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乐园”

时间:2022-08-12 06:18:32

让“语文课堂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乐园”

孩子的本性是什么?那就是向往快乐,追求快乐。如果我们的教学顺应了孩子的本性,那么我们的课堂能不生机勃勃、充满快乐?只要能让我们的课堂动起来,孩子们活起来了,知识在他们的主动建构下自然洋溢活性因子。快乐学习的支柱是学生的探究、发现、成功、对话。在这样的课堂里,孩子们才会乐得其所,学有所获。

课堂上进行快乐地学习,是希望通过各种手段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将这种快乐转化为长久的学习动力,引导学生在掌握知识中获得长久的情感体验和心理满足,获得真正的快乐。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如果我们的教学是以他们为主体,以他们的发展为本,让他们能够成为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他们就能获得成功的快乐,有了这种快乐的心理体验,学生就会获得学习的巨大热情。

作为语文教师,让学生在享受着语文学习,享受着语文课堂,让“语文课堂成为孩子们学习的乐园”便成为语文教师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因此在教学中我从以下方面进行尝试着。

一、巧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环境中学习

享受语文课堂,意味着身心自由,只有在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孩子们才能尽情释放个性,尽情坦露心声。教师创设情境:让孩子们随着他们最喜欢的孙悟空作导游,踏上开心列车去游览,让可爱的秋姑娘给孩子分发礼物,带孩子去郊外秋游……这多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感受到祖国名胜美、秋天景色美、色彩艳丽美、音乐动听美、教师语言美,更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开心旅程中,在寻找秋姑娘的礼物中尽兴地主动学习、探究,尽情地放飞心灵、情愫,语文课堂成为师生共同营造的乐园。

(一)开设课前1分钟

很多老师都有先测后教的习惯,这也是学校所提倡的教学方法。课前小测的确可以促进学生进行预习和复习,但如果每个老师都进行小测,学生是很害怕这小测的,一节课刚上完又要准备下一节课的小测,甚至有些学生连去厕所的时间也没有了。在语文课中,我们可以试着换一种方式进行小测,让学生喜欢的小测方式。如课前1分钟演讲、、普通话朗读、故事会,还可以让学生进行成语接龙游戏,开火车进行生词默写等。通过课前这一分钟,既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也让学生不再害怕小测了,让他们在学习中寻找快乐,在快乐中学习。

(二)让学生进行“快乐朗读”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灵魂,老师要引导学生在读书中感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意思,感悟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感情,感悟其中的哲理,感悟学习方法和写作方法,使学生逐步学会读书,达到“会学”“善学”之目的。

教学《背影》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父亲的伟大,先让他们看幻灯片(生活中一些父亲的图片),再让他们边读边悟,细细体会作者描述的准确,遣词的精当,用词用句的巧妙与丰富。在朗读时,学生能够入情入境,找准与作者感情的共鸣点,把父亲的伟大、父子间深厚的感情,通过自己声情并茂的朗读恰如其分的表现出来。学生领悟到把自己置身于故事当中,才能表达出自己想要抒发的感情。就是这一次次的读和悟,学生悟出了朗读的技巧,悟出了品词析句的能力,悟出了遣词造句的水平,悟出了“我声抒我心”的畅快。

(三)根据语文课特点开设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作为融工具性和人文性为一体的语文课堂,不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教师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知识获取,更多的要关注学生的多方面的发展。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可以大胆地开辟第二课堂,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第二课堂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长见识。如指导学生开展“常见错别字的成因及纠正”的社会调查、以“环保”为主题的社会调查等,并在收集和整理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写作实践;还可以举办阅读名著竞赛、举办某一主题的手抄报、课本剧汇演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会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还会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也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和生机,不再是枯燥乏味。

二、尊重个性,让孩子们在成功自信中享受

(一)让学生大胆地发言

有人说:“追求统一僵化的标准答案,是得到了大海里露出水面的冰山一角,而失去的却是大海下的整座冰山的主体。”这是多么贴切的比喻啊!文本的多样性与开放性,孩子内心的丰富性与独特性,都昭示着:答案本身并不是第一位的,孩子们在观察、在分析、在比较、在发现、在想象、在探究才是最重要的。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会有很多的问题想问,有很多种答案会答,作为教师一定要加以引导和鼓励,不能扼杀学生对知识的探索。如学习《阿长与山海经》这篇文章时,很多学生对阿长的身世产生疑问,对阿长生活的那个旧社会充满好奇之心,因此课堂上总是有学生会问这些问题,由于时间关系,课堂不能详细地进行讲解,因此我就以此为话题,布置学生课后带着这些疑问去请教历史老师,下一节课上课前的一分钟让学生把了解到的资料以讲故事的形式进行介绍,这样语文课就与历史课又扯上了关系,让学生在学习课文时能主动地进行探究,也更深地认识中国的旧社会。

(二)用激情的语言评价学生

“你的发现真独特!”,“我为你的想象喝彩!”,“你的表述有条理!”,“你说得比老师还好呢!”……类似这些充满教师激情,充满对学生赏识的评价语言,如同一方兴奋剂在源源不断注入孩子们幼小的心田,使他们去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我们没有理由不这样说:赏识孩子是一种教育思想,一种教育方法,更是一种爱。当我们用充满着“赏识”的眼光看孩子时,孩子们的不足如同在“凹透镜”下一样微不足道,而孩子们的优点却像在“凸透镜”下一样闪着亮光;当我们对孩子充满着“赏识”时,我们会发现: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亮点。因此,我们应更加投入的去发现孩子身上的亮点,让孩子因为我们爱的赏识而愉悦,因为爱的赏识而自信,因为爱的赏识而成功,因为爱的赏识而把语文学习当作一种美妙的享受!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上一篇: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大意义 下一篇:怎样点燃农村孩子学习语文的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