游观光者接触到的第一道风景线,也是游客们对景观的第一印象。如果景点名称翻译不规范、不统一,既不利于景区的对外宣传,也会给旅游者带来很多不便。

例(1),“南天门”――Nantianmen。“南天门”的翻译是典型的滥用音译。事实上,追本求源,“南天门”(位于南岳衡山),本是道教教徒接近峰顶地方修建的大门,因此“南天门”寓意为教徒们修炼成仙,升天的关口,也是湖南衡山上南面方向通往山顶的大门。因此该景点应该翻译成“Southern Heavenly Gate”或“Southern Gate”。

根据目的论,例(1)改译后的译文符合南岳衡山的“南天门”本来的寓意,传达了南天门真正的文化内涵,让旅游者感受到了“南天门”真正的文化内涵。

(二)译者对景点文化内涵不了解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凝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能够被传承的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是人类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传承的意识形态。它具有民簇性、一贯性、持久性,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地域不同,文化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喜欢托物言志,借景抒情;而西方文化讲究抽象理性思维,更多地注重模仿和再现。如果译者在翻译时不懂得中西文化差异,很容易造成翻译误解。

例(2),“不上天台等于白来”――“Not climb to the top plat form namely you come in vain”。懂得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人一看就知道,例(2)译文繁冗,译者对旅游胜地的文化不了解,且在翻译形式上过分讲究对等。“不上天台等于白来”,其真正的内涵意义是什么,到过张家界旅游的人都知道,张家界景区天子山上最高景观平台就是“天台”,天台上景观优美,视野开阔。然而,天台上标牌的设立的目的是告诉旅游者天台上的风景无限好,千万不要错过。如果将例(2)的译文改为“Who climbs the highest will enjoys the best”便会简洁明了,符合功能目的翻译原则,外国游人一看就懂。我们知道,由于中西文化差异,适合中国读者的语言,译者把它翻译成英语时,不一定适合英语读者。所以译者在翻译之前必须懂得中西文化上的差异,才能更好地达到翻译目的。。

例(3),“相传麻姑仙人从南岳深山采来灵芝,用这里的泉水酿出琼浆为王母祝寿。”译为“Legend says that Ma Gu used to collect funguses from the mountains out of them and the spring water here,which was then sent as a present to the Mother of the Western Skies to her Health.”例(3)是南岳衡山上的一则景点的介绍。从例(3)的译文中可以发现,译者对景点文化误解,导致翻译出现问题。根据原文,泉水和灵芝酿成琼浆,用琼浆为王母祝寿,而上述译文中的关系代词“which”既可以指代泉水,又可以指代琼浆,所修饰的内容使得句子意思十分含糊,且语义重心不准,逻辑关系混乱。建议改为“Legend says that Ma Gu,a fairy women,used to collect funguses from the mountains and to make good wine(out of the fungus local spring water),which serves as apresent to be sent to the Mother of the Western Skies for her Health.”根据目的论,例(3)改后的译文,句法结构合理,指代明确,外国旅游者一看就在大脑里形成了一幅画像,且明白其中文化含义。

(三)译文表达方式汉化

汉化英语是一种畸形的、混合的语言,是直接把汉语的思维方式搬到英语中来,因此翻译出来的句子不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例(4),“湘西位于湖南西北部,人口260多万人,是国内外旅游胜地之一”译为“Xiangxi is located in northwest of Hunan province,and apopulation of more than 2.6 million people.It is one of the tourist attraction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例(4)的译文虽然传达了正确的信息文本内容,但译文是按照文本信息内容的顺序排列,句式过于汉化(中国化),不符合英语的逻辑思维,读者读过译为后仍不能理解其含义。建议译成“

Located in northwest of Hunan province,Xiangxi with apopulation of more than 2.6 million people is one of the tourist attraction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根据翻译目的论,改译后的译文围绕“湘西是旅游胜地”这个中心点,并依次附加修饰语,这样突出了重心,体现了文化差异,从而使外国人更好地欣赏旅游景点,达到了翻译的目的。

本文分析了湖南旅游景点文化内涵翻译现状。湖南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历史资源,且处在旅游业发展的黄金时期,各地正在充分挖掘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丰富旅游产品。各种旅游资料的英译不仅是外国人了解湖南特色旅游文化的窗口,更是湖南旅游业国际化程度的直观体现。因此,规范湖南特色旅游景点文化内涵的相关资料的翻译,提高翻译质量,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相关人员应紧抓翻译工作,服务湖南旅游业发展,以促进湖南地区文化、经济繁荣昌盛。

(作者单位:湖南广播电视大学)

上一篇:谈旅游目的地的整合营销 下一篇:成都博物馆旅游经营模式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