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不是神话

时间:2022-08-11 11:34:43

在2014年5月的一周里,先后有两位登上《创业邦》杂志“30岁以下创业新贵”的创业者带领公司登陆华尔街,分别是途牛创始人兼CEO于敦德、聚美优品创始人兼CEO陈欧。前者生于1981年,2006年创立途牛;后者生于1983年,2010年创立聚美优品。

表面上看,两人不是一个时代的创业者,但考虑到陈欧2005年就创立了在线游戏平台Garena,聚美优品实际上是陈欧的第二次创业。所以,某种程度上,二人都属于“创业老炮”。

他俩也是继淘米网汪海兵、汽车之家李想之后,又两位带领互联网公司赴美上市的“80后”创业者。前两年有人说中国互联网领域的“80后”创业者是“迷失的一代”,很难干过“60后”“70后”。现在来看,不是迷失,而是时候未到。

前不久参加了几场IDG举办的校园创业大赛宣讲会,面向的群体基本上都是在校“90后”大学生,邀请的创业者代表也是“90后”居多。当一位做新锐视频网站的“准90后”创业者出现在一所名校的宣讲会上时,其受到欢迎的程度不亚于“80后”粉丝眼中的周杰伦。

最近笔者也在和一些朋友交流,“90后”创业者到底还有多大机会,尤其是在互联网领域。这个问题其实就像几年前讨论“80后”还有没有机会一样,意义不大。

为什么?“90后”创业者有一点是众多前辈们所不具备的:他们第一次在创业者之初,就实现了自己与用户在产品沟通层面的零时差。

当年QQ最早推出的时候,“70后”马化腾面向的核心用户其实以“60后”知识分子、社会精英为主,后来才慢慢向“70后”“80后”群体渗透的;2005年前后,李想、于敦德等“80后”创业的时候,最初的核心用户是“70后”,而“80后”买得起车,玩得起出境游,也不过是最近几年的事情。

但“90后”创业者的起步环境与前几代互联网最大的不同是,他们生于移动互联网时代,天生就是网民,而他们的核心用户群也就是同龄人,同样如此。所以,他们创业之初的“种子用户”,首先就是“自己人”。

有人可能会说,代际感真的那么重要吗?如果说“80后”(特别是“85前”)与大部分“70后”没有多大本质差别的话,那“90后”真的是不一样的一个“物种”。要知道,从1975年到1985年这个阶段出生的中国人,其父辈基本经历了中国最“苦逼”的一段岁月,要么是失去了宝贵的教育机会的所谓城市知识青年,要么是在农村过着贫下中农生活的苦孩子。也就是说,这一代人的父辈,并没有给自己的孩子们打下太好的物质基础。拼爹是没用的。

但“90后”则不一样:他们的父辈大多是“60后”甚至“70后”,从少年时代就赶上了改革开放的春风,基本是中国过去30年增长红利的最大受益者,所以他们有条件为“90后”的孩子创造更加自由、轻松的成长环境。某种程度上,中国的“90后”更接近美国的“80后”,也就是扎克伯格那一代人:父母是社会中产阶层,衣食无忧,孩子们可以相对不计成本地去进行梦想试错。

如果说李想、陈欧、于敦德是从“80后”走出来的“特例”,那么,未来10年,中国的“90后”将作为一个群体而不是个案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当然,他们成功的方式也会大大不同于前人!

上一篇:开店钱不够?找CrowdFranchise众筹! 下一篇:北京车展7大看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