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业教育管理模式与质量评价研究

时间:2022-08-12 08:38:39

高校创业教育管理模式与质量评价研究

DOI:10.16661/ki.1672-3791.2016.27.179

摘 要:该文以高校创业教育作为研究课题,探讨高校创业教育管理模式与质量评价问题。首先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情况对其进行了简要概述;主要介绍了创业教育的内含,分析了高校创业的管理教育模式,并以此为基础,讨论了高校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以及创业环境的评价指标。希望能够通过该文初步论述可以引起更多的关注与更为广泛的交流,从而为该方面的理论研究工作与创业教育管理实践工作提供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以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 创业教育 管理模式 质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c)-0179-02

万众创新、大众创业这些词汇在社会上非常流行,随着我国政府提倡并支持创新就业的政策,全民涌向了创业的新浪潮。在目前情况下,通过诸多企业在大学校园进行创业项目的纷纷失败,却进一步促进了大学生自行创业的潮流。一方面有赖于校方的支持;另一方面,来自于就业压力的逐渐增加,最重要的就是大学生想成就一番事业,有较高的职业诉求比如想成为CEO、职业经理人等;从本质上来讲,对利益或金钱的追求已经成为了最根本的推动力。以下就高校创业教育管理模式与质量评价研究展开说明。

1 高校创业的管理教育模式探索

1976年,美国柏森商学院提出创业教育理念并辅助实践;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提出创业教育,之后我国对其进行了研究、分析、引入、实践应用。比如,引入两年后,我国首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大赛就大获成功,后来高校试点、普及推广,目前的高校创业项目多如牛毛,国家也设立了相关的基金给予支持,极大地推动了大学生创业的新高潮。

1.1 创业教育

创业回报率高、风险也大,主要由个人或团体形式开展具体活动。一般情况下,创业指创立事业,其目的在于开发新职业、创造就业岗等。创业教育的概念比较混乱,也非常多,但其内涵集中在“创造、开端、发明、发现、重组或合理化、冒险、独立”等词汇方面。具体来看,高校创业教育主要是利用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理论或原理,进行实践推进,是一种从形而上到形而下的实践落实,是一种从知识到产品的转化过程。通常要求创业主体能够具备勇敢、智慧、自由意识强、思想前卫等品质或特点。最底层的动力源来自于“渴望成名的欲求、开辟新路的雄心”,用现在时髦的话讲,即要求创业者“要有梦”。

1.2 高校创业的管理教育模式探索

在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多求诸美国,归纳起来有3种类型:第一种是聚焦模式;第二种是磁石模式;第三种是辐射模式。具w如下。

聚焦模式属于早期模式,在创业管理教育中注重知识为纲,即精选课程,强调系统性、专业化。管理中包括资金、师资力量投入,成立管理部门实现管理等,主要是使整体创业教育管理工作常态化、细致化,形成可操作性强的系统。在此,极大地营造了良好的创业环境,其结果是为更多的创业者提供创业条件。

磁石模式专业化程度较高,重点迁移到培养新生代方面,即通过一些专业化的训练来激发创业者、创造创业者。这方面不仅仅限于高校,而包括社会中有才华的年青人,使其得到优厚的条件,以发挥出自身的才能,为整个社会贡献力量。

辐射模式在现代化的新一轮创业中初具模型,它包括高校学生、非高校学生,理论上是如此,但在我国的高校创业教育管理模式中,未包括后者,而且存在一些教条化的限制性因素,社会创业属于社会创业、大学生创业属于大学生创业,两者截然分开。这种创业教育管理模式突破了一校格局,实现了多所高校间的联合等。

归纳起来讲,我国的高校创业管理教育模式比较混乱,属于多种模式并存,而且,缺少更为系统化的创业教育,至少大部分学校即是如此。所以,应该提高开放程度、向专业化、细致化的阶段深入。

2 高校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

2.1 创业现状及原因分析

首先,我国高校开展了创业教育培训,大多以企业入驻或者校企联合为主;其次,有了较为全面的创业教育评估理念,但在实践中缺少对整个过程的追踪、监督、评估。从结果看,大多企业在高校所推动的大学生创业濒临死亡,通过原因分析,不难发现,这与我国教育本身有着巨大的关联,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我国的教育中缺少实验精神,多数学校只停留于理念,而实践是创业的基础,所以,这是基础方面比较差。还有教育中所学内容大多存在过时现象,若是新课程则多理论、少实践。

二是高校学生大多来自家境并不富裕的农村,因为经济条件好的学生大多选择留洋,经济条件差的学生又想补贴家用、获得生活费,所以,经济条件差的很多学生都通过摆地摊、开网店、做兼职、打网游、在校做等方式获得,对此类实践活动,算不算创业到目前为止还未进行过真正的讨论,但严格来讲,只能算是社会实践与勤工俭学之类。

一方面,要理解高校创业教育质量评价的相关情况,要对我国目前的高校创业现状进行一些了解,并且从此类失败经验中认识到创业维艰、创业不合乎规范、对创业理解存在诸多偏颇的现象;另一方面,要正视高校学生创业的真实起因是来自于社会的就业压力和大学生对未来生活的向往。

2.2 高校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

首先,创业教育质量评价主要依赖于校方的评价体系。比如:课程、创业环境间的关系,课程类别如创业者素质、企业化经营管理、创业环境、产业化等。在素质方面,包括资源搜索、信息收集、创意激发、敏锐判断力、领导能力、分析能力与应变能力等;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则包括商机、评估、公司管理与战略部署、产业化运营以及对现代金融市场环境下行压力下的资本流向判断,市场风险预估等;在法律层面注重知识产权、企业法等;在创业环境方面,有环境保护、市场机制下的各种运营方式。产品类型的划定、路径的选择、客户需求在市场反馈的调查研究与数据分析等。

其次,在教学方法层面,以学生为主体。励志与刺激的方法如邀请成功人士到学校演讲、邀请专家进行讲座、组织模式训练、强化竞争意识、指导社会调查研究等。

最后,对教师资源的转化,比如:教师背景、科研能力、整体素质、论文数量、水准,转化率等,通过多方面的资源转化,不断地提升创业教育质量评价水平。

3 创业环境的评价指标探究

创业环境的评价指标方面,主要分为硬件指标与软件指标两大方面,以下就分别进行说明。

3.1 硬件指标

在创业环境方面,硬件评价指标包括创业指导中心、机构,创业资金、创业比率、创业基地、参与创业的学生等。

首先,是数量方面的评价标,比如:指导中心的数量、创业基地的数量、参与学生的数量,这方面不仅是表面上的数量,而是指有其内容的真正数量,要求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其中,评价机制的设计,应该是从每个不同层面、不同角度进行每一个项目必需的类别的指标评估,要求一一对应。数据必须精准,对于中途参与、退出等均应该有所记录,并注明其中的缘由。

其次,评价中需要引入新型的过程评价,克服单一的唯结果论,成功或失败一锤定往往会造成对诸多可能实现的项目流产,所以,为了公正、公平之计,需要注重对整个创业过程的全面评估,分析其中需要突破的难点,并给予指导。在我国的高校业评价中,可以引入现代电视媒体中的商业团体进行创业项目评估的模式,从创业项目的设立、产品设计、功能、作用、价值、效益评估等多个方向开展具体的指标评价工作,这样,才能更好地将机会留给创业者,减少过多的干预,而直奔主题,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数量方面的增长,并不一定能够带来结果方面的最大成就,而营造创业的种种有利条件才是关键所在。

3.2 软件指标

在软件指标方面,具体有创业社团、研讨会、创业大赛、校方态度、校企合作项目、校方的科研机构等。

首先,一般的评价指标来自于数量,再深入一点的评价指标是关注这些大赛、研讨会的成果,并通过对这些赛事、研讨过程中所出现的意见、建议、成果等进行进一步理解,将其应用于实际的创业过程。

其次,现阶段的学校比较支持这些项目,支持的理由在于推动学生就业,拉升学校知名度,引入企业投资,最终使学校从中获得名誉、利益,这是现实的具体情况,而且,学校为了从这些项目中获得更多的财政支持、社会资金、学生费用,有专门化的创业培训基地或者以专业化学院的方式开展此类项目。因此,在数量上看,支持态度方面分析,均不会有大的问题,重点是应该放在专业化程度、项目落实的资金投入两大方面。

4 结语

总之,在高校中进行学习的学生最主要的任务是学习,即把知识学好,进一步为未来的就业打好基础。目前的创业市场中胎死腹中的命中率高达90%以上,在现阶段的创业我国多停留于企业管理的组织层面,而技术方面的创新、创造、创业事项,比较稀缺,虽然通过大学生能够刺激这方面的力量,但创业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长计议,而且大多创业的学生对于创业的理解也非常浅v。所以,在这种环境下,需要提高管理水平,严格强化管理方式,透过质量评价、环境评价对一些不成熟、缺少亮点、甚至瞎胡闹的创业项目进行客观、理性的处理,并逐步缩小范围,集中到对一些细微的技术创新之上,提前预防过分透支教育造成未来社会人力资源的贫瘠。

参考文献

[1] 马志强,李钊,王剑程,等.基于大学生创业的高校创业服务价值模型构建及实证检验[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23):169-174.

[2] 孙凤娥,苏宁,江永宏,等.高校创业生态系统:组织结构及运行模式[J].现代教育管理,2016(6):64-68.

[3] 段炼.新时期背景下高校创业扶持体系探析――以院校一体化创业扶持体系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2):24-26.

[4] 余文博.高校阶段创业选择中的风险控制与补偿机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0):77-79.

[5] 李新仓,杨晓非.国外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及对我国的启示[J].教育探索,2016(9):138-139.

[6] 商应美.香港高校创业教育实践对内地高校创业教育的启示[J].中国青年研究,2014(5):86-90.

[7] 葛莉,刘则渊.基于CIPP的高校创业教育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377-382.

[8] 谭琪.模糊层次评价方法视角下高校创业信息有效性探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1):20-23.

上一篇:基于虚拟仪器的医学模拟人在临床实验中的应用 下一篇:浅论如何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