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风”与“风骨”

时间:2022-08-12 08:21:21

当下,全国新闻界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对此,新闻同仁积极拥护,身体力行,收获很多。但笔者也不时听到一些私下议论:“文风”不就是古人所谓的“风骨”嘛,老调重弹有何新意?是否小题大做?

对此,笔者颇觉有必要对“文风”、“风骨”作一些探讨,这或许对正确地理解改进文风的重要意义有所裨益。

“文风”、“风骨”的渊源和文化意蕴

“文风”、“风骨”都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生成于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华夏文化土壤中。

“文风”一词最早见于刘勰的《文心雕龙·风骨》篇。刘勰说:“结言端直,则文骨成焉;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自此,“文风”作为重要的文化概念,对后世的思想文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风骨”源于古代相术,而后用于人物品藻和书画品评。与刘勰同时代的沈约在《宋书·武帝纪》中就用来品藻人物:“玄见高祖,谓司徒王谧曰:‘咋见裕,风骨不恒,人杰也。’”而最早将“风骨”引入书画品评的是南齐谢赫的《古画品录》,谢赫称曹不兴画“观其风骨,名岂虚哉!”人物品鉴中所说的“风骨”,是指人有一种清爽刚健的气质和高尚的人格,书画评赏中则指的是字画神气清爽、笔法遒劲有力。

但刘勰所标扬的“风骨”并不等同于上述的“风骨”,刘勰给“风骨”注入了新的内涵:

1.“风”之美。刘勰在《风骨》篇中开宗明义:“《诗》总六义,风冠其首,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也。”这是说创新之后,“风骨”的“风”是取自冠于《诗经》之首的“风”的,“斯乃化感之本源,志气之符契”是创新者对“风”的直接诠注,也是赋予“风”的特定内涵。

关于“风”,据《广雅》:“风,气也。”《庄子·齐物篇》:“大块噫气,其名为风。”《诗·大序》:“风以动之”、“风,风也,教也。”这就是说,风有流动之美,有如润物般悄无声息而能浸透人的心灵之美。不难看出,“风”之所指,是诗文中蕴涵着的那种如空气流动般、于不知不觉间浸润人的心灵,对人潜移默化,能打动人、感召人、教化人的力量。简单地说,它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外在显现,也是作者思想作风在文章中的具体表现。对“风”,刘勰还专门作了阐释:“意气骏爽,则文风清焉。”作者个人的“意气”决定文风的清浊,文风与作者的气质、作风、思想情感密不可分。

由于“风”与“气”是一种相生相伴的关系,历史上有些文论家也曾把“文风”称为“文气”,如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曹丕所说的“文气”,指的就是“文风”。

2.“骨”之美。骨有刚健之美、力度之美。据《说文解字》:“骨,肉之核也。”这指的是骨骼,骨骼是一种实体形象,它显示一种强度、硬度和力度。从文义看,“骨”应是刘勰用喻义,是假物以为喻,取其理而喻于物,以具体喻抽象。如此,则“骨”指的正是在文章中起支撑作用、能使文章像人体一样挺立起来的架构及架构所富含的向外迸发的张力。“骨”,又内含骨髓,骨髓正如文章的主题。“骨”既包含骨体结构即文章的结构布局,也包含文章的主题所具有的精神、气势和力量。

3.“风”、“骨”和合之美。反复研摩,可知“风骨”是“风”与“骨”相互交融的整体。但在结构上,“风骨”是一个后补式偏正词组,“风”正“骨”偏,“风”为主导,“骨”则对“风”进行修饰、补充,是“中心语+补语”的关系。就是说,“风”是“风骨”的主要构成元素,而“风”注入了“骨”的元素、并与“骨”水融地和合之后,其所包含的诸因素相互匹配、相互作用、相互磨合,相得益彰,就形成了一个具有严谨的结构、鲜明的主题、端直刚健的思想、充沛的情感与气势、强烈的感染力和震撼力的美学风貌。

要之,和合之后的“风骨”,于文,指的是一种清新骏爽的优良文风;于人于事,则表现为一种端正耿直的骨格和崇高的人格力量。

崇尚优良文风是我国的文化传统

从《诗·大序》,到曹丕主张的“文气”,钟嵘倡导的“建安风力”,陈子昂、殷璠标举的“汉魏风骨”,李白崇尚的“蓬莱文章建安骨”,严羽称颂的“盛唐风骨”……纵看中国千百年来的文化发展史,清新劲健的优良文风一直是众多诗人、作家和评论家们共同追求的目标和自觉遵循的美学准则。而“风骨”所蕴涵的威武耿直的气节、骏爽遒劲的优良文风总是普遍受到人们的欣赏和喜爱;同时,也以其看似扑朔迷离的无穷魅力,穿越千年的时间隧道,生生不息,常用常新,至今在众多的媒介中,我们常常看到标举“文风”、“风骨”的诗文和著述:

《努力克服不良文风 积极倡导优良文风》、《用心走基层 用情转作风 用功改文风》、《党报党刊要带头端正文风》、《改进文风决非小事》、《文化传播与文风革新》、《老生常谈说文风》、《改进文风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文风不正成顽症 官话套话成通病》……

《鲁迅风骨 战士情怀》、《陈寅恪的学问与风骨》、《文人风骨哪里去了?》、《风骨颂正气 椽笔写春秋——庆祝11·8记者节》、《让学术成为思想的风骨》、《天山雪松风骨硬》、《打造中国文化风骨 构筑核心价值力量》、《中国风骨的现代演绎》……

当下全国宣传文化战线正在深入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党报及《青年记者》等新闻专业期刊,及时刊发了一批批文风清新、富于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好文章,这些文章有深度、有新意,隽永、优美,具有中国气派、民族风格,所有这些,不正说明时代崇尚并呼唤优良文风的回归吗?

改进文风的现实意义

我们知道,文风是作者的写作方法和思想作风的反映,在一定程度上也可汇聚成为某个阶段或某个时期的文坛风气和政治风气。如果不良文风蔓延开来,就会像同志指出的:“降低党的威信,导致干部脱离群众,群众疏远干部,使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在群众中失去吸引力、感召力、亲和力。”(《努力克服不良文风 积极倡导优良文风》)

同时,文风还具有普遍性、倾向性、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特征,能影响社会风尚,并集中反映时代的精神风貌,以至民族的气质和文化层面。历史上,围绕文风的革新和改进,总是与政治思想的变革和斗争紧密相关。自近代以来,对于文风的改进和革新,我国在上层建筑领域就发生过几次大的较量。

上一篇:专业课程设计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下一篇: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