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地铁公示语翻译问题及对策研究

时间:2022-08-12 01:24:58

郑州地铁公示语翻译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地铁作为郑州的新名片,一直代表着郑州的新形象,然而在地铁公示语英译方面却存在各种问题。本文从郑州地铁拼写混乱、译名不统一、用词不当等方面来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及应当采取的对策,突出地译的重要性,以引起翻译工作者的重视,从而完善和提高郑州地铁公示语的翻译,以提升郑州国际形象。

关键词:郑州地铁;公示语;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580(2015)11―0140―02

郑州地铁开通以来,网易和新浪网对郑州地铁站名拼音英文混杂翻译、一个站名多种翻译等现象做了报道。有些地铁站牌的英文翻译不但不能发挥应有的标识提示作用,而且还会误导公众,产生不良的社会影响。本文以北京2008年奥运会期间颁布的《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为依据,试分析郑州地译存在的问题、原因以及应采取的措施。《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是北京市政府外事办公室牵头组织起草的,在研究制定过程中广泛参考了国外公共场所英语标识,深入听取了国内外专家和北京市有关部门的意见,同时也向在京常驻外籍人士广泛征询了意见,因此具有极高的权威性。

一、郑州地铁翻译现状分析

1.译名不统一

暂且不论其翻译的准确与否,单词的拼写就漏洞百出。其中站台名全部大写,车厢名全部小写。这就显得站台名有点混乱。站台和车厢距离很近,出现译名不统一的情况,如果不仔细看,确实会让市民感到困惑,给出行带来很多不便。对郑州地铁1号线的20个站牌翻译进行分析,除去大小写不一致,单从翻译的角度来看,可以发现站台和车厢翻译不一致竟达12个,占60%。同一地名往往出现多种译名,这大多体现在用英语或是用拼音不统一。

2.地铁站牌标识不规范

《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对公示语进行了规范,指出地铁、公交站名中的地名专名和通名全部采用大写汉语拼音。因此,郑州地铁中“博学路”建议译为:BOXUELU,“民航路”建议译为MINHANGLU,“人民路”建议译为RENMINLU,“桐柏路”建议译为TONGBAILU,“秦岭路”建议译为QINLINGLU。

但是,根据《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中《道路交通》部分规定,通常情况下,方位词含有指示方向的意义时应译成英文,而且“东站”“环路”等有具体译法。遵循此标准,“郑州东站”建议译为ZHENGZHOU EAST RAILWAY STATION。但是当方位词本身固化为地名的一部分时,方位词采用汉语拼音,郑州地铁站“东风南路”中“东风”是固化为地名的一部分,建议译为DONGFENG RD SOUTH。

在地铁站牌中,某些站名有其对应的英文译法,在这种情况下,常用的方法就是直接借用。对于郑州而言,像市体育中心、会展中心等都有特定的翻译,在其网页主页上都可以找到,纵使译者自行翻译得更好,也应拿人家的来用,以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市体育中心”译为ZHENGZHOU SPORTS CENTER,“会展中心”译为CONVENTION & EXHIBITION CENTER,“二七广场”译为ERQI SQUARE。

3.翻译用词不地道

郑州地铁“温馨提示”翻译为“Please Contact”。“Contact”意思为“与……联系、接触”,放在这里很不合适。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温馨提示”的英语翻译很多地方都会出现,一般译为“Tips”或“Warm Tips”。郑州地铁的“进站检票”译为“Ticket Entrance”,“Ticket”的意思是“票”,“Entrance”是“入口”,外国人看到此公示语只会觉得一头雾水。其实“进站”两字完全可以不译,因此“进站检票”建议译为“Ticket Check”。

二、郑州地铁标识语误译原因

1.公示语翻译缺乏统一规范

郑州地铁站名就大量存在这样的混乱,同一地名站台和车厢不一致达60%,大多体现在用英文或是用拼音意见不统一。地铁翻译属于公示语翻译,公示语翻译内容涉及面广、工作任务重,加上多头管理,很多时候为了完成任务,相关部门会找不止一人进行翻译,翻译结果不再组织专家进行评估、审阅和统一就直接拿去印刷,因此便造成了一个站名多种翻译,甚至互相矛盾的情况(丁衡祁,2006)。

2.译者水平不一

从以上列举的错误来看,有的翻译错误只要译者仔细审阅还是可以避免的。公示语的英译不是简单的词语与结构的对等,而是充分展示译者实际运用所学知识的语言能力(刘法公,2008)。因此为使译语表达得体、合适,译者必须针对特定的语境,考虑到双方的社会和文化因素,灵活合理地选择语言。因此译者不但需要扎实的英语语言知识,更需要对异国文化有充分的了解。

3.缺乏监管机制

地铁,作为郑州的新名片,代表的是郑州的新形象。郑州市地铁相关部门应该组成地铁专家委员会对所有地文译名实行统一设置,从而对公示语翻译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从译文的确定到送印刷厂印刷再到与市民见面,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王银泉,2004),可以请专家严把译稿质量关, 消除本身存在的语言错误,对印刷厂校样稿和印制过程要认真校对仔细检查。

三、应对措施和建议

1.提高对公示语的认识

表面上看,郑州地汉双语公示语建设关系到国际人士在郑州的出行,影响到城市环境,其实背后折射出的是郑州的文化底蕴、政府的管理能力以及社会的文明水平。因此,我们应首先转变对公示语建设的认识。只有充分认识到汉英双语公示语建设对加快城市国际化进程、提高城市的整体素质以及改变城市国际形象的重要作用,才能加快汉英双语公示语建设。

2.公示语翻译需规范化、专业化

为提高公示语的翻译质量,就必须有一个专门机构进行统一规范。郑州市应参照公示语翻译的国际和国内标准,遵循公示语翻译的规范性和标准性,出台相关的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英文译法规范(丁衡祁,2006)。为提高公示语翻译质量,还要加强翻译队伍建设,成立专门公示语部门研究组,对地铁公示语制作人员进行公示语汉英翻译专项培训,通过专门的公示语翻译研究组不断地提高翻译质量(崔学新,2010)。除此之外,还可派出专家、学者出国考察,提高译者外语水平(戴宗显,2005 )。

3.加强公示语制作过程的监管

公示语的翻译者、制作者和管理者分属不同的行业部门,因此对公示语翻译、制作和使用进行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管理,各行业部门却缺乏一个统一、明确的规章制度(贺学耘,2006)。因此,不能将公示语翻译的任务交给与翻译无关的部门;政府相关部门之间应该对公示语牌的制作达成一致,不能各干各的活,缺乏互相沟通和监督;地铁公示语标牌样品出来后,由专家评估,合格后才能投入批量生产和使用(王颖,2007)。

加强郑州地铁公示语翻译的研究,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善公示语翻译质量是郑州当前刻不容缓的任务。地铁公示语英译工作者们也要对公示语英译进行不断的研究和学习,从而增强国外友人的亲切感和认同感,减少不同文化间的交流障碍,提升郑州的国际形象。有关单位也要对公示语翻译进行更加严格的审查,共同努力使郑州地铁公示语翻译面貌焕然一新,促进郑州各项事业的发展,从而为“中原崛起”和“中国梦”的早日实现增加筹码。

[参考文献]

[1]丁衡祁.努力完善城市公示语,逐步确定参照性译文[J].中国翻译,2006(06).

[2]戴宗显,吕和发.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J].中国翻译,2005(26).

[3]王颖等.全国公示语翻译现状的调查和分析[J].中国翻译,2007(05).

[4]王银泉,陈新仁.城市标识用语英译失误及其实例剖析[J].中国翻译,2004(04).

[5]贺学耘.汉英公示语翻译的现状及其交际翻译策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03).

[6]崔学新.公共场所英文译写规范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7]刘法公,徐蓓佳.公示语英汉翻译原则的探索[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02).

上一篇:形成性评价具体实践模式探讨 下一篇:大学生使用手机上瘾现象的研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