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中跨栏跑课堂教学策略

时间:2022-08-11 08:12:49

试论高中跨栏跑课堂教学策略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激发学生参与跨栏跑训练的兴趣、提高学生顺利过栏的完美技巧和切实把握跨栏跑的关键环节等方面论述了高中跨栏跑课堂教学策略。

[关键词]跨栏;过栏;速度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中体育田径教学得到了健康发展。其中,作为田径运动中最具活力的跨栏跑项目,由于其技术复杂,对速度、力量、柔韧性、节奏感和空间感都有很高要求,导致不少学生望而却步,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项目课堂效率的提高。那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取哪些教学策略呢?

一、对症下药,激发学生参与跨栏跑训练的兴趣

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他们在练习跨栏跑时往往出现犹豫不决、情绪紧张、动作僵硬和怕摔等心理障碍,究其主观原因如下:一是对自己在训练过程中完成动作信心不足,对自我运动潜能缺乏自信心;二是在以往的体育训练或生活中曾因跳跃动作跌倒而受伤,因而看到跨栏架就产生恐惧心理,缺少克服困难的勇气;三是由于部分学生腿部力量相对较差,经常不能完成课堂三维教学目标。为此,老师首先要坚持攻心为上的教学原则,努力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循循善诱地引导学生明确跨栏项目对身体的锻炼功效;其次,老师应帮助学生克服过度焦虑的心理,善于学会观察,仔细分析学生练习活动过程中的各种情绪表现,对力量相对较弱、胆量较小的女生加强鼓励、引导,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对策。

二、突出重点,提高学生顺利过栏的完美技巧

在一般性的柔韧训练和确定“摆动腿”后,老师不仅要加强学生“跨栏步”的练习指导,还要结合摆臂练习和上体前倾的动作来体会上体与“跨栏步”协调配合。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柔韧素质,又可通过身体感受器官使受到刺激后的反射活动建立正确的过栏动作表象,更有利于动作技能的高质量形成。

过栏技术训练的重点主要包括起跨和摆动两个方面:

起跨。学生起跨动作是否正确决定过栏速度动作效果和下栏后的跨跑结合,起跨最终一步主要靠前脚掌支撑,起跨腿脚掌落地快,并快速转为后蹬,整个支撑时的身体重心处在离地面较高部位。适度、正确的后蹬角度,可以获得较大的向前水平分力,缩短过栏时间。起跨点距栏过近则会使起跨蹬地角加大,身体腾起过高,妨碍摆腿动作;起跨点距栏过远会造成过栏困难,甚至摆动腿碰栏。老师在相应教学训练中应根据学生动作结构的特点,抓住主要环节,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从而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摆动。每当学生起跨腿脚掌着地时,摆动腿以便从后向前上方摆动直到膝关节超过栏板高度,小腿高速前摆,而摆腿速度越快,越有利于加大起跨蹬地力量和完成摆动腿过栏的完整动作。当学生的脚掌接近栏板时,摆动腿近似伸直,脚尖稍微上翘,并开始做下压摆动腿;当学生在身体处于栏板上方时,摆动腿膝关节微小弯曲,此后伸直下放,加大它和身躯的夹角,加速腰部前移。当伸直下压的摆动腿在接近地面时,前脚掌应做积极扒地动作,脚前掌在身体重心投影点前10―20厘米处着地,着地点距栏约为1.30―1.50米。鉴于起跨腿这一特殊动作的复杂性,教师务必要求学生除加强关节处的柔韧性、力量和灵敏等素质练习外,还必须注重起跨腿外展提拉动作形式的训练,如尽量多做原地支撑的起跨腿侧提拉训练、 慢跑和中速跑跨栏步模仿练习,从而不断提高完成动作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最终完成课堂教学目标。

三、强化速度,切实把握跨栏跑的关键环节

速度是田径运动中非常重要的要素,在高中生跨栏短跑项目中,速度居首要地位。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务必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原则,高质量地完成三维教学目标。笔者在日常教学中抓住以下两大环节:

第一,采用常规手段提高学生的平跑速度。

针对一般的学生,在课堂训练中贯穿短跑训练,尽最大可能地提高每一个学生的速度冲击力。如我在引导学生进行平跑速度训练时,强调突显“高重心、快频率”的跨栏跑速度技术特点,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如下途径进行训练:坡度为22度―50度的下坡跑、短距离50米―100米短跑、带有标志物的快速高抬腿跑和400―800米中长跑等训练方法。

第二,采用专项手段提高高素质学生的奔跑速度。

鉴于部分学生的身体客观优势,教师只有坚持平跑速度和跨栏技术有机结合的策略,才能使学生取得优异成绩。因此,我在教学实际中针对具有客观优势的学生采取如下练习方法:一是增加跨栏跑的难度,适当缩短栏距。二是科学变换栏间节奏的跨栏跑。这个环节重点突出在三步节奏上,其宗旨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距离感和节奏感,如五步三步五步三步、三步三步五步等。三是适度变换栏高的跨栏跑。在引导学生训练时,老师应重点变换第一栏和第二栏,如第一栏高0.70米,第二栏高0.84米;第一栏0.80米,第二栏高0.84米。通过类似的训练,体育尖子生会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

体育教师一定要在践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中,以高中体育新课程标准为指导,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目标而奋斗。

上一篇:从新托福模式看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新动向 下一篇:提高初中生历史学习兴趣的课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