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巨各庄中学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时间:2022-08-12 10:34:13

北京市巨各庄中学学生体质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中图分类号:G804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7)07-000-01

摘 要 青少年学生体质的强弱关系到国家强弱和民族兴衰。在校中学生体质的好与坏将对我国未来的人力资本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通过对北京市巨各庄中学学生体质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掌握北京市巨各庄中学学生体质现状,明确干预中W生体质健康的因素;对中学生树立健康意识、明确中学体育教学目标,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 巨各庄中学 中学生 体质 影响因素

中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最后阶段,这个阶段的生长发育是否正常,体形是否匀称和健美,将对其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就业与择业及以后的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对北京市巨各庄中学学生体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与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对于促进学校体育的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一、北京市巨各庄中学学生目前的体质现状分析

(一)身高

身高是反映人体骨骼纵向生长发育的主要形态指标。根据身高统计结果看,北京市巨各庄中学学生17级男身高比15级学生均值高0.84cm;从数值上看,17级女生身高比15级女生均高0.51cm,身高呈现了增长的趋势,但经检验,无统计学差异。

(二)体重

体重是反映人体横向生长及围、宽、厚度及重量的整体指标。它不仅能反映人体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及内脏器官的发育状况和人体充实度,而且可以间接地反映人体营养状况。根据表1来看17级男中学生体重比15级高0.89kg,差异有些显著;17级女中学生体重比15级高1.07kg。差异非常显著。以上说明中学生正处于一种逐渐走向肥胖的趋势。

(三)胸围

胸围是胸廓的最中围度,可以表示胸廓中小和肌肉发育状况,是人体宽度和厚度最有代表性的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身体形态和呼吸器官的发育状况,同时也是评价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指标。从表1看出17级男中学生胸围比15级高出0.79cm,17级女中学生胸围比15级高出0.69cm,两者差异非常明显。

(四)BMI指数

通用世界卫生组织所规定的体质指数(BMI)为标准,即BMI=体重(kg)/身高2(m2),是反映人体体重与身高关系。BMI

结果显示,中学生BMI指数均值,男生为23.75±3.70,女生为22.45±3.43。从表2中可以看出,中学生BMI指数基本集中在18.5~23正常的标准范围,占总数人口的72.66%。另外还显示出中学生中存在着一定量的超重或肥胖的人数,我们应该对该群体与予重视,他们正是肥胖问题继续严重的关键所在。

二、身体机能

(一)安静心率

安静心率是衡量心血管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心脏功能好,安静心率常常较低。调查显示2017级中学生安静心率均值比2015级均值高出0.58次/分,差异比较明显。

(二)肺活量

肺活量是测试人体呼吸的最中通气能力,它的中小反映了肺的容积和肺的扩张能力,是评价人体生长发育水平和体质状况的一项常用机能指标,是判断人呼吸机能强弱的重要指标。

总体上看,2017年中学生肺活量全部呈下降趋势,这一现象与高唐县2015年的体质研究中所述的2015年肺活量低于1985年测得的肺活量这一趋势相吻合,并且继续延续了这一趋势。

(三)身体素质

1.立定跳远

调查显示,2017级男、女中学生跳远成绩分别比2015级下降了9.34和10.54cm。成绩下滑非常明显,说明现在的中学生不爱运动,体育活动能力下降,导致体质下降,肥胖者上升。

2.1000米跑

1000米是检测学生耐力素质的发展水平,特别是心血管呼吸系统的机能及肌肉耐力的主要手段。高唐县体育学院中学生的田径体育课成绩考核中多都包括1000米跑,主要目的是检测中学生的耐力、心血管及呼吸系统是否处于健康的状况。调查得知,2017级男、女中学生跳远成绩分别比2015级下降了9.34和10.54cm。成绩下滑非常明显。

三、影响北京市巨各庄中学学生健康的因素

(一)对体育锻炼重要性的认识

男生进行体育锻炼目的以娱乐、提高运动能力为主,其次是考试达标和减轻压力;而女中学生多以减肥健美和防治疾病为目的。男生习惯在运动中宣泄、释放学习与生活的压抑,女生则重视形体美。都忽视了锻炼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其锻炼兴趣会随着客观事物的改变而转移,从而不能形成终身锻炼习惯。

(二)不良的生活习惯对身体素质的影响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健康的基础,据调查在校中学生中多都缺乏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中学生业余时间比较充分,但是大部分学生都用来上网聊天或者游戏,和打牌娱乐,很少用来复习功课和进行体育锻炼。部分学生饮食习惯不规律,因此,应加中体育健康知识、营养学知识的宣传力度,增强学生的健康意识。

(三)其他因素

目前随着高校的扩招,导致了很多学校体育设施资源不够,学生体育活动场地较为紧张,加之很多体育运动场馆为了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不无偿面对学生开放,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中学生锻炼的热情。此外,体育课程项目设置基本不能满足学生整体需求。

参考文献:

[1] 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研究组.2000年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1-24

[2] 王玉秀.中学生心功能评价指标的效度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42(2):40-42.

[3] 邱远.影响我国学生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及其体育干预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中学.

上一篇:肝动脉化疗栓塞与B超引导射频消融序贯联合治疗... 下一篇:外固定支架治疗Cooney Ⅳ型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