珐琅工艺的制作流程

时间:2022-08-12 04:03:22

珐琅工艺的制作流程

珐琅工艺是一门外来技术,源自于西方,蒙元时期传入中国。在外来文化的影响下,珐琅工艺先后于公元13世纪末和17世纪初逐渐发展起来,15世纪中期前后,极为兴盛。在中国悠久的工艺美术史上珐琅工艺是最年轻的品种,我国史书上曾称其为“佛郎嵌”、“鬼国窑”等。它主要以石英、瓷土、长石、硼砂以及金属矿物质为原料,经烧炼而成固态后,在经研磨成粉末状物质,然后将其填入画在器表的掐丝花纹中,入火烧制后打磨而成。珐琅工艺主要分为三大类,分别是掐丝珐琅、微绘珐琅、内填珐琅。

掐丝珐琅在传统工艺上来说,就是我们平常所谈的国粹——景泰蓝。明朝的景泰、成化年间最为常见,其后经弘治、正德、嘉靖、隆庆四代,虽仍然烧制,但都因循成规,敷衍了事,在质量上都不能与景泰和成化年间相比。万历以后,虽然偶有烧制,但并非像前朝一样设官置厂视为例务,所以出品极少。在明代始终没有复兴,到了清代,景泰蓝的工艺比明代有所提高。乾隆时期的制品虽然不能与景泰、成化时期的相比,但比起弘、正以后的制品则毫不逊色。

传统的珐琅制品一般以红铜做胎,用矿物质釉料经过高温烧成五彩花纹,具有宝石般的晶莹、彩虹般的色泽和黄金般的灿烂,其制作主要经过制胎、掐丝、点蓝、烧结、磨光、镀金等工序。

金属胎珐琅,一般以紫铜、白银、黄金为胎体,所以制胎是非常关键的。第一步就是制胎,将选定的金属反复捶打目的是使金属的密度增减,然后再将捶打好的金属做成你所需要的形状如器皿或表盘;再反复烧制以使其内应力释放出来;经过酸洗,抛光备用。

第二步是掐丝了。用不同形制的镊子把事先准备的扁金属丝掐出所需要的花纹。这是非常难的,一般没有六七年以上的经验是很难做到的。然后把掐好的图案用特制的黏合剂粘到金属胎上,就算是完成掐丝这个步骤了。

第三步是焊接要把粘好图案的产品(行业内叫黑活)进行焊接,就是把粘好的丝和金属胎牢固地焊接在一起成为一个整体。焊接完成后称为白活。反复酸洗后备用。

第四步是上色了也叫点蓝,是依照设计图案所标示的颜色,用由铜丝锤出的小铲形工具(大的如指甲,小的如针鼻)一铲一铲将釉色填入焊接妥当的金属丝花纹空隙中。

第五就是烧结,将整个胎体填满色釉后,放入750~850摄氏度的高温中烧制。色釉由沙粒状溶为液体,待冷却后就成为固着在胎体上的绚丽色釉了。根据不同的釉料要有不同的烧制温度,一定要分别烧制,所以一件好的珐琅要反复烧制25次左右,直到烧到和丝一平为止。

第六步就是磨光,用粗砂石将釉面磨平。胎体经烘烧后,用细砂石磨去火亮,然后用黄石细磨。如有不平之处,仍需再用釉料补上烧好,最后用炭进行打磨。

第七步镀金,将磨光的制品经除油、酸洗、砂亮后,用净水冲洗干净后镀金。

上一篇:构建创新与实用并重的高职数学课程体系 下一篇:多媒体教学课件开发中FLASH的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