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氟沙星、替硝唑等联合腹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治疗观察

时间:2022-08-12 10:19:42

氧氟沙星、替硝唑等联合腹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治疗观察

[摘 要] 目的;对采用氧氟沙星与替硝唑联合对患有慢性盆腔炎的患者进行腹腔灌注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来我院就诊的94例患有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观察组和治疗组两组,平均每组4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注射氧氟沙星和替硝唑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氧氟沙星与替硝唑联合进行腹腔灌注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复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研究后我们发现,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

[关键词] 氧氟沙星;替硝唑;腹腔灌注;慢性盆腔炎

在临床妇科疾病中盆腔炎患者最多见,给广大妇女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带来了一定的不良影响[1]。该病患者患病的主要部位包括:输卵管、子宫内膜、盆腔腹膜、卵巢出现慢性炎症表现。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神经衰弱、不孕、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痛、异位妊娠等症状[2]。为了对采用氧氟沙星与替硝唑联合对患有慢性盆腔炎的患者进行腹腔灌注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为临床找到今后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的更好方法,使该病的复发率进一步降低,使患者尽可能少的承受疾病带来的困扰,我们组织进行了本次研究。在研究的整个过程中,我们抽取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来我院就诊的94例患有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两组,分别采用静脉注射氧氟沙星与替硝唑和氧氟沙星与替硝唑联合进行腹腔灌注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复况进行比较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2007年5月至2011年5月这四年时间里,抽取来我院就诊的94例患有盆腔炎的临床确诊患者病例,将其分为两组,患者中年龄最小者24岁,年龄最大者55岁,平均年龄37.8岁;患者病程在1至19年不等,平均病程8.5年;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神经衰弱、不孕、月经不调、慢性盆腔痛、异位妊娠等;抽样患者所有自然资料,统计学差异并不明显,在研究过程中可以进行比较分析。所有患者在接受临床治疗前,均经过相关的检查后确诊。

1.2方法

将抽样中的94例临床患者病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两组,平均每组47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静脉注射氧氟沙星和替硝唑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氧氟沙星与替硝唑联合进行腹腔灌注的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复况进行比较分析。

1.3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患者体征恢复正常,附件B超检查正常,盆腔内没有任何包块、积液,输卵管畅通;显效:患者感觉症状明显好转或者基本消失,B超检查结果显示,盆腔状态有明显改善;有效:患者感觉症状好转,B超检查结果显示盆腔状态略有改善;无效:患者所有症状没有任何改善甚至有加重迹象[3]。

1.4数据处理

在本次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所有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14.0统计学数据处理软件进行处理分析,P<0.05时认为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研究后我们发现,治疗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统计学差异非常明显(P

3 讨论

腹腔灌注的方法对该类患者进行治疗是体外给药治疗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使抗生素类药物的局部吸收浓度得到显著提高,局部药物的浓度明显高于患者血浆的药物浓度,药物可以直接作用于患者的炎症部位,使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进一步提高。氧氟沙星既能够防止感染发生扩散,又能对纤维母细胞的形成产生抑制作用,从而使炎症的消退速度加快;替硝唑可使粘连现象松解,并能阻断神经肌肉接头的传递,从而疼痛所产生的刺激减轻[4]。

相关药理实验结果的研究已经很好地证明,采用灌肠方法治疗慢性盆腔炎,不需要口服给药,药物的吸收不需要经过肝脏,而是经静脉丛直接迅速的进入到下腔静脉中,不仅很好的避免了苦寒性药物对胃肠所产生的刺激,肝脏的负担在最大程度上得以减轻,同时也减轻了肝脏对药物吸收和药效的发挥产生的降低作用;使药物能够直接到达病灶部位,可以透过直肠的肠壁迅速且顺利的进入到盆腔中,药物的局部吸收速度很快,药效显效速度快[5]。

总而言之,采用氧氟沙星与替硝唑联合对患有慢性盆腔炎的患者进行腹腔灌注治疗的临床效果令人满意,具有治疗彻底、安全可靠、易于接受等一系列优点,用药过程中患者不会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

参考文献:

[1].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7:139-141.

[2]孙智霞.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60例[J].吉林中医药,2010,30(9):780-781.

[3]项心怡.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慢性盆腔炎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8,28(7):502.

[4]李志梅,孙春喜.微波配合中药治疗慢性盆腔炎65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7,23(11):696-697.

[5]刘蔚,汪一琦.中药保留灌肠并超短波治疗慢性盆腔炎108例[J].江西中医药,2010,31(6):30.

上一篇: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加利凡诺用于中孕引产... 下一篇:浅谈上颌附舌簧的平面导板矫治器在替牙期和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