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建军大师成功再造 2.5亿天价清乾隆“万寿连延”葫芦瓶

时间:2022-08-12 12:06:36

熊建军大师成功再造 2.5亿天价清乾隆“万寿连延”葫芦瓶

景德镇市官窑研究所全程监制 制瓷大师熊建军1:1等比复造制作工艺完全按照清代官窑工艺,柴窑烧制再现富丽堂皇的宫廷洋彩工艺

历尽奢华,极致再现国宝“万寿连延”东方神韵!

[珍宝档案]此清乾隆“万寿连延”长颈葫芦瓶,乃乾隆亲自下令由景德镇官窑御匠烧制的罕见珍品。通体高40厘米,口径6.8厘米,底径11厘米,采用创新长颈葫芦瓶形,造型传神、自然流畅。运用乾隆年间备受推崇的奢华繁缛的装饰工艺――“轧道锦地”,以细针状物在釉面上刻画卷草纹、凤尾纹和花卉纹以表现“锦地”效果,瓶上所绘纹饰色泽艳丽多变,重叠交错,构图精巧。另其绘制“万”字符和“寿”字符组成的绵延不绝的大吉图案,象征身份尊贵、帝王之气,寓意万寿无疆,福寿天齐。“黄地”为帝王专属,尊贵至极,配合绝妙“锦上添花”轧道工艺,达到了富丽堂皇、细致缤纷的宫廷艺术效果,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2.5亿港元“万寿连延”葫芦瓶的问世揭开了鲜为人知的乾隆洋彩陶瓷神秘面纱

相对于元青花和珐琅彩,洋彩的名字对很多人而言有些陌生。事实上,这种瓷器同样具有自己的传奇经历,并且与珐琅彩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

洋彩是瓷器釉上彩的一种,它与瓷胎画珐琅的关系十分密切。在陶瓷分类上,洋彩属于珐琅彩瓷。清宫珐琅彩瓷分为两类:一类是瓷胎画珐琅。瓷胎画珐琅绝大部分是运用传统中国绘画技法进行装饰,人们俗称“珐琅彩”;另一类就是运用谣洋绘画技法与装饰的瓷胎洋彩。清宫档案《活计档》将瓷胎洋彩与瓷胎画珐琅同时归入“乾清宫珐琅器皿”,《陈设档》则将瓷胎洋彩与瓷胎画珐琅同时归人“乾隆款瓷胎”项下,这也说明了二者的关系密切。

可见,想辨认一件瓷器是不是洋彩瓷,需要记住它的两个主要特征,即是否仿西洋绘画技法,以及是否使用珐琅料。

拍得2.5亿天价瓷品,堪称“当代新瓷王”!

清代,当景德镇御瓷工匠采纳并熟习乾隆初年开创的绘画技艺后,一种奢华繁缛的装饰工艺――“轧道锦地”备受推崇。这种以细针状物在釉面上刻画卷草纹、凤尾纹和花卉纹以表现“锦地”效果的工艺,干景德镇日臻完善。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就是这一时期的杰作。该瓶在2010年10月7日香港苏富比举行的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会上,经过足足45轮叫价,最终被香港收藏家以2.5266亿港元购得。这一价格,打破了以2.3亿元人民币成交的“元青花鬼谷下山大罐”长达5年之久的瓷王地位,刷新了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拍卖世界纪录,引发了全球轰动。

熊建军 中国珐琅彩第一人珐琅彩瓷器复,仿制专家景德镇官窑研究所所长

熊建军大师是近200年来唯一全面掌握珐琅彩制瓷秘技的景德镇传统技艺传承人,也是故宫博物院、中国国家博物馆和博物院珐琅瓷器指定复制专家。从事古瓷仿制研究工作数十载,特别是珐琅彩瓷的制作工艺研究。曾与中国国家博物馆通力合作,向多位陶瓷专家及制瓷大师学习,翻阅大量陶瓷古籍,不断完善珐琅彩瓷制作工艺及颜料配方,经过8年的苦心钻研,破解恢复失传200多年的珐琅彩瓷古法制作工艺,被誉为“中国珐琅彩第一人”。

先后被中央电视台10套《人物》、中央电视台2套《财富故事会》、中央电视台10套《走进科学》、中央电视台10套《讲述》、日本朝日电视台《中国神秘纪行》、人民网等中外各大媒体采访并作专题报道。其作品《中华佛瓷》《中华甲子鼎》等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民族博物馆等众多权威单位收藏,获得业内专家的一致好评。

清乾隆洋彩“万寿连延”葫芦瓶拍得2.5亿港元天价,完美复造再掀收藏热潮。

“彩瓷之冠”洋彩瓷,

中国陶瓷史上的巅峰!

清官彩瓷分两类:一是瓷胎珐琅彩,一是瓷胎洋彩。珐琅彩是在清宫“珐琅作”内完工的官窑瓷器,其工序是先在景德镇御窑厂烧制器胎,检选品质绝佳者运送入宫,再于“珐琅作”加绘珐琅彩,入炉再次烧成。洋彩是督陶官唐英在景德镇御窑厂运用珐琅彩技法生产的彩瓷,其表现手法与珐琅彩略有不同,原料成分不含硼。

珐琅彩瓷被世人誉为“彩瓷皇后”,洋彩瓷被称为“彩瓷之冠”。珐琅彩与洋彩异曲同工,两者均是盛清宫廷工艺的旷世杰作,是乾隆至爱,藏之于乾清宫,供皇帝闲暇赏玩,是极其珍贵稀有的艺术精品。都是中国古陶瓷顶峰期的作品,代表了中国陶瓷制作的最高水平,蕴涵着皇家的艺术性情,显示着皇权至高无上的尊严。

历史要求最严格的皇家御用瓷。

博物院的学者研究认为,根据档案与实物,清代督陶官唐英所说的“洋彩”必须符合四个要件:使用西洋明暗光点装饰图案,主要以光点表现圆状物体;花卉叶纹上大多以白料渲染,表现出枝叶的光影明暗,而这种绘法几乎从未使用在瓷胎画珐琅上;人物纹饰明显采用了西洋明暗阴影透视技法;西洋花卉的使用,如洋菊与洋莲等洋花,部分纹饰应用了西洋花草藤蔓纹饰图案设计构图。

绝美工艺,世人可望而不可及的中华瑰宝!

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使用了绝美工艺――锦上添花,就是在密布锦纹的隙处,再添纹饰。此工艺从乾隆六年(1741年)开始,大量使用于画珐琅与洋彩瓷器上。锦上添花纹饰,分剔地锦纹与描画锦纹两种,剔地锦纹,纹饰微凹;描画锦纹则略凸。二者皆精雕细琢,笔触细腻。各式锦地纹如凤尾形卷草纹、d字纹、绣球花纹、八角龟甲纹、方形柿蒂纹、花叶纹,以及修饰边沿的莲瓣纹、回纹、云纹等,剔工精妙,一丝不苟,将锦上添花美学工艺推到极致。景德镇市官窑研究所全程权威监制,《万寿连延》史上最高标准国宝再现!

景德镇市官窑研究所此次高仿工程是联合了国家权威专家组和著名制瓷大师熊建军,由景德镇市官窑研究所全程监制,专家组为工程提供了专业技术保障,熊建军大师亲自打造。之所以选择熊建军大师,是因为他在彩瓷领域取得的成就和高超的制瓷水平在国内领先。

100%沿用古法纯手工烧制,同料求色,同工求形、同艺求神!

此次高仿工程由熊建军大师亲自仿制,并与专家组夜以继日地研究试制,亲自调制配方、配制泥、釉,研究造型和纹饰,最终一举再现了奢华繁缛的乾隆“锦上添花”轧道装饰技艺。其仿制全程遵袭古法技艺,全手工制作,柴窑烧制,从胎质、造型、尺寸、釉彩、工艺等方面进行与乾隆官窑的高度统一,前后经过成坯入匣、钵入窑、点火控温、比照镜子等数百道复杂工序制作完成,出现任何瑕疵都要打碎报废,可谓“千窑难得一宝”,代表了中国当代仿古瓷制瓷工艺的最高水准。

绝美珍品历经百年完美再现,成为当代陶瓷史上的代表之作。

此次清乾隆浅黄地洋彩锦上添花“万寿连延”图长颈葫芦瓶高仿瓷,造型传神、自然流畅。瓶上所绘纹饰色泽艳丽多变,重叠交错,构图精巧,与原物运用“万”字符和“寿”字符组成的绵延不绝的大吉图案吻合。“黄地”为帝王专属、尊贵至极,配合绝妙“锦上添花”轧道工艺,达到富丽堂皇、细致缤纷的宫廷艺术效果。必将成为熊建军大师又一里程碑之作,当代仿古瓷中的代表之作。

珍藏传世珍品,珍藏永恒财富!

仿制文物的价值,一看原作价值,二看仿制技艺,三看名声。对于这类“国宝级”彩瓷的官方仿品,其收藏价值有三:一是国宝原件大多“深藏不露”,或拍出天价,而仿品可以“飞入寻常百姓家”;二是官方仿品,顾名思义其工艺已炉火纯青;三是出自大师之手,烧制成功率不到三成,可谓“千年难得一宝”。洋彩瓷,只要出现就是国宝文物,如此高端的洋彩瓷复原成功,必将成就新的价值神话。

国宝洋彩瓷“万寿连延”全球限量发行(999)尊

珍藏价:19900元/件。

全国免费配送,满意付款。

全国贵宾专线:400--813--1116

上一篇:大英博物馆里的华夏古陶瓷 下一篇:古代印谱的印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