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瓶梅》中的又一悲剧

时间:2022-08-11 09:28:25

[摘要] 《金瓶梅》中的配角之一西门大姐,是一个不应忽略的悲剧形象,她缺失的亲情,无爱的婚姻,矛盾的性格让她在封建礼制的熏染和人欲横流的社会现实中走向了死亡。

[关键词]《金瓶梅》 西门大姐 悲剧命运

高尔基曾经说,在社会生活中,人是“带着自己心理地整个复杂性的人”,“人是杂色的,没有纯粹黑色的,也没有纯粹白色的。在人的身上掺合着好的和坏的东西……”。而在我国小说的童年时代,甚至可以说在《金瓶梅》以前,小说写人时基本上是“写好人完全是好,写坏人完全是坏”。《金瓶梅》的突出贡献之一就是在人物塑造上克服了这种弊端,写出了“杂色”的人,不仅这样写主要人物潘金莲、李瓶儿,次要人物西门大姐也如此。她有时强悍泼辣、盛气凌人,有时愚笨懦弱、明理解意,有时又显得颇有正义感。她的悲剧离可能发生和时常发生不远,作者通过其足以激发恐惧与怜悯的行为,在反映大姐哀怨凄凉一生的同时,细腻地展示出其情感历程,并由她引出了陈洪、杨戬和蔡京,进而支撑起了整个《金瓶梅》世界。

一、大姐的悲剧人生

大姐是西门庆原配陈氏所生,陈氏在大姐14岁的时候去世。小说第三回,西门庆说:“休说我先妻,若是她在时,却不恁的家无主,屋到竖。如今身边枉自有三五七口人吃饭,都不管事。”又说:“小人先妻陈氏,……已过三年来也。”再说:“便是先妻,也没武大娘子这一般风流。”通过西门庆的话语,点出陈氏出身卑微的事实,以及识大体、贤惠本分且持家有方,可以说是西门庆的贤内助,是封建社会的标准良家妇女。不幸的是,她很早就去世了,将尚未成年的女儿交付给丈夫西门庆照顾,从此大姐也就失去了母爱,唯一的亲人就是父亲了。然而西门庆对这个女儿似乎漠不关心,也缺少父亲应有的责任感。幼年丧母的不幸,使得大姐本该单纯快乐、无忧无虑的童年变得孤凄、痛苦,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她成人、出嫁。

西门大姐17岁时嫁给与她同岁的陈经济,表面上陈家与西门家算是般配,实际上是西门庆看中了陈洪在朝中的权势,为了以后自己在清河县的更高官势才将女儿嫁给了经济,与其说是门当户对,不如说是为了权势大餐而上的开胃菜。这也就注定了大姐的婚姻是一场交易,根本无幸福可言。再加上杨戬出事,陈洪充军,大姐与经济前来投奔西门庆,势利的西门庆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这就更加剧了大姐以后婚姻生活的悲剧性。

(一)结婚后未到西门府之前

西门大姐只是西门庆手中一颗攀登权势的棋子儿,西门庆根本不在乎女儿的幸福,因此他的的择婿标准也是以权势财富为核心的,而非他的人品。纨绔子弟陈经济正是西门庆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可是陈经济风流浮荡,对美色尤其贪婪,习惯了风花雪月。大姐却与经济恰恰相反,在的西门府中,随时可看到男女之间打情骂俏、互相的场面,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但却看不到大姐有丝毫类似的举动,这就说明大姐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人,以女儿之身嫁给经济,恪守为妻之道,即使和丈夫也不会特意去打趣、谄媚,更不会为讨好丈夫而极尽风月之能,正因如此,她在喜爱淫乐的丈夫眼中就变成了比较“无趣”的人,必然得不到陈经济的喜欢。

(二)投奔西门府之后到西门庆未死之前

偷鸡不成蚀把米的西门庆难保不会给经济脸色看,进入了的西门府,风流成性的陈经济耳濡目染、如鱼得水,不会操持家务的大姐表面风光实则是灾祸将至。首先,投奔娘家,让大姐有种有恩于丈夫的感觉,自己对于丈夫来说才是最有价值的,自我认知地位提升了。其次,搬来西门府后,陈经济对她的态度发生变化了。第五十一回,潘金莲和孟玉楼来看大姐,正巧小两口在絮聒。一问是怎么回事,陈经济说是西门庆让他去我门外讨银子去。大姐却说:“去到这咋晚才来,你讨的银子在那里?”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大姐可以和丈夫在一起嚷骂了,而且敢于责备丈夫可能存在的不忠。陈经济只有招架之力,而不敢有太大的愤怒。查尔斯•里德说过,一个女子最能使人心醉的迷人之处,莫过于在一个男子汉大丈夫的胸怀前表现出来的娇弱。大姐非但没有娇弱,反而责骂丈夫,说明他们夫妻之间缺少基本的信任,他们的感情早就存在危机了。

(三)西门庆死后

我们说大姐从婆家回到娘家后,家庭地位提升了。但是这只是在她的父亲西门庆还活着的情况下,西门庆死后,这种状况将逐渐的不复存在。从第八十五回,陈经济与潘金莲的被揭发之后。经济反骂大姐道:“,你家收着我银子,我吃你家饭吃?”这时的经济已经不再辩解了,他开始辱骂大姐为“”了。到第八十六回,春梅被领出去待卖,经济已经打算休了大姐,再到后来经济已经动辄打骂大姐了。说明他们之间已经没有夫妻情分了,陈经济把一切怨气都发泄在大姐身上。大姐固然可怜,但是这和她对西门府盲目的依赖有很大关系,可能直到第二次送回陈宅时,她才明白,这个西门府已经不是那个能保护她的地方了。大姐在陈经济与冯金宝非人的折磨下终于死了,但是他的丈夫却并没有感到伤心,而是“恐怕连累”。无爱的婚姻何其悲哀!

二、大姐悲剧命运的形成原因

西门大姐的死包含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和家庭原因。无论是包办婚姻还是一夫多妻制度,无论是吴月娘的无情还是陈经济的绝情亦或是冯金宝的搬弄是非或大姐自作自受共同构成了大姐的悲剧结局,也是当时社会众多女性共同的命运归宿。

首先,中国古代的婚姻基本上都是遵照“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这种婚姻制度基本排除了婚姻当事人的意志,是门第与利益的结合而不是爱情的产物。陈经济与西门大姐在完全不认识彼此的情况下,由西门庆与陈洪做主,由薛嫂牵线走到了一起,在没有选择权力、没有拒绝权力和没有感情基础,没有心灵的契合的情况下开始了他们的婚姻生活,这样的婚姻只能靠礼仪制度和夫为妻纲的纲常制度维系,存在着很大的婚姻隐患。

其次,一夫多妻是古代实行的一种婚姻制度,顾名思义,一个男人可以有多个配偶,虽然妻只能有一位但妾可以有很多位。一夫多妻在古代一直是合理的存在,男子在娶了正妻之后,因为子嗣、的宣泄或权钱的彰显都导致了纳妾制度的滋生和繁荣。大姐的父亲西门庆就是纳妾的高手,而陈经济与大姐这对没有感情基础,且经济对大姐兴趣的缺失导致了经济与潘金莲的私情,最后又衍生出了冯金宝的出现。妻妾争宠,本是封建家庭的惯常景象。冯金宝加速了大姐的死亡,不过她也只是陈经济折磨大姐的一个工具。如果不是一夫多妻制度的合理存在,如果不是冯金宝对于大姐地位的威胁,大姐的悲剧或许不会以死亡收场。

再次,大姐自身的性格因素。吴月娘作为大姐的继母,没有尽到母亲的责任,将其赶出家门,虽然无情但大姐更多表现的是软弱可欺、无可奈何;冯金宝是,陈经济竟然将其娶进门,更有甚者,地位却比大姐高!大姐“报复”冯金宝,却将自己的砝码放在罪魁祸首陈经济的身上。小仲马说:“女人有时候会容许别人欺骗她们的爱情,却从来不容许伤害她们的自尊心。” 大姐也是一个懂得感恩和富有正义感的女性,这从她和李瓶儿的关系中就可以看出。大姐有她自己的骄傲,虽然在西门府不受宠,但是也没人敢公然欺负她。嫁给陈经济,自己好歹是个大户人家的女儿且以女儿身嫁给了丈夫,现在反而不如一个,她心里最后的防线瓦解了。失望、绝望和自我价值的毁灭,对人生巨大期望与巨大失望之间的落差使她迷惘了,崩溃了,无法承受这样的结果,最后只能自缢而亡。

三、结语

西门大姐在《金瓶梅》中是一个小到几乎被人遗忘的形象,同时,她又是一个完整独立的典型。首先,大姐是一个引子,由她引出陈经济以及陈家背后的一切,这对于西门庆的升官发财,对于整个西门家族的兴盛都起着巨大的作用。其次,大姐这个人物的设置,烘托出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比如吴月娘的残酷,李瓶儿的善良,陈经济的绝情等等都通过大姐得到加强和更好的表现。再次,整个《金瓶梅》都没有给人希望,西门庆这个情种所留下的情果也必然离去,大姐即使有个善良的母亲,也避免不了悲惨的结局。同时,作品打破了富家小姐与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结局,根本就没有让她有情,更别提眷属,不让人有憧憬的念头。西门庆作为父亲,虽然没有给她太多的关怀,但是却在无形中保护了她。西门庆的早逝,西门家的衰落都成为大姐悲剧命运发生的必要条件。大姐只是金瓶梅诸多悲剧中的又一个悲剧,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14岁丧母,23岁丧父,一生没有受到过什么关爱,短短的二十四年,她悲惨艰辛的走完了。也许,唯有死亡,才是她唯一的解脱,才是她保留卑微尊严的唯一途径。大姐的悲剧可谓沉哀入骨!

基金项目:北方民族大学科研项目“明清妇女问题小说研究”(2010Y001)

参考文献

[1]兰陵笑笑生.金瓶梅[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

[2]刘文明.天理与人欲[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3]王引萍.明清小说女性研究[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赵晓艳(1985―),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北方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明清小说。

王引萍(1962―),女,陕西彬县人,北方民族大学文史学院教授,主要从事明清小说研究。

上一篇:狂欢欲望的景观化表演 下一篇:托尼•莫里森小说中的黑人民俗文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