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式太极拳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指标影响的研究

时间:2022-08-11 06:45:08

24式太极拳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指标影响的研究

摘要:文章以24式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体质测试指标的影响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及逻辑分析法,对反映大学生身体形态、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的体质健康指标进行测试和分析,分析实验前后指标的变化,探索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健康体质测试指标的影响,以为提高和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具有重大的意义,也为高校开展太极拳运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24式太极拳 大学生 体质健康测试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8-0049-03

太极拳作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最具代表的体育运动项目之一,是中华民族的一项古老健身方法,其健身功能已被世界所公认。当前太极拳在高校已经得到较好的推广和开展,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喜欢这一运动项目。根据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为了促进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养成经常锻炼身体的习惯,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本研究对中北大学2012年入校的大学生参与24式太极拳练习前后健康体质测试指标的变化,进一步探索24式太极拳对大学生健康体质测试指标的影响。这对改善当代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具有较大的意义,也对太极拳运动在高校中的开展与普及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4式太极拳对中北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指标的影响。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超星数字图书等资源以获取国内外关于学生体质健康的相关研究的资料。

1.2.2 专家访谈法

关于本研究的实验设计、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方法的应用等问题都已征求相关专家的意见。共访谈专家6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2人。

1.2.3 实验法

选择中北大学2012级非体育专业的本科学生,以单位招募志愿者的方式,确定受试人选,男生40人,女生40人,共计80人。观察经过一个学期16周(2012年9月-2012年12月)24式太极拳训练前后体质健康的指标,分析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指标的影响状况。每周3次,每次90分钟。

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指标的选取与测量,主要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

(1)身体形态的指标包括:身高、体重和克托莱指数;

(2)身体机能的指标包括:肺活量、800米/1000米跑;

(3)身体素质的指标包括: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

为了保证数据真实可靠,综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验的主要测试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和800米/1000米共5项指标。

实验测量所需仪器:采用“中体同方”的测试仪器,身高,体重测量仪(20084312)、肺活量测试仪(20084344)、坐位体前屈测试仪(20084315)和立定跳远测试仪(TY-2000(5000)-A2(3)Z)。

1.2.4 数理统计法

本研究数据处理软件主要为Excel 2003及Spssl4.0数理处理软件包。采用的描述统计法,采用平均数±标准差的方式。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测试前、后都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选取显著性差异标准为p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身体形态指标

身体形态采用测量实验对象的身高和体重计算其克托莱指数进行评价,以体重/身高×1000,确定学生的体形匀称度,从而判断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身体形态的影响。(见表1)

在大学生经过16周24式太极拳锻炼前后,在身体形态方面,虽然身高体重有所改变,如男子克托莱指数由362.31±39.04改变为374.35±37.98,但是经过相关检验P>0.05,都表现出无统计学意义,并无显著性差异。因为虽然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但男生、女生的身高发育已经到了缓慢阶段,在短短的16周时间内,身高发生的变化是不显著的。而体重指标由于受遗传、饮食和运动等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在实验过程中有着一定变化,但从实验结果来看,受试者的体重也都处在正常范围内,说明24式太极拳在短时间内对身体形态的影响不是很明显。

2.2 身体机能指标

在身体机能方面,本研究主要测试了肺活量和800米/1000米两个指标。这两个指标能综合反映人体心肺器官功能状况。

2.2.1 24式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肺活量的影响

肺活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同时也是评价人体呼吸系统机能状况的指标。由于肺活量的大小与体重、身高、胸围等因素有着一定的关系,因此在评价时经常采用的是肺活量体重指数,肺活量体重指数=肺活量/体重(肺活量单位为毫升,体重的单位为千克)。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看到习练16周24式太极拳前后受试者的肺活量,都在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正常范围以内。从测试结果来看,经过了16周的太极拳练习后受试者在肺活量和男生的肺活量体重指数指标上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

适当的进行有氧运动可以提高呼吸肌力量、耐力及肺活量。太极拳运动主要强调动作和呼吸相互协调配合,轻柔缓慢的动作,配合上均匀细长的呼吸,这都对人体的呼吸系统起到良好的强健作用。太极拳呼吸方式多采用“腹式呼吸”,也就是通过膈肌的升降来扩大或者缩小肺部的体积容量,来提高膈肌和腹部肌肉的活动度,使胸廓的牵引空间加大,起到提高肺活量的作用,另外“腹式呼吸”还能对人体的五脏六腑起到一定的按摩作用。在实验过程中大学生能够在24式太极拳练习的中做到动作的开合、屈伸、升降同均匀深长的呼吸结合起来,促进增加了肺活量。

2.2.2 24式太极拳运动对大学生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男生1000米和女生800米跑可以测试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水平,这可以反映心血管系统功能和机体的耐力情况。

太极拳所强调的“含胸拔背”,可以促进膈肌的下降,从而增腔的容积,以提高肺换气的效率,提升膈肌运动幅度,加强了呼吸肌与横隔肌的力量,提高肺部组织换气的能力,增进其全身的血液循环系统,改善自身心脏的供血功能。

24式太极拳锻炼时人体大脑进入放松状态与身体放松运动相结合,从而改善了全身神经控制过程,减少了在运动过程中能量的损耗,促使ATP储存于肌肉中,随着肌肉中ATP含量的增加,也加速了在神经冲动作用下ATP的分解与再合成的速度,因此提高了人体的快速运动能力,这从表3的男子1000米跑和女子800米跑成绩较实验前显著提高的结果(P

因为24式太极拳练习过程中,运动强度可以基本控制心率在140次/分钟左右,每次训练的时间在90分钟左右,这是有氧耐力训练的合适刺激强度,长期进行这样的训练可以使机体的有氧耐力和运动能力产生适应性的生理生化变化。因此长期习练24式太极拳可以使男、女大学生的心肺功能得以有效改善,并提高其有氧耐力运动素质水平。

2.3 身体素质指标

在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上,本研究测试了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2项指标。坐位体前屈主要反应人体躯干、腰、髋等部位的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及身体柔韧素质的发展水平。立定跳远测试是反映大学生的下肢力量和身体协调能力的项目。

2.3.1 24式太极拳运动对坐位体前屈指标的影响

坐位体前屈是反映人体柔韧素质的测试项目,可反映静止状态下躯干、髋、腰等部位的关节、韧带、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以及学生身体柔韧素质的发展水平。柔韧性的提高对增强身体的协调能力,更好地发挥力量、速度等素质,提高运动技能和技术,防止运动创伤等有积极的作用。

由表4可知,24式太极拳练习前后对坐位体前屈指标的影响,男生、女生在坐位体前屈的指标上都有显著性差异,其中男生为非常显著性差异(P

“沉肩坠肘”、“主宰于腰”是太极拳的精髓,以腰部带动四肢,舒展肩部肌肉与韧带,提高肩关节的灵活性,加大活动幅度,还能增加腰背部肌肉的伸展性,进而提高身体屈伸的幅度,所以,长期进行太极拳练习有助于提高人体的柔韧素质。

2.3.2 24式太极拳运动对立定跳远指标的影响

立定跳远能够反映受试者下肢爆发力及身体协调能力的发展水平,同时对腰腹力量也有一定的反映。

经过16周24式太极拳练习前后结果表明,男生在一分钟跳绳指标上表现出非常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16周的24式太极拳练习对男性大学生立定跳远指标的影响非常显著,但对女大学生影响不明显。

太极拳讲究心静体松,内外兼修,它具有健身和修心的作用,长期练习太极拳,可以有效提高上、下肢的协调性。24式太极拳动作左右对称,降低重心,对腿部力量要求较高,动作舒缓,运动时间较长,有助于增加习练者腿部力量,能够提高弹跳能力和身体耐力。

在练习过程中,男生腿部力量较大,可以充分降低身体重心,达到技术动作要求,所以腿部肌肉能够得到充分的锻炼,立定跳远指标能够在练习后得到一定提高;而女生技术动作不到位,没有起到锻炼腿部肌肉的效果,所以练习太极拳前后对其立定跳远指标影响不够明显。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16周的24式太极拳锻炼,对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总体上没有显著影响作用。虽然16周后受试者在身高、体重及克托莱指数上较习练前有所改变,但是没有统计学意义,无显著性差异。

(2)16周的24式太极拳锻炼,对大学生肺活量、肺活量体重比、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坐位体前屈和男子立定跳远指标总体上都有着显著性差异,尤其是在女子肺活量体重比、男子坐位体前屈和男子立定跳远的指标上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说明习练24式太极拳对提高大学生心肺功能、耐力素质、柔韧素质、爆发力和协调性有着显著作用。

3.2 建议

(1)练习24式太极拳可以明显增强大学生的体质,能有效增强大学生呼吸机能和心血管机能,改善身体的柔韧素质、力量素质和协调能力,24式太极拳应在高校更好的普及与推广。

(2)高校将24式太极拳的习练放在工间操时间,带动大学生更多的加入到24式太极拳的队伍中,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

上一篇:星站电源系统的改进 下一篇:河南省方城羊角山铅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