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智学”启示下的专题教学法在艺术设计类课程中应用的研究

时间:2022-08-12 08:16:58

“人智学”启示下的专题教学法在艺术设计类课程中应用的研究

【摘要】本文初步研究了“人智学”理论下指导的教学实践,通过作者的教学改革实践,具体提出了在设计类课程中进行“人智学”心里引导的方法和加强学生亲身体验的教学方法,并融入专题教学法使大学课堂变得主动。

【关键词】人智学 专题教学 设计教育 教学改革

教学已有七年之久,对于钱学森之问和目前的教育问题,我也一直也在反思自己和国家的教育体制,我希望改善我们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到更多的东西,希望对他们的价值观有正向的引导,希望他们能主动学习起来,我寄希望于国家的教育改革能尽快加快步伐,使未来的孩子具有创新能力。每每听到国家的教育改革我都激情澎湃,现在听说国家现在严谨学前教育小学化,说到幼儿园查看还有没有背书上学的。我觉得国家确实认识到了教育的问题,在改革在实施。

百度百科的解释“‘人智学 ’是鲁道夫?史代纳创立的一门精神科学,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人的智慧、人类以及宇宙万物之间的关系。研究人智学是探索通往精神领域的知识途径,通过研究人智学可以清楚地认识自己和人类的精神存在,物质世界与宇宙的现象。”我虽然一直反对他太强调人类精神世界的作用,但是反思一下如果人能信仰这种精神的作用确实是可以对我们起到正向引导作用的,我认为如果把他应用到大学的心里教育当中也是可行的。下面是引用百度百科对此的进一步解释“研究人智学的目的是培养一个完全开放的胸襟,既不盲从也不随意拒绝,当人的内心有所需求,这种知识和智慧就会涌现,并可以以内心世界的需求来调节,直至获得与精神世界的共鸣。”“针对人的深层意识的教育才能让孩子成长为自己,最终才能达到具有超越物质、欲望和情感的洞察与判断力,结合与生俱来的智慧和本质达成自我,最终找到自我的定位和人生方向。”我理解的就是一种正确认识自我和宇宙的正向精神引导,身、心、灵和谐统一发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宇宙观,这样学生的学习才会有方向性和动力性。

目前我运用人智学和专题教学的知识在我的专业设计课程中进行教学研究与尝试,我试着改变我的一些教学内容和方法,结果反响是很好的。一年以来,我的教学实验是重点尝试加强学生自己的亲生感受(即侧重身、心、灵统一的方法),删减课堂讲授的知识内容,让学生亲自去体验,如:观察表象和实验现象、触摸、嗅闻、动手操作、制作、测量、徒手绘制图形、看书阅读、思考等,最后总结、分析得出自己的结论。以前我上课要讲的知识点基本是一带而过,或者干脆不讲,而是改为通过学生的主动思考和专题研究引入知识要点,在学生的研究过程中,我不断地跟踪、设问、指导和一起总结讨论。课程结束后我自己的感觉和学生的感觉都非常好,我觉得教学效果基本达到了我预期的要求。学生也改变了,开始认真完成我布置的任务,学会了思考,而且做出来的作业也超乎我的预计,他们课程结束后也都对我非常尊敬。下面是我实践的一些细节和方法。

首先是反思目前大学课堂的一些情况:

1.学生为什么会因为一些芝麻小事就请假不上课?如肚子疼、去院里办事等。

2.学生为什么不会配合教师的要求完成应该做的任务,达到应有的学习效果?而是疲沓应战。

3.到底有多少同学在认真听课,思考老师的讲授内容?多数学生上课是心不在焉。

4.讲课老师的专业水平究竟有多少高?是否在不断学习进步?

5.讲课老师的演讲水平究竟有多高?教学技能有多高?通常是满堂灌,语言平平。

6.教师能否运用心理学知识正确引导学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态度。

7.为什么学生都喜欢抄作业或考试时抄袭?

8.学习本门课程有什么用?进入社会后学生在学校所学能应用多少?

下面是我反思之后应用“人智学”和“专题教学”在课堂所做的一些调整:

1.课程前期准备——与本课程相关的史学类或历史演变知识的思考(正向心理引导阶段)。

我会举出一些事例让学生反思,主要是导正学生的思想让其开始学会思考。比如《家具设计》课程我让学生看教材书中家具的图片思考同一时代的中国古典家具和西方古典家具的区别,《装饰材料课程》让学生回想设计史课程,思考设计的演变与材料的关系。主要就是关于课程的史学类,就是读诗以明志,在学生自己自己的思考之后,我开始总结导入哲学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去正向引导学生,让他们去思考人类历史的价值取向和自己的价值观,这样学生就会变得主动起来。

2. 课程进行中——专题教学法或基本问题法的实施教学阶段和现场调研阶段(亲身体验的阶段)。

我会应用专题教学法在上课初期,提出基本问题让学生组成小组去解决问题,然后以演讲、展示或实验的型式表现出来,全班讨论。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我会要求学生根据实物调研、测量、实验、绘制,去亲身做一些调研的实际工作,去思考所调研实物的由来和特点。这是非常关键的,这就是“人智学”的加强学生的亲身感受和体验,生活所带给你的经验和教训将陪伴你终生,真正的教育从自身内部开始,身、心、灵的和谐统一。体验之后,就是总结呈词了。结果我们发现在学生演讲或展示的时候,自己也会发现还有很多不解的新问题,同时我也会对他们的初步结论提出新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的跟踪指导和老师的知识储备了。随后我们就又会来解决新出现的问题,学生又会下去查资料、调研,这样推进下去与课程有关的一些知识点就这样基本都解决了。如果没有完全解决,这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自己分析、总结、思考。我相信在学生日后的学习中还会遇到类似的问题,他们也会这样亲身体验去调研、去分析、去总结知识点。

下面是我在上《家具设计》课提出的基本问题:(1)中西家具是怎么演变的?(2)人体工程学和设计美学思想在家具中是如何体现的?(3)巴洛克风格和洛可可风格有什么区别?(4)学习《家具设计》我们能做到些什么?

学生在解决基本问题后又出现的问题是:(1)什么是榫卯结构?(2)什么是板式家具?(3)汉代的家具到底是如何体现人体工程学的?(4)家具设计中人的身理和心理体现的是什么?(5)什么是有机曲线?(6)什么是理性主义?什么是浪漫主义等。

3.课程最后——作业布置。

为了避免作业抄袭现象,首先还是要端正学生的思想,老师要明确对抄袭的痛恨态度,同时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要费心思尽量不让学生有可乘之机。我会布置一些没有现成东西可抄的作业,如将作业的要点徒手绘制出来或制作模型或找到真实的设计任务书让学生去创作完成作业。

总之,以上就是我对目前教育的反思和运用“人智学”和“专题教学法”所做的一些尝试。另外我认为学校要加强学生的卷宗建设,让每位学生见证自己的发展历程和知识的积淀。希望这些能能真正加强学生的身、心、灵的和谐统一发展,改变学生学习知识的模式,加强思考练习。同时改变教师上课的模式,将我们的课堂交还给学生。但是还存有一些我迷惑的和尚未解决的东西,就是运用“人智学”理论方法是否太侧重于人的感性认识,而理性方面的作用就显得有些轻了。我还得继续学习研究,希望将来会更加清晰一些,发表此文是为了同大家一起探讨,为我们的教育事业贡献一点力量。

参考文献:

[1]Rudolf Steiner著.颜维震译.人学[M].洪叶文华实业有限公司.2010(07).

[2]G.Martin-Kniep著.曾伏华,李屝南等译.教师成功秘籍——创新教育八法[M].中国宇航出版社.2002(07).

(作者单位:南阳理工学院)

上一篇:谈农村中学在新课程下的化学实验教学现状与策... 下一篇:小学课堂中的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