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窍流血”不可信/声哑按按天窗百会/“唯酒无量,不及乱”/苗族叭贴疗法

时间:2022-08-12 06:55:10

“七窍流血”不可信/声哑按按天窗百会/“唯酒无量,不及乱”/苗族叭贴疗法

“七窍流血”不可信

七窍,是指头面部的七个孔穴:一双眼睛,两个鼻孔,一张嘴巴和一对耳朵。提起“七窍流血”,人们往往会联想起横遭谋害或中毒身亡的惨状。大家最熟悉的是《水浒传》中潘金莲用砒霜毒害武大郎致“七窍流血”而一命呜呼的故事。实际上,不论何种伤病或毒物,使人七窍同时或先后出血的情况是无法遇见的。即使是严重的凝血机能障碍引起全身皮肤、黏膜广泛性出血时,最多也只见“五窍出血”。

例如,毒蛇咬伤,也只有两眼、两鼻孔和口腔都会出血,但两侧耳道却不会见到出血。再如,颅脑外伤引起颅底骨折时,也可以发生“五窍出血”,即耳、鼻、口这“五窍”有出血,但眼睛这“两窍”却不会出血。颅脑外伤引起颅底骨折时,极易使硬脑膜与蛛网膜同时撕裂,使脑脊液外漏,脑脊液中因混入骨折引起的出血而使外漏的脑脊液掺有血液――当筛板骨折时就可出现脑脊液鼻漏,含血的脑脊液从鼻腔流出;当颞骨岩鼓部颅底骨折时,则使含血脑脊液从耳道溢出。这就引起耳、鼻流血,而鼻血又可从后鼻孔流至口咽而从口中吐出,于是便可有“五窍流血”,但两眼不会出血。所以,各种号称“七窍流血”的严重伤病,多系二三窍而已,最多“五窍”出血。

由此可见,民间传说或小说描叙的所谓“七窍流血”,乃系虚张声势的“炒作”,纯属谬说。

(湖北主任医师 李定国)

声哑按按天窗百会

有的老年人说话的时候突然声音变得有点哑、有点粗,有间断出现的,也有一连好几天发生的,这是咽喉部气血暂时流通不畅所致,掐按天窗、百会穴能帮助气血运行通畅,消除嘶哑。

天窗穴在脖子外侧,与喉结相平处;百会穴在头顶正中,两耳尖连线的中点。一手按住百会,另一手虎口夹住喉结,食指、拇指按住所接触的皮肤处就是天窗。在百会、两侧天窗三处先迅速揉30周,驱除聚集在此的邪气,再缓慢揉30周,帮助此处正气的恢复。然后交换两手,重复同样的动作。声音变嘶哑时,每4个小时做1次,直至声音嘶哑的症状明显改善。(吕佳)

孔子的饮食养生之道――“唯酒无量,不及乱”

《论语・乡党》一节,除了涉及孔子对食物的制作、品质、数量、烹调方法的具体要求,还提到了关于饮酒的内容。

孔子认为,喝酒无须刻意规定一个特定的量,以身心不失控为原则。这就是所谓“唯酒无量,不及乱”。

在交际应酬中,喝酒往往是难以避免的。但酒精是肝脏的“克星”,长期大量饮酒,酒精会损伤肝细胞,导致酒精肝,肝炎、肝硬化、肝衰竭以及糖尿病和心脑血管病。

如果避免不了要喝酒,就应注意以下几点:

不要空腹喝酒,古语有云“空腹盛怒,切勿饮酒”,认为饮酒必佐佳肴,唐孙思邈《千金食治》中也提醒人们忌空腹饮酒。

喝酒前可适当吃些水飞蓟类制剂或辅肝药,减少肝脏的负担。

喝酒有度,切忌喝得大醉,以免急性酒精中毒,如在一段时间内喝得特别多的,应注意要定期到医院保健体检。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医学科主任医师 杨宏志)

苗族叭贴疗法

叭贴疗法是一种苗族民间用来治疗突发性急症的方法,是医者将适量生姜等药物嚼烂含于口中,再以口对准患者有关穴位(如百会、人中、印堂、风池、风府、肩井、神阙、涌泉等)用力吸至发红,并将药物敷贴于穴位上,以治疗突然晕倒、急腹痛、头剧痛、寒战怕冷、四肢冰冷等症。

如人突然晕倒,医者则迅速将生姜放在口中嚼烂,然后用嘴对准晕厥者头顶正中的百会穴,用力吸十来秒至头皮颜色发红,然后将生姜敷于百会处,一般1分钟左右患者即可苏醒。突然怕冷,打寒战,医者则把豆蔻等温性药物放在嘴里嚼碎,用嘴吸红患者的神阙穴(肚脐),随后将药物敷在肚脐上。(张明明)

上一篇:老中医教你面诊――面部长黑痣警惕恶性肿瘤/神... 下一篇:你会戴假牙吗?/中年女性要防“老糊涂”/摸出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