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群众文化建设相关问题

时间:2022-08-12 01:30:11

刍议群众文化建设相关问题

摘 要:近年来,基层文化尤其是群众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群众开展文化活动的方式、阵地、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这个新时期,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群众文化工作者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新的形势,做好群众文化辅导工作,引导群众文化健康地、朝气蓬勃地向前发展,为繁荣群众文化生活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与作用,本文就此做一粗浅的探讨,愿与大家共勉。

关键词:群众文化工作;基层文化;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7-00-02

一、充分认识群众文化建设的作用

群众文化活动对广大人民群众具有教育作用。群众文化最基本的社会功能是娱乐大众、传承文明、引领风尚。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具有大众化和基层化的特点,它往往是一个地区或民族风土人情和精神风貌的集中反映,承载了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的群众文化,是体现国家文明和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如果某个地区具有鲜明的文化形象,那么这个地区的群众文化活动必然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群众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既具有地域性,也具有时代性。大量为群众所喜爱的文化元素会沉淀在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之中,广大人民群众会在参与活动的同时受到熏陶和教益。

群众文化工作对社会管理创新具有借鉴作用。群众文化工作和社会管理工作从本质上来说都是群众工作,两者在工作原则上都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新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应充分借鉴群众文化工作的方法与途径,切实加强党的领导,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强化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加强自身建设、增强服务社会能力,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充分调动各类群众文化组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不断加强和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

群众文化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逐步提高和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的流动性和人与人之间的陌生度增高,社会管理难度加大。而群众性文化活动作为广大人民群众在工作和生产之余,自觉自愿自发参与的自娱自乐活动,则为人们轻松愉快的感情互动提供了氛围和条件,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了精神文化平台。群众文化建设是衡量一个地方文化繁荣与发展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否拥有丰富多彩、自娱自乐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是当地群众幸福指数高低的重要指标。社会事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需要文化产业的振兴,文化产业的振兴需要文化市场的繁荣,而文化市场的繁荣最终取决于广大人民群众文化鉴赏力和文化消费力的提高。群众性文化活动越繁荣、越普及的地区,其发展文化产业的市场潜力越大、进行社会管理创新的群众参与度越高。

二、群众文化的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越来越多样化。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我国的群众文化发展很不平衡,多数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的文化活动,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还不能满足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要求。主要问题是:

(一)现有的群众文化活动覆盖面比较窄,群众参与不够普遍。各方面投入不少经费举办晚会、演出等,基本上是你演我看,你唱我听,不能从基本上解决群众参与的问题。

(二)一些文化体育场馆和文艺团体没有充分发挥面向群众、服务群众的作用。有的场馆利用率不高,晚上演出、比赛,白天关门闲置,甚至半年闲、全年闲。一些场馆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办市场,搞产品展销,忽视甚至放弃组织、指导、服务群众文化生活的职能。

(三)在繁荣群众文化生活上存在着城市化倾向。一些人把少数较高支付能力的文化消费需求当成普遍需求,一味追求文化娱乐设施的豪华与铺张,令广大群众望而却步。用群众的话说是“热在上面,闲在中间,冷在下面。”

(四)缺乏行之有效的组织形式和载体,缺少活动场所,多以群众自发为主,题材比较狭窄,反映工人、农民和妇女儿童生活的创作比较少。

经过不懈努力和艰苦奋斗,近几年来基层文化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普遍改善。但是,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总体上还不适应。文化没有达到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这是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文化滞差”现象。正处于社会主义长期阶段的我国也不例外,基层文化建设更是当今文化事业链带中的薄弱环节。在部分农村,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文化生活还很贫乏。

面对这些尖锐而迫切的问题,我们要不断的思考,补偏救弊,起衰振弱,担当起振兴新时期群众文化的责任。

三、加强群众文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一)充分发挥辅导和培训作用,重视培养人才。

辅导、培训,是群众文化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群众中有各种业余文化艺术团体,有不少文化活动积极分子,业余时间自发组织一些活动,但是水平相对较低。群众文化单位要对他们的活动加强辅导,或帮助他们修改、提高作品质量,或辅导他们的节目排练,或指导、帮助他们组织和开展文化活动,提高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活动组织能力;同时,要善于从辅导中发现骨干,分期、分批、分类对他们进行培训,使他们成为组织群众文化活动的人才,更好地带动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只有群众文化活动丰富起来、活跃起来,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才能高涨起来,群众文化事业才能真正实现大发展、大繁荣。

重视人才培养方面:一是解决作品发表、上演的出路和报酬问题,设立创作基金奖励优秀作品,调动创作积极性;二是引进创作人才;三是群众文化单位从本身的业务人员中培养创作人才;四是在辅导群众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发现有创作潜力的业余作者加以培养。

(二)抓好重点和难点,着力于协调发展。

城市的文化建设,由于经济发展较快,经济实力雄厚,集中了人、财、物的优势,领导也比较重视,文化设施比较健全,不仅有图书馆、文化馆、科技馆、博物馆、影剧院、青少年宫等各种文化娱乐活动场所,经常有本地、外地各种各样的文化艺术团体演出文艺节目,说群众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是没有疑问的。但在偏远地区的农村,由于经济落后,地方党政领导只顾抓经济建设、完成经济指标,不够重视也没有经济实力搞文化建设,相当数量的乡镇至今还没有文化站,有些乡镇原有的文化站因为长年关门已经荒废,成了“空壳站”。与城市的文化设施建设和群众文化生活相比,就充分说明,城乡文化发展不协调。

(三)推进创新,增强活力。

体制创新与政府的文化体制改革政策有关,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但是,不管怎么创新,作为国家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群众文化,“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把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的原则是必须坚持的,否则,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就得不到保障,这是多年实践检验所证明的。

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文化站和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一样,都是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它们的业务和文化活动,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群众文化单位,群众文化工作者,在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中,要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组织、开展和辅导群众文化活动,做到活动内容积极向上、健康有益,形式灵活、多样,才能促进群众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让广大群众真正享受到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四、结语

总之,群众文化必然伴随着社会改革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发生改变,其发展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只有以创新的精神勇于接受挑战,才能使得群众文化事业朝着健康稳定的道路持续发展,真正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企业的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支持。

上一篇:浅谈玉米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对策 下一篇:浅论当前中小城市规划和土地价格的相互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