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工作

时间:2022-08-12 06:59:07

高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学生工作

摘 要: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辅导员直接与学生进行对话,担负着教育和管理学生的重要任务。高校辅导员要切实做好学生的管理工作,就必须从多方面入手。既要紧抓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让学生在寓教于乐中健康地成长。与此同时,还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观念,吸取先进的管理经验,积极配合学院开展各项德育工作,有效地完成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思想教育;学生德育

随着国家对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创新精神的越来越重视,学生管理工作变得更加严峻,这对高校辅导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辅导员结合工作的实际情况和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有效地开展学生的管理工作,以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一、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

高校辅导员在学生管理工作中要走的第一步就是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很多大学生在刚进入大学的那一刻,还保持着高中时对大学生活的想象,认为大学生活非常自由。这时如果不及时对他们进行思想上的引导,提高他们的思想觉悟,他们就有可能在未来的大学生活中虚度时光,浪费大好的青春。那么,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呢?

首先,重视团委在学生思想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由于面对的学生比较多,仅凭辅导员一己之力对所有学生进行直接的说教显然不现实。因此,辅导员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积极引导,如建立优良的班风和学风、开展心理辅导和团课等。其中,大学团委由于自身所具有的政治思想工作优势,可以在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发挥巨大的作用。辅导员可以通过团委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将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爱国教育、基本道德规范教育等融入到具体的特色团会、团课以及日常的团活动中去,有效地帮助学生进行“三观”教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及公民道德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修养。

其次,开展平等对话,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现代的教育模式趋向于个性化教育,这就需要辅导员在开展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和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关注他们个体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决定了他们心理发展的不成熟,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比较大,往往会在心理上出现一系列的适应障碍及不良反应,这些是开展学生思想教育所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所以,辅导员应该建立一个平等对话机制,有效地和学生进行思想的交流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及需求,然后开展有效的心理辅导工作。

二、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目前,大学教育更加重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一般来说,大学生拥有大量的课余时间,辅导员可以从学生的课余生活入手,将思想教育工作融入其中,不断地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寓教于乐,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首先,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比如:根据不同学生的专业特点、兴趣爱好、个性特色等,开办一些演讲比赛、辩论会、读书交流会、专业技能比赛、文艺表演等丰富多彩、内容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参加这些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思想品德,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其次,组织不同形式的社团活动。社团就像是一个模拟的小型社会,不同形式的社团可以让学生提前参与社会实践,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全面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生通过参加社团活动并参与管理,能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形成认同感与荣誉感,并积累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

第三,开展多种形式的宿舍活动。大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往往都是在宿舍度过的,辅导员可以加强对学生宿舍的规划和管理,经常到学生宿舍走访,深入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状态,然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多样的宿舍活动,增加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了解,帮助学生解决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情感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切实关注他们的成长,给予他们真诚的关怀。

三、提高辅导员自身的素质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大学生管理工作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变化,这对辅导员自身的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辅导员要结合实际工作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管理工作的新内容和新特点,积极有效地配合学院开展德育工作。

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责任意识,踏实肯干、耐心细致地做好服务工作。具体到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就是要进行严谨周密的组织安排,不折不扣地将学院开展的各项德育工作落到实处,圆满地完成学院的德育工作任务,实现对学生的有效管理。

其次,要提高自身的学习意识,经常给自己充电。面对不断变化和发展的学生管理工作,辅导员只依靠原有的知识储备是远远不够的,必须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知识储备和政治素养。这样才能在开展德育工作的时候,运用自身的分析判断能力以及概括说服能力,更好地对学生进行管理。

第三,要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辅导员工作与普通大学教师还是有着一定区别的,甚至可以说辅导员就是一个“服务员”,必须牢牢树立为学生服务的理念。在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时候,辅导员要具体地落实工作内容,从思想、情感和生活上贴近学生、服务学生,使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玉霞.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2]李晓娟.高校辅导员工作基本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2.

上一篇:高职院校“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下一篇: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体会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