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电影的特点:现代与后现代之间

时间:2022-08-11 08:43:27

冯小刚电影的特点:现代与后现代之间

[摘要]本文简要分析和论述了冯小刚导演的主要电影作品。笔者认为冯氏电影的特点大致可以定位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现代是指其素材、主题、空间、类型和流派等乐于为现代大众所接受,是属于传统类型的影片;而后现代则是指其叙事、语言和风格等方面同传统方式甚至与现代风格不同而具有“后现代”的特点,如人物平民化、语言游戏化、平面无深度、悖论叙事、狂欢化和作品的互文性等。同时,笔者还对冯氏电影提出了自己独特的建议。

[关键词]冯小刚;电影;大众文化;后现代

课题项目:本文系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外语系外国文学团队成果。

近十多年来,冯小刚导演的电影越来越受到大众的认可。我们从其不断飙升的票房就可看出观众的认可度。2010年7月《唐山大地震》上映还不到一个月,票房就已经超过6亿元。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冯氏电影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这么受到热捧呢?本文拟针对这些问题加以探讨。

纵观整个冯氏电影,笔者将其特点概括为:介于现代与后现代之间。这是指其电影既有现代特点,又有后现代特点。在本文中,前者指其素材、主题、空间、类型和流派等是传统特点,为现代大众(着重号为笔者所加)所乐意接受,笔者只强调其时间的现代,不指学界流行的现代性,即关于启蒙、民主、自由、理性等内容,也不指其反叛创新等标新立异的特点;后者是指其叙事、语言和风格等和传统方式相迥异,具有不同于现代的特点。因此,笔者借用坊间术语而冠之以“后现代”。

第一,笔者认为冯氏电影具有典型的现代性。首先是其素材的现代性。但凡看过冯氏电影的大众或多或少会知道其大多取材于现代都市生活,少数取材于历史题材。取材于都市生活的,如《甲方乙方》以市井平民的梦想为素材,《手机》以现代通讯工具为媒介以“精英们”的生活为素材,《不见不散》《非诚勿扰》系列则以都市人寻找爱情为素材,《一声叹息》是以现代都市生活中某些灰色阴暗面为素材,《没完没了》是以现代都市小人物的生活为素材。取材于历史题材的,如《一九四二》是以1942年抗战期间河南发生的天灾人祸为素材,《集结号》以解放战争中一次战役为素材……与此应合的是,冯导取材于都市的影片的主题均围绕人物的情感生活而展开,它们或反映平民人物的理想吁求,如《甲方乙方》《不见不散》,或对社会阴暗面进行嘲讽抨击,如《一声叹息》《手机》《非诚勿扰》系列;取材于历史的则以宏大历史题材来讲述人的尊严,如《集结号》《一九四二》等。冯氏电影的情节发生的空间既有国内也有国外,除《不见不散》少数几部发生在国外的空间外,其他的均在国内。其次,其类型和流派均为现代性。我们从电影题材类型来看,冯氏电影大约可分为:(1)情感型,如《一声叹息》《不见不散》《手机》《非诚勿扰》系列等;(2)灾难型,如《唐山大地震》;(3)军事型,如《集结号》;(4)历史型,如《一九四二》《夜宴》等四大类;从电影流派来看,则冯氏电影基本属于现实主义或浪漫主义范畴,没有特别前卫创新的类型。

第二,冯氏电影具有后现代特点。“后现代”这一说法最早来自于1870年前后,英国画家曾用“后现代绘画”一词来指称那些比法国印象主义绘画还要现代和前卫的作品。之后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历史学家汤因比用“后—现代”来指一个以理性主义和启蒙精神崩溃为特征的“动乱时代”。六七十年代,它被美国学者广泛讨论,用以描述某些与现代主义迥然相异的新作品和新现象。到80年代,关于后现代的论争风靡全球。众多学者从不同立场和视角谈论“后现代”这一包容极大,无法实证的话题,使这个概念变得异常复杂。他们对“后现代”的特点各自提出了不同的理解,如去中心、无深度、平面化、多元化、互文性、文本化、戏仿、悖论等不一而足……[1]结合冯小刚的电影与后现论来看,笔者认为冯氏电影的后现代特征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人物平民化。即冯氏电影没有传统意义的那种弘扬主流意识形态的高、大、全式的中心人物;(2)语言游戏化。这是指其人物的台词大多采取“拼贴”技巧,即把看似无关、语体语域不一的各种话语掺杂混合在一起,然后在貌似不恰当的时空讲出来,却产生了一种意想不到的、讽刺性、喜剧性效果,如“打死也不说”“地主家也没余粮啊!”(《甲方乙方》)“黎叔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天下无贼》)冯小刚也曾就台词说过,“一个是反向思维,一个是假正经,再就是你得旁征博引,把好多不相干的事情扯到一起来。同样的话语,一旦转换了语言环境和说话人的身份,就产生了一种悖反的喜剧效果。”[2]这就或多或少地表明冯小刚是熟悉悖论、拼贴等后现代技巧的。因此,他能娴熟地创造人物所需要的台词,这些台词在其影片中的确产生了强烈的喜剧性的反讽效果,从而解构了传统美学意义上的庄严和崇高。我认为这是冯导多年以来形成的风格,恐怕是难以改变的特点了。(3)平面无深度。这是指大众看完其电影后的感觉。人们看完后除了获得短暂的满足外,心灵深处的震动较小。这不是责怪,因为在大众消费的娱乐时代,电影也成了符号或能指。大众消费完之后,就如同消费普通商品一样,走出影院之后的那种快适也就如同羽毛般飘浮地离开了。(4)悖论叙事和狂欢化。冯氏电影除了语言的悖论叙事方式外(如前文所述),其文本情节也有悖论特征,如在《天下无贼》中傻根希望天下无贼的想法和整个一节车相充满贼就形成典型的悖论;在《手机》中,手机作为现代通讯工具使得人们的沟通变得十分便捷,但同时又使得人们的隐私便捷地大白于世,科技理性的进步反而成了破坏和谐社会的罪魁祸首……冯氏电影的狂欢性在《甲方乙方》《非诚勿扰1》《大碗》等片中均各有表现。《甲方乙方》讲述的是小人物通过圆梦的形式来实现梦想,这本身就是一种娱乐、一种游戏,好比欧洲中世纪的狂欢节,只有在这一天才人人平等,可以尽情发泄,戏谑任何人;在《非诚勿扰(1)》和《大碗》中为活人举行葬礼,这更是典型的狂欢仪式!这种仪式是一种戏拟、表演,让大众获得了一种快适、满足、发泄,但这也有荒诞滑稽、黑色幽默的味道,让大众啼笑皆非。在此,葬礼已经不是观众所理解的传统的葬礼了,已经被符号化了。(5)作品的互文性。这是指冯氏电影文本之间相互指涉。这种指涉有两种形式,一为外指,一为内指。前者如《夜宴》和其他文本互涉,如和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就存在着互文性。《夜宴》借用了《哈姆雷特》的形式和结构,将故事情节发生的空间搬到了五代十国时期,人物换成了太子无鸾、婉后、殷太常、青女以及篡位的皇叔,因此,大众看过之后称之为中国的宫廷剧。冯导在该片的国际宣传中也称其为“东方的哈姆雷特女士”[3]。这就看出《夜宴》和《哈姆雷特》之间的互文性。笔者认为冯氏电影的另一互文性为内指,这是指冯氏在自己作品之间互涉。如从整体来看《一声叹息》《不见不散》《手机》《非诚勿扰》系列,我们发现:第一,它们的类型模式相似,均为情感类型;第二,人物的身份地位相似,均为都市平民;第三,表现方式相似,影片只呈现而没有导演明显的批判或赞同倾向。这种手法是符合当代审美吁求的。

那么,是什么特点吸引了大众呢?首先,冯氏电影打动大众的是“情”。无论是片中的友情、亲情、还是爱情等,我们都为其“情”所动。如果说我们在看《唐山大地震》时,因为其中温暖温馨的亲情而流泪的话,那么这种泪水只是人性的自然流露,要做到这点对于一般导演来说并不难,我国就还有很多出色的悲情片,而到了《集结号》,因为其中主人公谷子地顽强坚守而最终完成了夙愿,为战友们赢得名份,此时大众的泪水则是人性的升华,是主人公人格的崇高引起了大众的崇敬。在大众消费和大众文化时代,大众更多的是注重娱乐轻松,他们不需要崇高、英雄,传统价值正在渐渐消失,因此以宏大主题叙事为背景来讲述“超人格”①且能获得观众认可,尤其难能可贵。王一川教授曾将《集结号》概括为“三跨越”。“第一是跨越了我们通常的战争片,就是不像过去那样把战争浪漫化、乐观化,而是着重揭示战争中的残酷性、牺牲性和无奈性,退一步之后,再写出了战争的令人震撼的壮烈场面。第二是跨越了通常的英雄主义。第三个跨越,就是跨越了你过去的着力在大众戏谑上的贺岁片模式。”[3]同时《集结号》还被认为是主流意识形态和大众娱乐完整“缝合”的片子。“而这次(指《集结号》)就是把大众戏谑和主导价值要求的大众感奋缝合起来了。……这次终于实现了“缝合”。这可以说是当前国内电影界值得重视的新缝合:以往的大众娱乐与主旋律理念终于在《集结号》中实现了“两江汇流。”[3]这种“汇流”满足了大众对情感和尊重的需要,而这些需要在大众娱乐消费时代正在破碎或缺失,这正如德国思想家韦伯所说:“那些终结的、最高贵的价值,已从公共生活中销声匿迹,它们或者遁入神秘生活的超验领域,或者进入了个人之间直接的私人交往的友爱之中。”[4]因此人们只得在影视、网络等虚拟的空间获得。其次,是人物的边缘化。即其人物的身份地位均为平民化人物,不是体制化的代表,不是“高大全”的化身,大众有熟悉、亲近感。第三,语言的戏谑风格。这一特色在冯导拍制电影初期虽受作家王朔的影响,但是经过冯导的演化,已经行成了“冯氏风格”。而这种诙谐轻松正好符合娱乐时代的潮流。第四,成功的商业运作模式。冯小刚曾承认自己是一个商业导演,他知道怎么来进行商业运作。所以每当一部影片杀青之际,他都要大肆宣传,甚至借助国家的宣传喉舌《新闻联播》来造声势,②这也是其影片叫座的一个原因。

虽然,冯氏电影如此叫座,但孤陋寡闻的笔者还是有些浅见要说:(1)演员和人物比较单一平面化。冯氏电影老是葛尤、徐帆等几张“面孔”,男主角给观众总是一副“世事洞明”的样子,女主角则是“受害者”。(2)语言有程式化倾向。人物语言多是“冯氏风格”,不温不火。(3)类型和题材有待拓宽。如果我们认真分析其题材和类型,就发现其实冯氏电影的题材和类型还是比较少(见前文所述)。(4)和欧美电影强国相比,其想象力还不太丰富。当然这是我国电影的弱项。但是,我们希望冯导能够在这方面有所突破。

注释:

① 参见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对人格的解释。

② 《集结号》和《唐山大地震》都曾在《新闻联播》上做过宣传。

[参考文献]

[1] 道格拉斯·凯尔纳,斯蒂文·贝斯特.后现论——批判性质疑[M].张志斌,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6~21.

[2] 冯小刚.冯小刚自述[J].当代电影,2006(06).

[3] 冯小刚,郑洞天,王一川,陈墨,檀秋文.集结号[J].当代电影,2008(02).

[4] 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北京:三联书店,1998:193.

[作者简介] 邓文生(1967—),男,湖南安化人,硕士,2007~2008年美国哈町大学高访,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外语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世界文学。

上一篇:现代体育电影的发展目的及方向探讨 下一篇:浅谈民歌在中国—东盟文化交流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