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四大支柱”凝聚校园文化精髓

时间:2022-08-11 04:18:37

用“四大支柱”凝聚校园文化精髓

【关键词】 四大支柱 校园文化精髓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9889(A).2011.11.010

“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家庭收获快乐”是我校坚守的办学理念。我校教育教学紧紧围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核心理念展开,一切校园活动都体现并向社会传递着“家庭拥有健康成长的孩子就拥有快乐的源泉”的教育诉求。为此,我们在定位学校发展方向、教师培养、学生培育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谋划,并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借学校百年文化底蕴,以“四大支柱”建构学校办学框架,凝聚学校校园文化精髓

一、 基于地域民情,定位发展方向

我校地处漓江之畔王城脚下,地理环境古朴、典雅,自古密集官宦商贾布衣,儒商并存,贫富共处。历史的积淀使我们的学校特点显著:逾百年的办学史在广西屈指可数;校名与国名同含“中华”元素,师生谦和、勤勉、内敛等群体气质显著;辖区覆盖近半老城区,老城区中又有全国闻名的先进社区,信息传递迅速,居民一向关注时事。

立足以上地域民情,我们给学校发展的定位是:办优质教育,创品牌学校。并以此定位整个团队的教育理想,借助团队的力量,在办学实践中将其在各个维度顺利展开,变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目标:

首先是让“书香校园,优质教育,全面发展,快乐成长”成为团队的管理目标。为此,我们的校园布局力求“散发书香”,课堂教学追求“和谐灵动”,课程设置体现“齐全实在”,开展活动确保“快乐参与”。

其次是让“温文尔雅,性格开朗,广学博识,教学精道”成为教师的专业成长目标。我们认为,教师应当温文尔雅,自觉去除粗俗,将师表的示范效应发挥到最佳;教师应当性格开朗,自觉去除冷漠,将阳光情感传递给每一个学生;教师应当广学博识,自觉去除浅薄,扎实把握教材,务必保障教育实效;教师应当教学精道,自觉去除粗浅,堪当育人重任,惠及所教学生。

再次是以“明天的我是中华的骄傲”为校训,作为学校对学生现在以至将来的最高期许。“明天的我”有两重含义:既是“天天进步的我”,也是“长大成人的我”。“中华的骄傲”也有两重含义:既是“母校中华的骄傲”,也是“祖国母亲的骄傲”。对学生的言行要求是持之以恒地追求外在与内心的吻合,以“谦谦君子”为外在表现,以“穿一身标志性校服,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练一套文雅的举止,写一手漂亮的汉字”为显著标志。

最后是倡导家长“用经营的理念缔造民主和谐的家庭,用自己的言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用双赢的心态做学校工作的支持者”。学校如军营,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学生;家庭却是学生永久栖息的港湾,它是否安宁、是否“营养”、是否和谐,对学生影响深远。

二、 建构办学框架,提升办学质量

中华小学的办学框架由“文化熏陶优环境、队伍锻造优教学、德育引领优行为、家长学校优合力”“四大支柱”组成。

1. 文化熏陶优环境――打造校园文化的魂魄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命,校园文化是学校的魂。”此话不无道理。来过中华小学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学校如花园,温馨典雅,书香气息自然散发,传统文化无处不在。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目标是:营造书香校园,凝聚中华精神,呈现中华印象。我们认为,书香是外部表象,精神是内部聚集,印象是由内而外的流露。要求做到:文化韵味处处可见,文雅行为时时呈现,学术氛围常规开展,家校配合和谐自然。我们要让走进中华小学的每一个人,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百年学府的浓郁文化气息。

2. 队伍培养优教学――确保教学质量的生命线

如果说一个好校长就意味着一所好学校,那么,一支优质的教师团队才更能成就一所好学校。为了培育我们的团队,我校制订有教师培养中长期规划及教师“个人成长计划”等,由学校与教师共同将教师个人的成长计划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学期的教育实践之中。我们的办法是:

(1)“过篦子进筛子”,夯实团队基础,在教育教学上帮扶每一个教师,帮助教师顺利度过自我认可、同事认可、领导赏识的成长阶段。我们要求教师牢固树立“人人都能上出好课”的理念,在备课、说课、上课、评课上下工夫,尽力做到人人过关、个个过硬。这就如同过篦子进筛子,无盲点无遗漏。多年来,老师们走过了“怕上课―不怕上课―爱上课―抢着上课”的“漫漫历程”,经历了“不敢被听课―愿意被听课―不怕被听课―希望被听课”的专业成长的心理历练,最终得以品尝到自己上课带来的快乐体验,开始自觉以“做智慧教师、品快乐人生”为职业奋斗目标。

(2)“打磨课艺铸精品”,重点锻造核心教师,确保学校优质教学落到实处。教学艺术永无止境,团队方阵需要引领。为了帮助教师攻克教学难关,我们通过同伴互助――“同上一节课”的方式反复挑选、打磨出一堂堂精品课,培养出一个个能准确把握教材的核心教师,最终编出本校经典教学案例小册子,供教师们平时学习、研讨时使用,确保全校优质教学落到实处。

(3)“独立上课展风采”,重点塑造名师。学校设计了“好课共赏――中华之名师”系列活动,定期向家长汇报,在同行中展示,为成长中的教师搭建起实现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进而为其成长为市级以上名师创造条件、营造氛围。

3. 德育活动优行为――引领规矩,形成良好校风、学风

我们在学校工作中突出德育首位,注重活动载体创新,力求实效,做到年有主线、月有主题、周有落实。而大量德育活动的开展,在引领学生行为规范、形成良好校风学风上产生了明显的实效,学校校风正、学风浓得到日益加强并渐呈常态。我们对学生进行品行教育的重点在于“行为引领”,如经典引领、解读引领、历史引领、争先引领、特长引领、竞选引领、展示引领、甄别引领、心理引领、氛围引领等。进行班级规范化建设重在“细节育人”,如:班会要“三讲”,讲形势、讲班事、讲自我,倡导每一项活动都要顾及每一个学生;上课预备要“三诵”,诵红歌、诵古诗、诵常识,要求“三诵”过程体现律动节奏;下课休息要“三轻”,轻放椅子进桌下、轻迈脚步出教室、轻言细语话交流,要求各班依此标准训练、落实到位;课间活动要“三会”,会低嗓说话莫乱喊、会小游戏时不剧烈、会做准备不忙乱,要求各班有序安排……类似德育内容的设计,均来自于学生生活之必需,基于学生之健康成长。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我校学生学有经典可鉴、行有规矩可循,人人参与,个个、时时走在成长、进步的路上。

4. 联手共建优合力――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和谐社区大教育

近年来,我们确定了与社区联手共建和谐社区的大教育格局,将社区作为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与社区联手制订活动方案,围绕特定主题开展各种共建活动,并提炼出了每年“六个一”的有效做法,即举办一场名家报告会、推荐一本家教书、开展一次关爱社会的实践活动、组织一次亲情游艺活动、邀请家长参与一日上课体验和一次家教交流会、共演一场孝道故事小品会等。以上做法,有力地营建起了我们的教育大环境,将教育的功效惠及辖区内每一个学生和家庭。

(责编 白聪敏)

上一篇:数学日记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日本劳资关系的新变化及其对中国的示