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思索

时间:2022-08-12 06:43:48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思索

[摘要] 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探究式教学模式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为依据,分析这种教学模式的要求、特征、操作规程,以及一般规律和策略方法,研究这种教学模式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及提高教学效果的关系,对改进与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提供有益启示。

[关键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探究式;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712(2014)22-0041-03[ZW(N]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加强本土红色文化资源教育的模式研究”(XJK012CDY008)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张智(1978―),女,湖南郴州人,湘南学院思政部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陈卫东(1969―),男,土家族,湖南龙山人,湘南学院思政部副教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内涵

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探究式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师的引领下,以提高教学效果为核心,以学生的兴趣为抓手,把师生共同学习和研究理念融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专题教学之中,让学生自主实践创新,生成个性化的思想理论体系的操作过程和运作机制。教师教学时要做到:首先,提供相关背景材料,使学生明确要探索的方向;其次,适当点拨,设置问题;再次,指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与学生一起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最后,总结学习目标,针对学生所达成的目标进行适当的分析与评价,使整个讨论探究式教学活动围绕教学目标展开。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特征

1.教师主导引领理论学习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坚持正面教育,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通过教师讲授、学生讨论、课堂辩论等教学方式,在课堂上向学生展示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教师在这里起的是主导作用。教师在整个教学环节中,不仅要提供理论知识的背景材料、适当设置一些问题,而且要多与学生交流,不断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学会指导学生实现自我创新学习

高校学生应该是整个学习实践活动的独立主体,他们应该在与教师的讨论探究和自我独立创新实践中,不断获得知识的增长和自身能力的提升。学生应该学会发现问题,制订学习探究计划,查找相关的学习资料,积极探究问题实质,找到疑难所在,丰富知识结构,强化个人的知识与动手能力。

教师推动师生互动讨论探究机制。师生互动讨论探究机制是在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的过程中形成的: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专题教学和课堂讨论中,适当划分专题,让学生在课前充分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并在课堂上汇报讨论情况,提出自己所遇的疑惑。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课堂合作,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适时引导点拨,然后由学生自我总结提炼,生成知识、技能、情感、理论。

3.师生讨论探究机制的形成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教学、专题教学,还有课堂讨论中,适当划分专题,让学生在课前充分讨论。以学生自主探究为基础,让他们在实践探究中能够发现问题。在课堂上,教师认真听取学生汇报,让学生提出自己在实践探究中所遇的一些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之间进行合作,组织学生进行课堂陈述,其他学生积极参与,在课堂上向陈述的学生提出问题并展开讨论。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教师要注意有效地把握与引导。最后,让学生们自我总结提炼。在这种讨论探究式教学中,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升、不断发展的过程。它不是为一个讨论探究式教学过程的完成而完成,教师还应启发学生进行再思考,不断激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逐步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探究式教学模式需要遵循的一些原则

(一)注重对学生的情感培养与知识和能力的提高同等重要的原则

这是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目标所决定的。通常情况下,学生学习是由情感推动和维系的,情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源泉,没有一定的情感支撑与维系,学生学习活动的整个过程就难以持久,没有一定的情感支撑与维系,任何学习活动可能都难以完成。所以,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中,教师要注重以培养学生学习情感为基点,围绕基点展开所有的教学活动。

(二)注重教与学的形与神相统一的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内核,并不是教师让学生单方面地动起来,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的过程。相互间既要有形,还要有神;既要有理论知识的传递,还需要有社会实践知识的开拓。因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探究式教学模式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使理论课教学真正达到激活学生思维、积极探究新领域的目的,起到相应的作用。

(三)重视预设问题与随机提问相协调的原则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其解惑意义深远,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达到教学的预期效果,就当预设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一些问题,妥善安排整个教学过程,以期能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也就是说,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探究式教学模式中,教师不能完全照预设的教案、制作的课件上课,而应当随着课堂师生互动的实际情况,不断地随机改变教学模式。充分遵循学生学习的认知方式、思维变化态势、情绪波动状况,及时有效地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在完成理论课教学任务的同时,能真正激活学生的思维。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一)教学内容的情景诱导

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起点。所谓教学内容的情景诱导,就是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为了达到相应的教学目的,结合所授学生专业的特点,自己创设一个与教学内容相一致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不断置身于特定的也是变幻中的教学情景之中,吸引学生注意力,让他们进行情感的体验,从而激活他们的思维,努力提高教学的实效。

(二)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立足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探究式教学模式要以学生充分自主探究为立足点,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情景引导,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第一,教师要给足学生自我探究知识的时间。这一方面是为了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查找资料的时间,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能够自我充分地感知课程内容,充分领悟所学知识,积极探寻教材重点、难点,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探究激情。第二,教师要积极引领学生学习的探索方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探究式教学模式应是一种有目的、有意义的教学活动,思想政治课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第三,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素材。让学生根据教学情景所涉及的内容和教师所提供的材料,自主地去探究本课程的知识内容,找出自己认知上的不足,思想上的困惑,并提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三)教师、学生积极开展合作交流

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关键点。这里所说的合作包括师生之间合作、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而交流也包括了教师与全班学生之间的交流、教师与个别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小组交流、全班交流和个别交流。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可以灵活机动地把握运用,应有利于活跃课堂、启迪学生思维、提升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四)教师对学生的点拨引导

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支撑点。在课堂讨论探究式教学模式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和观点要适时点拨,在学生互相讨论时,也不要放任自流。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认知上的问题,因势利导,把握好度。

(五)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的反思生成

这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讨论探究式教学模式的落脚点。提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建构知识的基点,合作交流是思想的洗礼,反思生成是思维的升华、观点的变更。反思生成也就是学生构建新的知识体系并逐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阶段,是整个教学环节中师生互动机制的最后升华。

参考文献:

[1]毛金球,邓平珍.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互动机制的探索[J].文教资料,2009(4).

[2]叶世斌.坚持群众路线: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J].教育观察,2013(34).

[3]庞晓建.在互动中探索在探索中生成政治课――师生互动生成机制的实践与探索[J].科学大众,2007(10).

[4]刘歆立.的群众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案例[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

上一篇:以媒介融合为导向的新闻传播教育改革途径 下一篇:需求分析理论下的高考英语改革与师范英语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