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的内部控制与改革创新

时间:2022-08-11 04:36:02

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的内部控制与改革创新

内容摘要: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完善程度及执行效果,关系着国家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乃至安全。随着控制环境日趋复杂和多样化,内控制度建设严重滞后,当前事业单位财务需要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与改革创新。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改革创新

国在由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事业单位的客观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并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机制,是事业单位在转轨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当前事业单位财务的内部控制与改革创新成为时代的迫切需要。

一、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现状

行政事业单位作为财政拨款单位,其财务是消耗性的纯支出型财务。财务管理的大收支模式,要求对支出实施严格控制。长期以来,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只反映上级单位的拨款和支出情况,是一种比较简单的拨款、支出预算,而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也比较简单,这种状况只能适应计划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事业单位的客观环境、工作任务、管理体制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事业单位在这种变化。从外部环境来看,国家机构改革后,政府管理上缺位。由于国资委的成立,没有及时明确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的归属和管理方式,各单位按照各自方式管理经营其资产,这部分资产处于“监管真空”。正是这种国家投资、无人负责的体制,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普遍存在利用效率低、浪费与流失严重的状况。随着各项改革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管理层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随着企事业单位改制工作的推进,事业单位将面临诸如财务状况的总体失衡风险、国有控股企业的连带责任风险等。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财政资金的大量投入,国有资产的迅速累加,无疑增加了财政资金在运作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审计中发现财政部门安排给行政事业单位的专项经费被挤占挪用的现象十分普遍,专项经费难以发挥应有的资金效益。

内部环境看,因外部环境变化导致重大风险的责任在于决策者对风险控制与防范的认识不足。而当内部环境恶化时,则造成内部控制失控。内部环境包括:管理层各级管理者的职业素质。包括知识与技能,职业操守与道德品行等。管理体制上,单位财务支出管理方法落后,经费不足与损耗浪费并存,预算控制缺乏刚性,从而给财政资金运作带来了潜在预算失控的风险。随着部门预算改革的推进,预算控制得到了一定程度加强,但仍较薄弱。个别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或其会计主管人员连会计从业资格证书都没有取得。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较低,缺乏对违法违纪行为的辨别和拒绝能力,在执行会计制度、法规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偏差和错误,从而造成不应有的损失。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监督很薄弱,管理控制方法不先进,内部评价监督没有起到应有作用。

二、实施内部控制制度改革创新的必要性

实施内部财务控制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国民经济规模的高速增长,政府部门包括各种事业单位的规模和结构都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政府部门内部的职责向多元化转变,其规模也在逐步扩大。在这样一种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如何加强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尤其是财务控制制度建设,为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一个比较坚实的保障体系,或者叫做防火墙,就显得非常有意义。实行内部财务控制是建立公共财政体系的必然要求。按照建立公共财政的要求,部门预算、政府采购、集中收付以及国库单一账户制度等多项改革措施相继出台,其最终是要建立一种简洁明快的公共财政运作制度。在这样的一种架构之下,单位或者部门内部的财务管理工作再也不能象计划经济体制下那样依靠单调的行政命令和职工个人的自觉性来维护,而是需要严密而又科学的管理手段,包括全面预算、责任预算、绩效评价。实行内部财务控制是加强会计核算,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必然要求。

三、加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改革创新的原则与措施

合法性原则。行政事业单位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必须遵循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并把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落实到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中去。这是建立内部控制制度体系的基础。有效性原则。内部财务控制应当约束单位内部涉及财务工作的所有人员。任何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财务控制的权力。在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的必要性基础上,通过讨论内部控制及风险防范面临的问题,提出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控制制度体系的原则和具体举措。内部控制作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很受理论界和企业界的重视,而我国在这方面却有所欠缺,许多单位内部控制基础薄弱,还存在许多问题。

在部分事业单位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制度,但在实际工作中执行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费用管理失控。少数会计人员在审核中丧失了应有的责任感,认为有领导签字,我就照办,使会计内控有名无实,导致费用支出不合理。会计核算失真。一些事业单位为了谋取小集体利益,会计人员随意进行会计账务处理,会计核算错误。审计中发现有的事业单位对用公款采购的办公用品管理不严,内部控制不到位,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加强内部监督,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作用,针对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及内部控制执行中的薄弱环节,及时修正内控制度,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增强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思想道德品质,加强会计人员的学习和教育,切实帮助他们提高业务素质,确保其严格履行法定责任。

参考文献:

[1]申桂南.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建议[J].中小企业科技.2008,5.

[2]李亮华,胡兴华.浅议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质量.2008(1).

[3]沈涛.试论事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J].财会研究.2008,5.

[4]沈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突出的问题及对策[J].审计与理财.2007,11.

[5]肖欣.完善事业单位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J].财务管理.2005,7.

上一篇:从本次金融危机看金融衍生品的风险与管理 下一篇:浅谈地方政府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