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言文教学的语文特色

时间:2022-08-12 01:51:17

谈文言文教学的语文特色

这节公开课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的内容是《三峡》,教学流程如下:

一、导学

教师:同学们,说说你最想去哪旅游?

学生:北京、泰山、香港、……

教师:今天,我带领大家去领略一下三峡的奇伟风光。

(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了三峡的风光图片,点出课题:《三峡》,作者:郦道元)

二、定向

教师:同学们讨论一下,学习这篇课文,我们要完成哪些目标?

学生在一番讨论之后,七嘴八舌地发言,最后教师归纳了三点:(1)理解文意;(2)体会情感;(3)领略课文之美。

三、自读

教师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疏通文义,画出自己不懂的词与句子,相互交流。

三分钟之后,学生朗读结束。

教师出示了重要的词语与句子,学生逐个解决这些词句,翻译全文。

四、朗读

1.学生齐读课文。

2.教师指导朗读的语气、情感、节奏。

3.再次齐读课文。

4.选择你最喜欢的段落,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五、探究

教师:朗读课文,请选择“画家、诗人、导游、作家”中任一个角色,以小组为单位来咏叹三峡之美。

五分钟后,每组派学生代表展示小组的研究成果:

有的展示自己的画作,有的展示自己的诗作。

思考一:

导入阶段,老师让学生说出最想旅游的地方,其目的是想引出课题《三峡》,这样的导入太“势利”,而且缺乏“语文”特色。我们能不能改进这种导入设计,让其体现出语文的色彩呢?比如:说说你知道世界上(我国)有哪些旅游胜地?能不能用语言来描述一下其特色?能否使用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加以描述?你知道哪些描述美景的诗句?

这样的设计在引出教学内容的同时,也进行了相应的语言训练、思维训练,可谓一举两得。

许多教师在导入课文的导语设计中,不注意情境设计的语文特色,只是为引出课题而引出课题,使得导语苍白无力,不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缺乏艺术性,使得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色彩得不到充分的体现。

当然,导语的设计需要新奇,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因为兴趣是学生学习的主动力。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生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托尔斯泰也曾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导语的设计也需要艺术性,即美感性与情感性的结合。教材中的课文大多是极富有情感的,教师要感动学生必须先感动自己。让优美、生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从而激起学生的审美体验,逐步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让他们在美与情构筑的艺术天地里尽情地体会语文的魅力。

但导语设计更要体现语文性。导语是为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而服务的。因此,教师在设计导语,追求新奇性与艺术性时,不能忽略导语的语文性。让导语和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起来,让导语和语文紧密联系起来,以体现语文课程的“语”“文”色彩。

思考二:

让学生参与,把制订学习目标的权利交给学生,现在似乎成了公开课流行的做法,且美其名曰:把权利还给学生。我以为这是不妥的。

就语文教学而言,一篇文章蕴含着诸多“语”“文”知识:词语的积累、内容的梳理、结构的安排、语言的魅力、主题的显现、构思的精巧、人文的渗透。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制订学习目标,我不敢相信学生有这种筛选提炼的火眼金睛,更不敢确信学生能明白自己需要什么(即使是经过长期的训练)。就是教师本身,稍微年轻一点的,倘若不借助教材之类的教学用书,想抓住文章的精髓,为一篇文章确立恰当的教学目标,恐怕都很棘手、很茫然,更何况学识水平、认知能力、思辨技巧都远不如老师的学生呢?

我只在公开课上看到过这种由学生自己制订学习目标的教学设计,在平时的教学中,恐不多见。为什么?公开课的授课者自己也清楚,把这种权利还给学生不太放心,否则,为何学生制订了目标之后,教师还要展示自己提前为学生设计的目标呢?既然还是得提供一个共同的目标给所有学生,那么,此前学生制订目标这一教学设计就纯粹是画蛇添足!

思考三:

现代教学理论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于是,很多的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形形的新的学习方式。

这节课的最后一个教学环节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任选一个角度完成对课文的再创造。这个创意很好,它把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创新地加以运用。但是在操作的时候,除了问题,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比如:有几个小组选择的是“画家”这个身份,于是一张张“山水”面目全非、惨不忍睹――那画(假如那可以称作是画)不但没画出三峡的美,反而是满纸涂鸦;有的小组选择了诗人的身份来赞美三峡,写出的诗句却是:“啊!三峡!你太美了!你太迷人了!”这样的画作和诗句,创新是创新了,可语文的运用在哪里?

很好的创意却没有收到良好的效果,问题出在哪里?我以为,创意缺乏“语”“文”的内涵是问题的关键。倘若把设计作如下修改,或许会有另一番天地:

如果让你依据课文内容,选择不同的身份,表达你眼中的三峡,你会怎样表达?

1.假如你是翻译家,你能把课文翻译成现代汉语吗?

2.假如你是导游,你能用口语向游客介绍三峡的美景吗?

3.假如你是诗人,你能运用课文中的语汇创作一首诗吗?

4.假如你是作家,你能根据课文内容为三峡撰写一副对联来赞美它吗?

通过这样的设计,把“语文”蕴含其中,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视角去解读文本,进而依托文本创造新文本。以此来训练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本化用能力、选择联想组合能力,而这些训练处处渗透着“语文”,处处流淌着“语文”。

(作者单位 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实验中学)

上一篇:整体视界下的部分有序训练 下一篇:试谈阅读教学中的“咬、嚼、品、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