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传统优势 注重改革创新

时间:2022-08-11 08:02:21

发挥传统优势 注重改革创新

昆明,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灿烂的历史古迹、绚丽的民族风情。五百里滇池、石林世界地质公园、世界园艺博览园和云南民族村等闻名全国。在过去的几年里,昆明在深入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始终坚持强化德育的重要地位,把创德育工作特色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重点工作之一。

抓好抓细养成教育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而培养健康人格应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入手,从细节抓起。

在昆明度假区大坝中心小学,记者看到校园里花草繁茂,石榴已在枝头初露红脸,“但学生都不会去摘”,大坝中心小学王莉校长说。该校以“每日改进,终有所成”为校训,教育孩子们慢慢养成学习、生活的好习惯。

记者到达柏宁格双语幼儿园时正是孩子的午餐时间,小朋友们围坐在小饭桌旁,安安静静地等待开饭。那些在家里一直由家长喂饭的低龄幼儿,“我们会教孩子,但不会包办,孩子必须自己学习。”园长杨玉蓉告诉记者。幼儿园的老师穿着统一的工作服,态度严谨,杨玉蓉说:“当我们和孩子在一起时,教育就已经开始。”

养成教育最为典型的是盘龙区金康园小学。这所小学的卫生间没有任何的异味,秘密之一就是冲水按钮上包裹的小小绸布,它提醒学生要记得冲水;洗手池变成走廊里长长的洗手槽,高度正好适合孩子们的身高,洗手槽周边的地面,没有一丝的水痕;楼梯遵循按右行走的原则,地面贴着各色卡通脚印,引导孩子有序上下楼梯,能够让全校1000多学生在56秒的时间内疏散到操场;计算机教室外面的地上,贴着机器编号,孩子站好队,进入教室后能够井然有序地找到自己的位置,无需教师花费时间精力去维护秩序。

让学生做到习惯成自然,这无疑是一种功夫,养成教育只是平凡的教育工作,但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就是成功。

借标准化改造提升德育环境

社会心理学的“破窗理论”揭示了一个朴素而重要的道理:环境具有强烈的暗示和诱导性。人天生具有仿效性、从众性,“而环境则会给人以最直接、最强烈的暗示。对于完美的东西,大家都会不由自主地维护它,舍不得破坏。”对坏的东西,则不惜让它再坏一些。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曾言:“我们先塑造环境,环境再塑造我们。”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老师授业育人的主阵地,是师生情感共鸣的精神家园。整洁、明丽、蕴涵思想、凸显人文追求的校园环境无疑能提升学生的审美品位,激发学生朝气蓬勃的精神,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在过去的几年里,昆明市投入逾40亿元进行农村中小学标准化改造,不仅提升了中小学办学的硬件水平,更改善了德育环境。昆明石林巴江中学是高起点新建的一所全寄宿初级中学,整合了4所乡村中学,是石林彝族自治县教育区域布局调整的典范。记者来到巴江中学时,校园投入使用已经3年,看到不同于老校区师生的精神风貌。

毗邻滇池的大渔中心小学,是一所新建的标准化小学,站在最高层的楼台,可以远眺滇池。前后两楼,楼廊相连,红色的墙壁让人精神振奋;铺着地砖的地面,不见一丝纸屑;绿树掩映中乒乓球台一字排开,一侧是篮球场,篮球架下几个孩子正在玩球;另一侧是标准的网球场,以及有250米标准跑道的田径场,中间铺满了绿草。优美的环境陶冶了师生的性情,能在这样的学校学习的孩子,何其幸运!

巴江中学和大渔中心小学只是昆明标准化改造学校的缩影。当学生漫步在这样整洁、幽静、充满现代文化气息的校园时,谁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破坏它的和谐美?环境好,不文明之举也会有所收敛;环境不好,文明的举动也会受到影响。

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校园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习惯。昆明大手笔投入的农村中小学校园标准化改造,首先提升的就是德育的环境、育人的环境。

以德育实现合并学校的文化整合

学校合并是我国基础教育领域近年来的常见现象,并校的原因多种多样,如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规模,或者将规模太小的学校并为一所异地重建,或者中小学校的结构布局与新城镇建设、旧城区改造已不相匹配。

澳大利亚学者哈尔曼在研究组织合并时指出,组织合并是两个或者更多的组织放弃他们各自法律、文化的独立个性,支持一个新的单一管理系统控制下的统一体的整合。学校合并属于组织合并,物资、财务、人事、制度等属于合并操作的首要因素,它们是中小学校合并的直接对象。这些显性因素的有效整合使合并中小学校的物质环境得以一体化,但作为一个整体的组织要想有效运行还需要将原来不同的价值观、传统仪式等隐性文化整合为一个新的个体,这是所有学校合并后必须面临的问题。

昆明五华区红旗小学以百姓公认的优质学校—红旗小学为基础整合了布新、靖国两所小学,属于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而合并建成的学校,师资、生源、家长整体的文化程度有比较大的差异,文化整合的难度很高。该校校长陈丽莎认为,“德进业修,通于天地者,德也”。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她提出了以“尊重文化”为特色的校园文化建设。首先从尊重人入手,要求教师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其次是尊重物,建设好校园环境;第三是尊重生命,结合“三生教育”开展好生命教育。学校将教师按学科分组,进行头脑风暴,大家畅所欲言,最后“合并同类项”,形成统一的规章,在更高水平上完成了学校的“合并”。

大渔中心小学则由五所乡村小学合并重建而来,离昆明市区有一小时的车程,是一所处于农村学校向城镇学校转型的学校。在该校校长赵汝玲看来,“整个小学都是德育”,她首先要求教师注重礼貌和仪表,田塘和课堂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环境;其次是通过制度抓教学,教师撞木钟的态度没有了,变得认真了;教师的工作方法也变了,变得更加科学、更有效率。新建的大渔中心小学不仅有了新的环境,还有了新的规则和文化,完成了从硬件到软件的整合。

鼓励学校结合实际开展德育工作创新

德育工作创新首先要转变观念。昆明德育工作观念的转变,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从封闭式的德育观向开放式的现代德育观转变。在社会信息化时代,传统意义上的校园围墙已无法挡住汹涌而来的信息流,封闭的德育环境已不存在,要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的信息选择功能和文化整合功能。二是从传统的防范型德育观向主动发展型德育观转变。传统的防范型德育企图在孩子与社会现实生活之间筑起一道围墙,让他们按照成人的意愿成长,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三是从传统的灌输式德育向促进学生道德能力发展的转变。在复杂的开放的信息社会中,面对多样化的社会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经济利益,教师应积极主动引导学生学会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自主选择高尚道德和健康人生道路,促进他们主动健康地发展。四是从传统的家长式教育向尊重式教育转变,传统的管、压教育施加给学生的是被动服从,没有把学生看做德育的主体,缺乏对学生的尊重与人格的塑造。

时代在发展变化,学生成长环境在变化,德育工作的要求在变化,不变的是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记者在五华区春城小学看到了今年三月开张的“美德银行”墙上挂的存款表:用红星来表示不同班级的“存款”数量。学校号召学生“日行一善”,教师随时可以认定学生的善行,并且可以签单增加班级存款,反之也能减少班级存款。金康园小学则开设了红领巾爱心银行,学生如果有东西掉了,大多能在这里找回来。

同样是传统经典教育,且看昆明武城小学是如何诠释给学生的。武城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传统经典在武城小学不仅仅用来朗诵,还可以用来当歌唱,当剧本进行演出,他们从聋哑人的手语中受到启发,创造性地编出了“经典歌体操”。

官渡区关上实验学校,在短短的五年里由一所百姓眼中的普通小学变成了优质学校。学校的图书馆是完全开架式的,适合不同年级学生的书分放在书架的不同层面,便于学生取阅,书架除了用来放书还将图书馆分隔成不同的功能区,甚至还开设了一个小小的讨论区,里面摆了一张小会议桌和一圈椅子。该校最值得称道的还有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即用多层面、多侧面的指标来对学生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发展。

创新很抽象,但昆明的德育工作创新很具体。

注重少数民族道德文化传承

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是各民族在其长期发展的历史中世代传承而逐渐积淀起来的文化现象,也是各民族凝聚本民族力量的准则。

云南各少数民族由于受大山大河大江阻隔,“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地理地貌,加之社会历史发展、生产水平、心理素质等差异,形成各民族各自不同的习俗,构成多元并存、各放异彩的少数民族社会道德风尚。

但云南少数民族内心深处秉承“同耕共饮、纯朴善良、兼收并蓄、天人合一”的道德理念,保持着“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患难相救、团结友善”的道德情怀,崇尚“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善良勤劳、诚实守信”的道德行为准则,流淌着“山水相连、语言相通、血脉相近、和睦相处”的和谐道德渊源。

石林彝族自治县,美丽善良的彝族姑娘阿诗玛的故乡,有摔跤之乡的美名。该县民族小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90%以上是彝族孩子。面对1100多名住校学生,虽然只有毕海清老师一个宿管员,但学生宿舍井井有条。他把宿舍管理规定,编成歌诀,印挂在每间宿舍的墙上,对违反规定的孩子,毕海清老师就带上吉他,坐到那个孩子的宿舍床上,给他唱一遍宿舍的规则。“他们都很自尊,说一次,一般都不会再犯”,毕海清告诉记者。

毕正华副校长告诉记者,学校提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学校的学生小广播站,坚持至今已经16年,成为学生交流的重要平台;学校开设了专门的民族摔跤班,是传统体育特色项目;学校的民族歌舞艺术团,曾参加全国新农村建设展演,并获得金奖。

少数民族传统道德是团结互信的黏合剂,少数民族传统道德中倡导的团结、善良、平等、互助、勤劳、勇敢等品质,既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应有之意,又需要教育工作者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参与和大力支持。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非常多的省份,昆明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注重少数民族道德文化传承的做法,对云南其他地方亦有启发意义。

上一篇:德育是一个整体 下一篇:云南“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